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甜
目的:探讨提高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方法.方法:将临床路径教学法与目标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将2016年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实习生为观察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并选取2015年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实习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出科时出科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并比较出科时师生双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成绩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出科时观察组师生双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师生双向满意度.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法与目标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并提高师生双向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缝隙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北仑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无缝隙管理.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历书写、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的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常规护理中应用无缝隙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方法:对宁波市中医院2013年~2016年258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这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男95例,占总数的36.82%;女163例,占总数的63.18%.258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18个品种,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及胃肠系统损害为主.结论: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对医护人员加强管理,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婉姝;葛文再;樊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心理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患儿的负面情绪,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1~5月期间80例妇产科患者和2016年7~12月期间80例妇产科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2016年6月进行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对妇产科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叶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年来,大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对医疗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科室作为医院医疗机构下的一个特色分支,承担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担,其诊疗安全与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文章就医院科室医疗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展开阐述分析,力求从根本上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黄力;吴佳芸;任在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完善流程管理对减少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100例,给予常规分娩流程管理;观察组产妇100例,强化完善分娩流程管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医疗缺陷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医疗缺陷发生比例、产妇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比例、剖宫产比例等,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均没有发生因管理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对于产科分娩产妇,给予完善流程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医疗缺陷发生比例,增加产妇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比例,增加产妇的安全性.
作者:贾杭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心内科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仪器导线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病情观察漏项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仪器导线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清点仪器花费时间和观察病情漏项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病房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不仅能识别风险,有效降低患者猝死、摔倒、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郭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过程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安全.方法:组成过程管理小组,分析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现状,并将过程管理法应用到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防控中.评估实施过程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过程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43%,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82%,差异显著(P<0.05);实施过程管理后,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及器械消毒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过程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将医院感染作为管理重点,有利于降低病房医院感染率,改善综合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陈苏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内科疾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绍兴市中医院建档进行治疗的1104例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护理活动结束后,从平均水平上而言,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分、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府芳;朱飞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和特色的健康资源.然而,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存在适宜技术和方法挖掘不够、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健全、宣传普及力度及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和方法挖掘、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宣传、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
作者:张群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自2015年教育部提出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以来,线上教育给高校药理教学线下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在此环境下,线下教育发展的关键就是进行有效师生互动.文章从中医药院校药理教学角度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师生互动方式和效果评价的改善.
作者:王青青;侯春英;鲁艺;邓秀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管理干部是医院发展的骨干力量,其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开展干部绩效考核对干部队伍建设意义深远.文章通过对台州医院15年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指标分析,探讨考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其质量这一课题进行重点阐述.
作者:尹燕玲;徐冰;王喜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全面研究并掌握现阶段绍兴市柯桥区适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进而提高流动儿童保健水平,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管理年报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14~2016年流动儿童保健管理、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2014~2016年流动儿童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低于本地儿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低于本地儿童,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儿童.结论: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水平较本地儿童有明显差距,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服务,为流动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服务.
作者:黄名杨;余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护能力,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珊;许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内科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内科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并对分层管理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内科病区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孟蝶;李月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成效.方法: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培训、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等措施,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内科为例,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士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理安全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流程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配备32例护理人员.病房护理管理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运用流程管理.对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入院安排及注意事讲解的评分为9.39分,对照组为7.66分,观察组对治疗过程说明的评分为9.38分,对照组为7.79分,观察组对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管理运用流程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评价.
作者:叶晓霞;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的新入职护士压力进行分析,并给出科学的干预建议,以减少新护士的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新入职的50名护士作为实验对象,护士填写专门的调查表,统计分析护士的压力源,并由专家讨论给出合理的干预建议.结果:重症医学科的新入职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结论:医院及护士要正确及时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及存在原因,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减轻新入职护理人员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作者:何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也愈加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成为评价中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医护理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效果好,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医疗系统和卫生系统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甜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