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顾美华;沈红燕

关键词:舒适护理,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速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护理满意度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平均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期间的舒适度,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医生职业压力源分析与对策建议

    目的:分析急诊科医生的职业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建.方法:将湖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的52名急诊科全科医生和52名普外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其职业压力的来源和日常减压的方式.结果:调查研究发现,急诊科医生在医患关系,工作强度及晋升难度三方面的压力均显著高于普外科医生(P<0.05),在对专业知识的信心和患者治疗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调研结果表明,急诊科医生的职业压力显著高于普外科医生(P<0.05).在调研中表明,改善急诊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强度有助于其缓解压力.结论:营造安全、和谐的急诊科医疗环境,减轻急诊科医生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中的热情及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急诊科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徐鑫;许岚;谈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开展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内科开展护士分层管理前的2015年6~12月与管理后的2016年1~6月收治患者各21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房管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行为、操作技能和服务态度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满意度为99.05%,较之前的89.05%显著提高(P<0.05);护理缺陷和投诉率为0.95%和0.48%,低于之前的6.67%和5.24% (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开展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率.

    作者:赵琴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药品检验中的劳动保护

    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品检验中的各项操作对人体的伤害,以提升自己的劳动保护意识,更好地做好药品检验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安军;夏稷子;张志红;陈贵;吴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中医翻译能力要素分析

    翻译能力是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所需的潜在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以及相关职业素养.根据关联-顺应理论,中医翻译过程可以分为“原文语篇释意”与“译文语篇产出”两个阶段,在中医翻译过程中,译员需具备包括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在内的九大能力素养.

    作者:周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ICU危重症患者静脉用药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ICU危重症患者的静脉用药风险,制定合理的安全护理管理方案,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方法:医院ICU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了在科室10 h以上的患者350例,这些患者使用静脉用药之后,有60例出现不良反应,记录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201 5年6月~2016年5月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处理患者,对处理后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对患者采用规范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之后,静脉用药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比没有实施规范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要好(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的静脉用药存在较高的风险,在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合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卜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30±0.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持续性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院麻醉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麻醉科发展与医院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麻醉用于手术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当前,医院麻醉科的发展仍存在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医院麻醉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推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郭文静;刘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呼吸内科20名护士及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绩效考核实施时间段,将其分为绩效考核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7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和绩效考核实施后(2015年8月~2016年8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比较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综合绩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护士在职业道德与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临床带教、专科操作与科研附加分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绩效考核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朱晓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培训在ICU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中的开展价值

    目的:探讨对ICU护士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循证护理培训的措施和价值.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5年4月对ICU护士强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培训,比较分析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前后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护士进行培训之后护理质量评价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培训后护士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培训之前(P<0.05).结论: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循证护理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对于保证ICU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丽艳;郑超;陈双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二元制人才培养的探索——课程体系与教学管理改革

    现代学徒制的二元制教育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的支撑需求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学院开办的药学与中药学两个专业的二元制教学班为例,探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措施.

    作者:倪峰;张杏;潘雪丰;郭素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成效

    目的:探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起在骨科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分别于实施前后每周1次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于实施前后请患者于出院前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实施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后,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隔离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引流管护理及静脉置管护理等8个方面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分明显提高;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潘巧红;冯常强;朱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互动模式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应用互动模式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康复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 (P<0.05).结论: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互动模式,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柳丽萍;董晓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探讨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方法:针对皮肤科门诊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予以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的病原学检测数据.结果:实施预防与管理措施后,医院感染率为0.93%,低于实施前的1.34%(P<0.05);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94.74%,高于实施前的83.56%(P<0.05).结论:针对存在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医护质量,有效预防皮肤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唐梦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和价值.方法: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名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心理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时SAS、SD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对手术质量和术后康复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ICU患者心理状态与人性化护理干预管理

    目的:探究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接受的ICU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及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结果:ICU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是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制定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以积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炳娇;王叶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体会

    目的:探讨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及成效.方法:选取近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3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产妇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到产科病房中,可满足产科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章秋莲;陈晓映;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率的作用,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 5年3~5月医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32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8月收治的3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和排队等候时间.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护患纠纷发生率由26.88%降到7.50% (P<0.01);护理满意度由69.06%提高到96.88%(P<0.01);交费等待时间和输液等待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了输液流程,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菊红;张筱笑;张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留置针不良事件,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媚;戴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门诊药房应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实现药品核对与追溯的探讨

    目的:建立基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门诊药房药品核对及追溯系统.方法:改造医院的信息系统,通过扫描药品电子监管码与处方信息进行核对并保存,以审核及追溯日常发放的药品.结果与结论:降低人工发放药品时差错的发生,实现发放药品追溯管理.

    作者:吴慧忠;张杰;陆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PDCA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从而提高门诊输液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医院进行门诊输液的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用输液室常规工作流程进行输液和护理,观察组26例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并且对输液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92%,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在门诊输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超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