周亚链;郭黄容;徐芬
在2016年闭幕的里约奥运会上,蚊帐携手火罐在奥运村大放异彩.蚊帐因具有隔离蚊虫的作用被外媒惊叹为预防寨卡病毒的“国家法宝”.作者从蚊帐事件出发,结合公共卫生的概念、内涵,探讨传统中医预防技术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出应积极拓展中医预防技术基础研究领域,加强技术革新,推动中医预防技术的标准化和安全化建设,提高预防群体的精准化识别能力.
作者:余葱葱;梁凡;王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后苏醒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13)d,低于对照组的(16.42±2.21)d;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茹依;王红艳;陈冯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规范化管理前(2014年)与规范化管理后(2015年)的内镜清洗消毒102476次,分析内镜清洗消毒的可能问题,找出引起问题的关键因素,通过规范化管理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改进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内镜清洗刷更换频率、清洗剂更换频率、职业防护检查合格率、细菌学检测合格率均明显增高(P<0.05),钳子管维修、内镜表面黄斑、纱布损耗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确保清洗消毒流程的依从性,加速内镜运转速度.
作者:胡冬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30±0.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持续性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集束干预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股静脉置管率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集束干预管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置管部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晓芹;张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管理建议.方法:在浙江省宁波市不同医院内随机抽选内分泌科护理人员100人,采用问卷形式对其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进行调查,包括沟通能力、护理技能、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分析评分结果.结果:是否带教、是否接受培训、职称高低、应聘关系和职业兴趣所造成的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评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称、职业兴趣是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分化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影响护理人员护理胜任力的原因很多,其中职业兴趣和职称高低是主要因素,日常管理中应完善职称评估制度,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帮助护理人员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钟娜儿;陆春花;王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品检验中的各项操作对人体的伤害,以提升自己的劳动保护意识,更好地做好药品检验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安军;夏稷子;张志红;陈贵;吴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骨科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由于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医患之间关系紧张.全面加强骨科医患之间的关系建设,消除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有着重要意义.借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消除和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为构建起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范亮全;徐天波;刘德国;侯振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的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对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具体包括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如病理标本的制作、HE切片的制作、临床试剂知识的储备等,以及对每位患者进行电子档案的记录和对患者使用的检查单进行优化,观察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后HE切片的优劣率变化和对病理标本污染情况变化.结果: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后,HE切片的优质率明显提高,病理标本污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理技术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的康复与治疗具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丁华新;王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老年科应用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的资料,评价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老年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未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比较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老年患者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老年患者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较前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有所提高,投诉率有所降低.结论:在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可保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胡耀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新生儿病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医院收治的新生儿456例,在新生儿病区行护理风险管理,设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医院收治的新生儿445例,在新生儿病区行一般管理,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家长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臀红、液体渗出、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分别为4.27%、3.60%、2.92%,观察组分别为1.32%、0.66%、0.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2.0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9.34% (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佩琳;刘建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为探讨用人单位对中医药人才职业胜任力的社会需求,促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特开展本研究.方法:选择京内外85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与结论:用人单位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的职业胜任力认同度较高(P>0.05),而交流与沟通技巧、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三个维度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相对较弱(P<0.05或P<0.01).
作者:田润平;刘晓辉;张衍泽;赵建磊;乔庆彬;艾华;许美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门诊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建议,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4~2015年收治的366例脑卒中患者,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结果:年龄≥50岁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同年龄阶段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次是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糖尿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其中185例合并两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结论:对无症状但包含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宜严格控制“三高”,合理安排饮食,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戒烟忌酒.同时加大全社会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努力降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作者:朱应斌;项廷选;林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调查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门诊部取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案例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总结出其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做相关统计.结果:根据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所得的统计结果可知,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大致分为6种:处方核对不严谨,39.4%;处方与患者病症不匹配,26.7%;药房工作人员疏忽,21.7%;药房存在药物分类杂乱情况,7.1%;不合格药物没有及时清除,3.1%;其他相关原因,2.4%.结论: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对药房做一整治,作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处方调剂准确率,使患者安心拿药.
作者:毛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以ICU特殊科室为研究对象,探讨5S管理法在药品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ICU科室的药品进行5S理论管理,以此来保证该科室的所有药品都处于功能状态,从而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所谓5S管理,指的就是通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个方面来对药品进行的管理,通过比较实施5S管理前后,ICU科室的药品使用效果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结果:ICU在采用5S管理法后,相关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比之前更加认真负责,能够对相关药品做到了如指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使得各药品的到位率达到了100%.结论:ICU使用5S管理后,大可能性地提高了抢救效率,保证了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药品.该项模式的实施,对ICU乃至整个医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亚链;郭黄容;徐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急诊科临床实习中引入微课视频教学法及Mini-CEX教学评估法,使学生们能更好地掌握急诊科重点疾病、临床操作等问题的一般处理模式.方法:学生按照实习批次随机分为教改组及常规组,在实习结束后通过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成绩差异;问卷了解教学效果的优劣.结果:教改组成绩优于常规组,问卷结果也优于常规组.结论:微课与Mini-CEX结合在急诊临床实习所获取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临床实习教学.
作者:卜建宏;李越华;王慧新;沈婷;刘晨萍;邵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余姚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安排就诊服务,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项目(耐心解答态度、主动接待、护士形象、就诊秩序管理、主动健康教育)考核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投诉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内科门诊中,能明显改善内科门诊的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可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丽君;翁钰倩;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防控对策.方法:结合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特点,分析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规范化的防护对策.结果: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较为多见,主要的危害因素包括针刺伤、刀割伤、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噪音、高热、紫外线等.制定的防护措施包括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认真落实各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操作训练等.结论: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大限度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吴君芬;林文君;毛惟静;冯丹红;毕宝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为保证围术期麻醉工作的安全,减少因麻醉风险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文章作者明确作为麻醉医师的责任,应严格按照医疗规章制度操作,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吴启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科技的发展,麻醉学也在飞速发展.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科室人员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从提高麻醉医师工作质量、完善麻醉流程、控制麻醉用品质量等3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提高麻醉科效率、保证患者安全的方法.作者认为不仅要提高麻醉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素质,还要建立完整的麻醉流程与紧急预案,还要保证麻醉用品的质量安全,才能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宋潇潇;王玲;何胤琰;徐文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