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王幼娟;郑重践
目的:讨论品管圈对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ICU患者自备药物不能正确使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由原来的65%上升至96.2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有效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子慧;卢瑾;王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讨论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入院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采用中医护理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方陆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生提供传统“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在传统导师制带教模式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记录两组实习护生于研究后妇产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及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均顺利完成妇产科临床实习,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妇产科实习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加用微信平台,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有利于为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员,对保障妇产科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孝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文章阐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信息数据元标准的编制过程,梳理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信息数据元与卫生信息数据元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信息数据元标准编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旨在为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作者:金琰;赵移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药剂科服务质量予以改进对临床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2016年5月开始改进药剂科服务质量.通过随机调查,对2016年1~5月(实施前)、2016年6~10月(实施后)的各100名受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药师态度、等待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结果:改进药剂科服务质量后,药师配药失误率显著降低,患者等候时间显著减少(P<0.0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8.54±6.73)分,显著高于使用前患者的(78.62±4.65)分(P<0.05).结论:改进药剂科的服务质量,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药剂科的工作效率,减少药剂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季茉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0月出院的病历,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结果:抽查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29份,有46份病历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无病原学检查、用药疗程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继续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彭清华;王幼娟;郑重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强化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名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有3名发生跌倒,有2名患者发生压疮,有1名患者出现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仅有1名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强化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健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对扁平化管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妇科病区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分为护士长和责任护士两个层级,每2名护士负责20名患者,明确护理职责,优化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完整、连贯、优质的护理服务.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妇科临床护理实施扁平化管理后的住院患者150例为观察组,2013年5月~2014年5月扁平化管理实施前妇科住院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我科护理服务满意度、对医嘱依从性、平均住院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病区采用扁平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对医嘱的依从性,同时能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为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扁平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丁小萍;刘泽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8例,均为衢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与加强家庭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升高,NIHS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升高和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行完善的家庭护理干预,并加重康复指导,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消除患者不适心理,对获取良好预后,增强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寿棘;杨健;余丽红;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对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急诊科的患者10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8月医院急诊科的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进行护理,调查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以后,急诊科患者满意人数明显增多,不满意的人数显著降低,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层级护理在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俞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实施激励理论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实施激励理论管理前后的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激励理论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实施激励理论,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明娟;羊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对公共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细胞膜”内容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并且受到学生的喜爱.
作者:孙祝美;王晓玲;胡旭东;闫晓风;叶(目亭)杰;李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点评基层医院门诊医师不合理处方中的问题,以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鄞州区第三医院门诊医生2016年7~11月份门诊处方4329张,集中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456张,合格率89.47%.不合理处方分布及占比:不规范处方206张,占4.76%;用药不适应处方245张,占5.66%;超常处方5张,占0.01%.一般缺陷率4.00%,严重缺陷率0.00%.抗生素专项点评不合理数10张,0.02%.无适应症用药10张,0.02%.结论:在基层医院实行临床医生门诊处方点评制度,能有效减少医疗安全隐患,提高社区责任医生的诊疗水平,有利于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周敏洁;毛益辉;昝碧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措施,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实践应用于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结果: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由管理前47.6%下降至管理后36.2%(P<0.01);管理前后患者每个滤器使用平均时间及血透费用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降低CRRT非计划性下机率,延长滤器使用时间,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杨惠芳;方振红;蔡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调查奉化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01 5年的2000例手术患者,探讨影响奉化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感染意识方面人手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及住院时间都影响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采取控制预防感染措施之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由未采取措施前的0.5%降至0.4%.结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密切关注高龄、合并有其他病症的患者,操作过程中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可降低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余连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医院ICU病房2015年10~11月收治的188例ICU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加强管理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规范化护理后,ICU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作者:吴高丽;戴菲菲;朱佳清;赖美红;王绍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医院8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晓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加强基层医院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基层医院护士必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了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基层医院护士培养方法的针对性建议,即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与考核措施,开展职业道德、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心理自我调节、沟通技能、科研基本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工作.
作者:倪淑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78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常规管理的对照组(39例)与在管理基础上加入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的观察组(39例),经各自方案干预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慢性病知识与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并通过SF-36生存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包括健康感觉、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满足感等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经各自方案干预2个月后,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入CDSMP方案干预的观察组其慢性病知识掌握评分及慢性病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健康感觉、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满足感等生存质量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晓晔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循证护理模式,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将2015年7~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进行考核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专科护理及病房护理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良好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叶燕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