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

李子慧;卢瑾;王艳姣

关键词:品管圈, ICU, 自备药
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对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ICU患者自备药物不能正确使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由原来的65%上升至96.2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有效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管理在我院戒毒门诊(药物依赖门诊)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戒毒门诊(药物依赖门诊)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抽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戒毒门诊(药物依赖门诊)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8例强制戒毒人员,采用乱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戒毒门诊的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门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1次脱失例数、2次脱失例数、3次及以上脱失例数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门诊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戒毒门诊(药物依赖门诊)实施PDCA循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对门诊的总满意度.

    作者:陈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对新生儿病区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新生儿病区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留置套管针、液体外渗、红臀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溢奶误吸、意外伤、捂被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病区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升患儿家长满意率.

    作者:严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专业采药实习模式创新研究

    采药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形、色、气、味识草药的采药实习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从植物的形态、颜色、味道来辨识药用植物及其药性等,让学生从多维认识药用植物.这种基于中医理论的采药实习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中药学特色,为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卓越的优秀中药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白贞芳;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加强重症监护室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目的:分析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医院ICU病房2015年10~11月收治的188例ICU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加强管理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规范化护理后,ICU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作者:吴高丽;戴菲菲;朱佳清;赖美红;王绍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提高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措施和意义

    目的:探讨助产士业务水平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及2016年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对助产士进行集中专业培训,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活跃期时间、产房护理缺陷发生率、新生儿难产率,以及产妇对助产士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分娩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房护理缺陷发生率、新生儿难产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助产士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产房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产房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任亦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大数据时代催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型构建

    通过分析中医药健康管理理论体系,提出基于大数据应用下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型构建,挖掘分析个人健康数据、中医体质辨识数据、体检各项指标、中医证候标准等,获得个性化健康信息,实现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实时互动个人健康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实施健康管理,改善居民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发生率,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作者:孙银屏;曹建春;张小会;赵静;马继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标准化视频宣教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应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接诊的2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总评分为(92.36±3.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7±4.63)分(P<0.05).观察组了解健康知识所用时间为(10.05±3.72)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46.34±10.56)min(P<0.05).观察组对宣教服务总满意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标准化视频宣教,可提高孕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海燕;王玲素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分级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实施评价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评价.方法:将此次研究的68例肝胆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法,观察组的护理方法为分级护理法.将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出院后的护理评分和护理的相关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和满意度(P<0.05).结论:分级护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中可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潘茹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的思考

    目的:探讨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方法:从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现状方面,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建立预防—治疗—康复的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和防—治—管的生命关爱体系,全方位地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结论:医生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进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琦;王淼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在心内科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根据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疾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健康教育完全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弥补了常规健康宣教方式的不足,为患者带去更多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竹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DCA循环降低我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差错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差错.方法:记录2016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差错事件及原因,2016年7月运用PDCA循环法对智能发药机进行调整并观察效果,比较前后差错率.结果:PDCA循环干预整顿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调配,差错率下降了79.23%.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了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配药的差错率,同时也降低了门诊药师发药的差错.

    作者:陈超;潘冬梅;张巧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专病管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随访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专病管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随访中的实施效果,为专病模式的广泛开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43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71例),按照常规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专病管理组(72例)按照专病管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实行以造口师为主导的专病管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肠造口术后半年的焦虑水平和造口适应水平,以探讨专病管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随访中的实施效果.结果:造口适应水平以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20,OAI-20)为评价工具,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均比干预前评分(P<0.05),专病管理组OAI-20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焦虑水平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评价工具,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均比干预前评分低(P<0.05),专病管理组SAS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结论:专病管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随访中的实施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患者造口适应水平.

    作者:张静;刘亚婷;谢玲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由《孙子兵法》浅论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中层干部在医院的管理和建设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孙子兵法》着手,围绕着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层干部在医院管理中的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作者:马艳萍;陈宇佳;范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在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措施,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实践应用于CRRT非计划性下机中.结果: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由管理前47.6%下降至管理后36.2%(P<0.01);管理前后患者每个滤器使用平均时间及血透费用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方法可以降低CRRT非计划性下机率,延长滤器使用时间,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杨惠芳;方振红;蔡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循证护理模式,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将2015年7~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进行考核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专科护理及病房护理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良好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叶燕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科分诊,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不同分诊措施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分诊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分诊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分诊工作中,采用分诊安全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提高患者对急诊分诊工作的认可.

    作者:陈芝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ICU护士床头交接班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2月医院ICU实施护士床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工作,统计两组患者因床头交接班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医生和护士对床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护士床头交接班后,观察组因床头交接班因素发生的护理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床头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P<0.01).结论:ICU实施规范化护士床头交接班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避免交接班遗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还能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连续性护理.

    作者:曹洁;钱红燕;景美娟;虞艳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9例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且观察组在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里里;林佳佳;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运用移动平均法和趋势方程预测医院2017年出院人数

    目的:预测医院2017年出院人数,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7~2016年10年的出院人数,用小二乘法建立线性趋势方程,结合季节指数,计算出2017年出院人数的预测值.结果:2月份出院人数全年少,预测值为1311人次;12月份出院人数全年多,预测值为1849人次.结论:运用小二乘法和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得出的预测值能反映出医院出院人数的变化规律,医院管理层可考虑在1月、2月两个月进行装修.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品质圈管理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并比较品质圈管理PICC置管与CV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山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起开始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专项用药管理,对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确定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置管安全”为主题的品质圈管理活动,选取期间5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PICC置管方法.与此同时,选取品质圈管理活动开展前50例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CVC置管方式,对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2.0%)高于对照组(70.0%),风险事件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8.0%),两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品质圈管理活动,配合完善的PICC置管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就诊质量,减少风险事件,从而进一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