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维;王荣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选取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产科的产妇为研究对象,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施传统护理模式,为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9月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实施后.观察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精细化管理前后产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精细化管理后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占比明显好于精细化管理前(P<0.05).精细化管理后产妇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生活护理、技术操作及整体护理等护理工作的各项指标的评价显著高于精细化管理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在产科护理中可以为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精细化管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5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主要以试卷形式为主的安全防护的相关考试,从而考察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情况.并通过相关部门讨论得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的相关建设性建议.结果:通过对5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考核情况得出,其对尖锐器具造成损伤的处理办法、各种垃圾的分类处理办法及缓解自身心理生理状况的方法等掌握情况良好,但是对于进行自身防护以免各种染病菌侵染办法等认知薄弱.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对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并不十分扎实,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再教育,以保证医患的基本安全.
作者:谢卓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急诊科重症患者20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入选208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4例,占11.54%,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气管切开或插管、深静脉导管留置史、导尿管留置史、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变部位多为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急诊工作环境清洁消毒、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遵守急救器械清洗消毒制度等措施是预防急诊科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关键所在.
作者:江流;汤才红;郑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索老年综合评估和干预管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状态、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接收的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接受老年综合评估和干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疾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入院前两组血液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观察组血液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和干预护理的施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社会、生理和肢体的适应能力.
作者:何小燕;周华英;何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ICU护士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循证护理培训的措施和价值.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5年4月对ICU护士强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培训,比较分析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前后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护士进行培训之后护理质量评价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培训后护士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培训之前(P<0.05).结论: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循证护理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对于保证ICU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丽艳;郑超;陈双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30±0.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持续性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 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和比较两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改进幅度超过20%.结论:在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和价值.方法: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名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心理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时SAS、SD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对手术质量和术后康复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调查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门诊部取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案例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总结出其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做相关统计.结果:根据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所得的统计结果可知,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大致分为6种:处方核对不严谨,39.4%;处方与患者病症不匹配,26.7%;药房工作人员疏忽,21.7%;药房存在药物分类杂乱情况,7.1%;不合格药物没有及时清除,3.1%;其他相关原因,2.4%.结论: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对药房做一整治,作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处方调剂准确率,使患者安心拿药.
作者:毛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高职院校健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传统高职教育体系中教学体系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创新健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在于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和创业型复合人才”为目标;突显“专业品牌化”和“教育个性化”两个特色;推行学科、产业、国际化、人文及环境五项建设;切实解决学生短期学习与长期工作、生活的关系;工作表现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等六大问题.实行“1256”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竺静;邱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使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的工作流程及使用情况,总结使用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和使用经验.结果:自动发药机运行后,门诊70%以上的处方完全有自动发药机调配,月盘点效率提高200%,调剂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药师更多进行药学服务.结论:通过自动发药机的实践应用,提出适合医院门诊药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是以培养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而开设的必修课.为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全心参与,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本课程实际情况的科学、规范、完善多维考核体系.该考评体系的建立不但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杨丽萍;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对前景进行展望.方法:从护理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护理绩效考核方式对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在护理绩效评估方向的转变、加强多维度考评体系的建立、注重评估精度及可信度方面进行前景展望.结果:国内护理绩效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化逐渐向科学化、人性化方面转变,护理绩效评估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正规培训,对护理工作认知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绩效评估结果.结论:应通过科学精度测量指标,增加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的可信度及效度,提高护理绩效评估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得到回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俞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学徒制的二元制教育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的支撑需求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学院开办的药学与中药学两个专业的二元制教学班为例,探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措施.
作者:倪峰;张杏;潘雪丰;郭素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老年科应用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的资料,评价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老年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未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比较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老年患者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老年患者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较前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有所提高,投诉率有所降低.结论:在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可保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胡耀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针灸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预后质量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分级.结果: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更明显(P<0.05);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质量评分、抑郁感评分、焦虑感评分分别为(9.50±0.20)分、(1.60±1.00)分和(2.30±1.4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0±0.50)分、(7.00±3.70)分和(5.70±2.40)分(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降低焦虑抑郁感,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池蓉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呼吸内科20名护士及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绩效考核实施时间段,将其分为绩效考核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7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和绩效考核实施后(2015年8月~2016年8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比较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综合绩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护士在职业道德与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临床带教、专科操作与科研附加分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绩效考核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朱晓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十二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123个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扶持)专科项目建设,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中医民族医药人才队伍扎根广西基层医院,带动全区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学科(专科)的发展.学科(专科)带头人培养是重点(扶持)专科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的发展现状,从构建良好带头人成长环境、加强带头人业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提升其学术地位等方面,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的成长.
作者:卢健棋;罗远;林元佳;黄琛;王清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干预在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取医院2015~2016年妇产科产妇1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干预,从结果分析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明显减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幽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麻醉科发展与医院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麻醉用于手术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当前,医院麻醉科的发展仍存在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医院麻醉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推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郭文静;刘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