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患者心理状态与人性化护理干预管理

沈炳娇;王叶舒

关键词:ICU, 心理状态, 人性化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接受的ICU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及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结果:ICU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是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制定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以积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家属参与联合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家属参与联合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哮喘管理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确诊的学龄前儿童哮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家属干预联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哮喘的控制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发作次数,以及干预前后PFE%与PEV1%.结果:观察组的总控制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观察组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PFE%与PEV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联合护理干预对于学龄前儿童哮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且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疾病发作频率,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朱美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德清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内科病房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总结存在问题和隐患制定细节管理措施实行方案.2015年7月~2016年7月对内科病房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并在内科病房实施细节管理方案,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内科病房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均高于细节管理护理前(P<0.05);实施后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有利于病房管理质量的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控制,促进老年患者的安全保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宋珍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风险控制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例传染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基础护理上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并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控制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汤才红;王莉娜;郑萍;江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 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和比较两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改进幅度超过20%.结论:在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留置针不良事件,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媚;戴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强化防范管理有效防范妇科肿瘤术后感染

    目的:分析临床上妇科肿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有效防范院内感染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感染管理措施,有效保证患者安全.结果: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因素如自身的肥胖、合并糖尿;医务人员临床各种操作未执行无菌技术如术后切口和肠造口护理、引流管放置和护理不当;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手卫生管理意识不强.结论:导致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污染环节较多,预防难度较大,需要医务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增强防范意识,合理控制感染途径,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宓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对前景进行展望.方法:从护理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护理绩效考核方式对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在护理绩效评估方向的转变、加强多维度考评体系的建立、注重评估精度及可信度方面进行前景展望.结果:国内护理绩效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化逐渐向科学化、人性化方面转变,护理绩效评估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正规培训,对护理工作认知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绩效评估结果.结论:应通过科学精度测量指标,增加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的可信度及效度,提高护理绩效评估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得到回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俞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2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6名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按照日常工作的行为规范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预制工作表进行合理安排,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对自身满意度都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对自身满意度(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优秀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分别增加了28.75%与56.25%,但对照组的提升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仍有护理患者较差的情况发生,比例为12.50%,观察组无护理较差的情况发生,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制工作表一方面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另一方面便于护士长与护士管理患者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住院期间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邢亚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影响护理人员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原因调查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管理建议.方法:在浙江省宁波市不同医院内随机抽选内分泌科护理人员100人,采用问卷形式对其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进行调查,包括沟通能力、护理技能、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分析评分结果.结果:是否带教、是否接受培训、职称高低、应聘关系和职业兴趣所造成的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评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称、职业兴趣是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分化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影响护理人员护理胜任力的原因很多,其中职业兴趣和职称高低是主要因素,日常管理中应完善职称评估制度,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帮助护理人员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钟娜儿;陆春花;王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针灸科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针灸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预后质量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分级.结果: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更明显(P<0.05);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质量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分别为(9.50±0.20)分、(1.60±1.00)分和(2.30±1.4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0±0.50)分、(7.00±3.70)分和(5.70±2.40)分(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降低焦虑抑郁感,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池蓉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标识管理在泌尿外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3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患者住院期间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10%,低于对照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的16.9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9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的81.50%;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为93.90%,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的70.80%.结论:在泌尿外科安全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叶张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精神科自2014年8月在病房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分别选取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前后收治的6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意外受伤发生率及护理人员不当行为发生率.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意外受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P<0.05).且实施后护理人员不当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到精神科安全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士意外受伤事件发生,对于提高精神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性有着重要帮助.

    作者:邱晔;陶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防控对策.方法:结合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特点,分析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规范化的防护对策.结果: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较为多见,主要的危害因素包括针刺伤、刀割伤、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噪音、高热、紫外线等.制定的防护措施包括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认真落实各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操作训练等.结论: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大限度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吴君芬;林文君;毛惟静;冯丹红;毕宝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肿瘤内科患者开展全程健康宣教的价值

    目的:探究全程健康宣教在肿瘤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医院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均分为常规教育的对照组和全程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医嘱行为良好度、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医嘱行为良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各项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加全程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及对医嘱行为的遵从率,还能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整个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虞冻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目的:探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40名在妇产科实习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基础上,采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分析两组护士的带教结果,比较两组护士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及护士护理的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经过带教后两组护士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将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实施到妇产科带教工作中,可以提高护士的学习质量,提升护士的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

    作者:周伟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和价值.方法: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名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心理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时SAS、SD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对手术质量和术后康复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质量与母婴健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产科近2年收治的110例住院分娩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案的整体护理组55例和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常规护理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整体护理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为(90.10±2.32)分,常规护理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为(65.90±2.6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整体护理组母婴健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各项指标如产妇保健知识掌握、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等,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避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使母婴健康.

    作者:何幼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建议

    目的:探究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的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对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具体包括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如病理标本的制作、HE切片的制作、临床试剂知识的储备等,以及对每位患者进行电子档案的记录和对患者使用的检查单进行优化,观察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后HE切片的优劣率变化和对病理标本污染情况变化.结果: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后,HE切片的优质率明显提高,病理标本污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理技术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的康复与治疗具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丁华新;王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门诊药房应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实现药品核对与追溯的探讨

    目的:建立基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门诊药房药品核对及追溯系统.方法:改造医院的信息系统,通过扫描药品电子监管码与处方信息进行核对并保存,以审核及追溯日常发放的药品.结果与结论:降低人工发放药品时差错的发生,实现发放药品追溯管理.

    作者:吴慧忠;张杰;陆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常见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调查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门诊部取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案例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总结出其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做相关统计.结果:根据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所得的统计结果可知,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大致分为6种:处方核对不严谨,39.4%;处方与患者病症不匹配,26.7%;药房工作人员疏忽,21.7%;药房存在药物分类杂乱情况,7.1%;不合格药物没有及时清除,3.1%;其他相关原因,2.4%.结论: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对药房做一整治,作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处方调剂准确率,使患者安心拿药.

    作者:毛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