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与成效

朱晓鸣

关键词:内科,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医院8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在心内科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根据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疾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健康教育完全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弥补了常规健康宣教方式的不足,为患者带去更多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竹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提高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措施和意义

    目的:探讨助产士业务水平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及2016年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对助产士进行集中专业培训,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活跃期时间、产房护理缺陷发生率、新生儿难产率,以及产妇对助产士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分娩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房护理缺陷发生率、新生儿难产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助产士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产房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产房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任亦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2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文书书写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铃声呼叫次数及护理人员往返病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科室护理质量,还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秀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体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十五”启动“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19个各级各类中医重点专科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专科建设过程中也在一些问题,文章梳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科建设中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程伟;杜佳楠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学专业生物化学《糖代谢》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糖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中物质代谢的第一个章节,也为后期学习其他物质代谢如《脂类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等章节奠定基础.文章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互动环节和教学反思等七个环节对《糖代谢》章节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武慧敏;郑晓珂;赵乐;马利刚;安娜;史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的:分析和探究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建议,用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基层医护人员和传染病患者护理情况进行随机访问,督促其填写调查问卷,结合现场抽查的方式,分析当前基层传染病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结果与结论: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问题,包括硬件设备投入不够,管理形式化、表面化,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差强人意,基层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的综合素质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环境设备、人才培养两方面同时着手整改,并合理分配人力、财力、物力,实现医院资源优化升级.

    作者:吕慧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015年与风险管理实施后的2016年1~9月内镜诊治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医院内镜生物监测结果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内镜的内腔、表面、附件、水槽等部位监测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0.05);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医护人员暴露于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锐器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镜室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内镜室的感染,实现内镜诊疗的安全性.

    作者:胡冬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科分诊,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不同分诊措施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分诊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分诊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分诊工作中,采用分诊安全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提高患者对急诊分诊工作的认可.

    作者:陈芝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对新生儿病区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新生儿病区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留置套管针、液体外渗、红臀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溢奶误吸、意外伤、捂被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病区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升患儿家长满意率.

    作者:严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3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0月出院的病历,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结果:抽查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29份,有46份病历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无病原学检查、用药疗程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继续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彭清华;王幼娟;郑重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应的防范对策,以降低围术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围术期的护理安全.方法:对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查找并归纳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结果: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顿.结论:进一步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邱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在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措施,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实践应用于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结果: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由管理前47.6%下降至管理后36.2%(P<0.01);管理前后患者每个滤器使用平均时间及血透费用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降低CRRT非计划性下机率,延长滤器使用时间,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杨惠芳;方振红;蔡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DCA循环降低我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差错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差错.方法:记录2016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差错事件及原因,2016年7月运用PDCA循环法对智能发药机进行调整并观察效果,比较前后差错率.结果:PDCA循环干预整顿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调配,差错率下降了79.23%.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了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配药的差错率,同时也降低了门诊药师发药的差错.

    作者:陈超;潘冬梅;张巧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专科药房的质量管理与发展模式探讨

    专科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快速、便捷地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服务,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安全用药、高效用药的目标.文章介绍了专科药房质量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专科药房质量管理的“质效”角度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分别从认真做好专科药房“日常管理”工作、完善专科药房的管理制度、注重专科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论述.完善质量管理的同时对专科药房发展规范与创新应该遵循“专科”模式、创新专科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指出了提升专科药房质量与创新发展模式的有效策略,以期待对规范、发展、创新专科药房管理有所参考.

    作者:庞瑛瑛;吴三桂;戚军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控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调查奉化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01 5年的2000例手术患者,探讨影响奉化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感染意识方面人手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住院时间都影响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采取控制预防感染措施之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由未采取措施前的0.5%降至0.4%.结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密切关注高龄、合并有其他病症的患者,操作过程中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可降低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余连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教学实验室安全准入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验室安全准人体系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是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集合,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文章围绕教学实验室的特点,并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室安全准人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洪芳;张彤;可燕;李福凤;蒋海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强化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实践

    目的:探讨强化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名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有3名发生跌倒,有2名患者发生压疮,有1名患者出现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仅有1名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强化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健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9例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且观察组在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里里;林佳佳;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季节、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存在基础疾病、发生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种类较多(3种及以上)、住院时间较长、春秋季就诊等属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其他科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侯咪红;邵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依托护理美学体系创建当代骨科病区的形象品牌

    文章从护理美学的概念产生与实践发展人手,深入剖析了该体系对于骨科病区形象品牌创建的重要价值.采用分类解析法从护理美学的构成机制人手展开骨科病区形象品牌与护理美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并细化病区形象品牌构建的具体环节.通过总结与分析,笔者将骨科病区形象品牌构建的实施面域加以拓宽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及路径.成果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骨科护理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为科技创新及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

    作者:徐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