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绍兴市柯桥区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

黄名杨;余红

关键词:流动儿童, 保健管理, 现状
摘要:目的:全面研究并掌握现阶段绍兴市柯桥区适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进而提高流动儿童保健水平,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管理年报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14~2016年流动儿童保健管理、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2014~2016年流动儿童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低于本地儿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低于本地儿童,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儿童.结论: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水平较本地儿童有明显差距,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服务,为流动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服务.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血管外科病房护理的患者,共18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投诉率分别为1.11%和2.22%,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投诉率分别为7.78%和1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9.20±7.80)分和(98.50±5.80)分,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5.60±5.30)分和(90.20±6.70)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管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应用一定的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

    作者:汪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缝隙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缝隙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北仑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无缝隙管理.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历书写、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的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常规护理中应用无缝隙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大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对医疗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科室作为医院医疗机构下的一个特色分支,承担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担,其诊疗安全与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文章就医院科室医疗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展开阐述分析,力求从根本上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黄力;吴佳芸;任在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时期中医思维模式的若干思考

    中医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文章从中医思维模式的起源、特殊性、内涵和培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在传承中发展中医药学.

    作者:钟文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护理中实施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以达到优化护理模式、促进低年资护士的成长及惠及患者的目的.方法:在心内科护理中,采用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缩减精炼中间部分的管理层次,推行责任护士能级管理,综合评价推行该模式前后患者对于心内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整体的护理质量.结果:采纳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后,相比于未采用时,心内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的总体评价都大大提高.结论:在心内科护理中推行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十分可取,对护士而言能提高其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患者而言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终使患者得到不间断、高效优良的护理.

    作者:陈孝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目的:探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成效.方法: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培训、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等措施,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内科为例,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士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理安全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监护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实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和特色的健康资源.然而,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存在适宜技术和方法挖掘不够、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健全、宣传普及力度及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和方法挖掘、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宣传、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

    作者:张群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心内科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仪器导线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病情观察漏项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仪器导线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清点仪器花费时间和观察病情漏项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病房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不仅能识别风险,有效降低患者猝死、摔倒、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郭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适应时代需求 重视全科医生培养

    随着我国“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全民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基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需求,必须在面向广大群众卫生干预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具有专业素质的全科人才,以满足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基于目前临床医生培养的现状和全科医生的需求,文章对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丽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流程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流程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配备32例护理人员.病房护理管理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运用流程管理.对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入院安排及注意事讲解的评分为9.39分,对照组为7.66分,观察组对治疗过程说明的评分为9.38分,对照组为7.79分,观察组对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管理运用流程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评价.

    作者:叶晓霞;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海盐县康宁医院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加强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加强安全服用药物护理干预前的患者和安全服用药物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安全服用药物后的患者进行药物的服用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温馨提示卡等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准时服药.在饮食方面也要辅助患者,为其提供温馨提示卡.另外,医护人员也要为患者示范或指导他们正确的服药姿势,保证服药的安全.医护人员还要密切地观察心血管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服药的健康指导.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安全服用药物的药效、不良反应率,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在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和服药体位准确率方面都明显高于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前的老年心血管疾患者者(P<0.05).在实施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心血管患者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以后,老年人服用药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而且可以缓解服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董其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某三乙医院实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介绍了目前浙江省T市以药品零差率为突破口的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政策及实施情况,同时选择综合性医院A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改革前、后的经济运行情况,并就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鑫佳;胡兆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思考

    目的:总结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因素,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对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药房上报的药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在参考大量权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因素有药品储存条件不合格、药品有效期不明确、药品本身较容易变质、卫生标准不达标、药品外观相似,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建立洁净药房、建立输液配置中心、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力度、更换摆药工具、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加强退药管理、加强病区多余药品的管理、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注重病区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等.结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丹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责任护理制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理制的效果.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6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护理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护理质量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护理资料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理制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病区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医院新生儿病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风险管理,总结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在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风险管理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庞玲红;郑筱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

    目的:针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剖析与探究,有目的、具体地采取对策实施质量控制,并针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2015年7月,苍南县中医院加大力度实施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把它分成观察组(选取2015年7~12月)与对照组(选取2015年1~6月),分别确定1360份标本,并具体的剖析其检验结果,针对失真率和合格率实施比较分析,确定质量控制给临床生化检验形成的积极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严格的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个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有效确保每一环的准确度,有效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给临床提供富有参考意义的生化检验结果,从而有效确保患者治疗的质量与有效程度.

    作者:张青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我国医疗救助机制现状及中医药参与探讨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多年时间,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从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与形式、医疗救助相关制度衔接的组织与实施现状两个角度,对我国医疗救助机制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如何发挥中医药参与优势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医疗救助体系,中医药在医疗救助体系中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刘姗;季聪华;吴丽;卢汉体;李秋爽;张颖;周鹏蕾;黄思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品管圈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品管圈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品管圈”管理.对两组的坠床/跌倒高危因素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对照组坠床/跌倒高危因素评分分别为(4.21±1.10)分、(4.22±1.13)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义(P>0.05);干预后,观察、对照组坠床/跌倒高危因素评分分别为(1.21±0.21)分、(3.76±0.22)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常规安全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品管圈”管理,可显著降低高危因素评分,维护患者安全.

    作者:李莉;叶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1~5月期间80例妇产科患者和2016年7~12月期间80例妇产科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2016年6月进行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对妇产科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叶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安全管理在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模式在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过程及其效果.方法:以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介入中心收治的200名患者为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管理的内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上有明显差异,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工作当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芳;黄旭芳;毛剑婷;刘丽霞;陈淑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