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转课堂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孙祝美;王晓玲;胡旭东;闫晓风;叶(目亭)杰;李华

关键词:翻转课堂, 医学细胞生物学, S-T教学分析法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对公共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细胞膜”内容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并且受到学生的喜爱.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护理美学体系创建当代骨科病区的形象品牌

    文章从护理美学的概念产生与实践发展人手,深入剖析了该体系对于骨科病区形象品牌创建的重要价值.采用分类解析法从护理美学的构成机制人手展开骨科病区形象品牌与护理美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并细化病区形象品牌构建的具体环节.通过总结与分析,笔者将骨科病区形象品牌构建的实施面域加以拓宽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及路径.成果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骨科护理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为科技创新及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

    作者:徐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自2015年3月起对护士实施分层分组管理,采用满意度量表和工作评价表对实施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分层分组管理后,专业技术考试、危重患者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合格率分别达到100.00%、97.47%、95.45%和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及岗位薪酬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的评价和护理人员工作胜任度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用于骨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作者:徐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支付宝在医院门诊应用的体会

    探讨支付宝在门诊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与体会.医院与支付宝相关公司展开具体合作项目,医院通过调用支付宝软件上开放的钱包链接窗口,进驻支付宝服务窗的平台,患者或家属可通过智能手机下载的支付宝软件,进行门诊缴费、预约挂号、检查报告的查询、就诊账单的查询、就诊病历的查询.通过支付宝的预约挂号功能,可以避免患者的烦恼,降低了患者的不满意度.

    作者:黄朝玲;陈员娥;沙文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专业采药实习模式创新研究

    采药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形、色、气、味识草药的采药实习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从植物的形态、颜色、味道来辨识药用植物及其药性等,让学生从多维认识药用植物.这种基于中医理论的采药实习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中药学特色,为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卓越的优秀中药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白贞芳;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到内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普陀区第二人民医院从2013年2月开始在内科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缺陷发生数、投诉次数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投诉率及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率,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维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015年与风险管理实施后的2016年1~9月内镜诊治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医院内镜生物监测结果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内镜的内腔、表面、附件、水槽等部位监测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0.05);与风险管理实施前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医护人员暴露于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锐器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镜室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内镜室的感染,实现内镜诊疗的安全性.

    作者:胡冬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对妇产科护士倦怠心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对妇产科护士倦怠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7~9月之间就职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24名护士,对其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在开展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工作倦怠量表(MBI)对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工作倦怠情况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前护士的SCL-90和MBI评分分别为(64.2±12.1)分和(155.6±30.7)分,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后护士的SCL-90和MBI评分分别为(44.1±6.7)分和(115.6±21.7)分(P<0.05).结论:对妇产科护士开展职业认知教育能够有效的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消除T作倦怠情绪,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吕幽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9例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且观察组在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里里;林佳佳;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3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1~10月出院的病历,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结果:抽查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29份,有46份病历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无病原学检查、用药疗程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继续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彭清华;王幼娟;郑重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的感染原因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感染风险及预防对策.方法:系统评估层流洁净室感染风险,完善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日常检查和过程监控.结果:加强感控知识教育培训,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体系,可有效控制层流洁净手术室物理环境质量.结论:预防手术感染关键在于健全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网络,规范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作者:应方方;黄静;徐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管理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8例,均为衢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与加强家庭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升高,NIHS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升高和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行完善的家庭护理干预,并加重康复指导,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消除患者不适心理,对获取良好预后,增强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寿棘;杨健;余丽红;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运用移动平均法和趋势方程预测医院2017年出院人数

    目的:预测医院2017年出院人数,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7~2016年10年的出院人数,用小二乘法建立线性趋势方程,结合季节指数,计算出2017年出院人数的预测值.结果:2月份出院人数全年少,预测值为1311人次;12月份出院人数全年多,预测值为1849人次.结论:运用小二乘法和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得出的预测值能反映出医院出院人数的变化规律,医院管理层可考虑在1月、2月两个月进行装修.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ICU护士床头交接班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2月医院ICU实施护士床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工作,统计两组患者因床头交接班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医生和护士对床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护士床头交接班后,观察组因床头交接班因素发生的护理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床头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P<0.01).结论:ICU实施规范化护士床头交接班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避免交接班遗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还能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连续性护理.

    作者:曹洁;钱红燕;景美娟;虞艳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对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效果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价值.方法:2013年选择在医院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选择在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减少医院ICU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ICU的物品完好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徐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应的防范对策,以降低围术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围术期的护理安全.方法:对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查找并归纳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结果: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顿.结论:进一步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邱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中医院品牌文化研究的调研报告

    中医院品牌文化对中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作者作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带领课题组人员从中医品牌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医院发展3个方面,就黑龙江省10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进行调研,就品牌文化建设对中医院综合发展产生影响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冯凯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2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文书书写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铃声呼叫次数及护理人员往返病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科室护理质量,还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秀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开展安全防护标示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防护图标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7~12月医院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患中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后收治的患者150例为观察组,以2015年1~6月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中收治的患者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安全防护图标的实际应用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医护人员、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坠床、跌倒、走失、误吸、烫伤、肌肉萎缩、意外拔管、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及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等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啸妍;吴彩英;朱恩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互联网时代医院经营模式的思考

    互联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和思维习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应用时代,“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嵌入到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在此大背景下,医院的经营方式也将面临着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李铁;杨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5月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施行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管理前设为对照组标本样品,施行后设为观察组标本样品,比较分析两组标本样品的管理质量情况.结果:施行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管理前,标本管理质量显著低于施行管理后(P<0.05).结论:施行手术标本保管和送检流程管理前,标本保管和送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手术标本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施行管理后会显著提升手术标本管理质量.

    作者:周学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