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思考

徐丹凤

关键词:住院药房, 药品质量, 管理,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总结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因素,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对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药房上报的药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在参考大量权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因素有药品储存条件不合格、药品有效期不明确、药品本身较容易变质、卫生标准不达标、药品外观相似,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建立洁净药房、建立输液配置中心、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力度、更换摆药工具、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加强退药管理、加强病区多余药品的管理、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注重病区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等.结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实施“五常法”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从2016年1月开始实施“五常法”,将2015年7~12月的1256台手术的手术室物品管理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6月的1322台手术的手术室物品管理情况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室物品管理的完好率与工作时间.结果:观察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和仪器管理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取物品时间、补充物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物品管理实施“五常法”模式,能够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作者:褚海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总结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6月开始在儿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具体包括护理管理工作优化、儿科病房环境优化、护理服务理念优化、护理内涵拓展优化、强化家属健康教育等诸多措施,比较医院实施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差异、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儿科病房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提升病房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发生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模拟抢救演练对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培养的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抢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的作用.方法:2015年4月对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22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查统计,先找出产科急救存在的不足之处,2015年7月起进行相关的急救能力培训,以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开展流程管理并配合模拟抢救演练的方式为主.对演练前后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产科护士在急救操作技术、观察方法、主动抢救、物品准备等方面能力较为欠缺;演练后护士各项急救能力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演练前(P<0.05).结论:对产科护士急救不足之处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模拟抢救演练可有效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作者:陆文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予以探讨,以提高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肾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资料开展回顾分析,总结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为:患者自身安全隐患、陪护人员安全隐患、仪器设备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安全隐患、用药安全隐患等方面.结论:在开展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强化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尽可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便为患者创造出良好的就医环境,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媛媛;洪其军;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思考

    目的:总结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因素,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对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药房上报的药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在参考大量权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因素有药品储存条件不合格、药品有效期不明确、药品本身较容易变质、卫生标准不达标、药品外观相似,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建立洁净药房、建立输液配置中心、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力度、更换摆药工具、加强特殊药品管理、加强退药管理、加强病区多余药品的管理、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注重病区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等.结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丹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品管圈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品管圈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品管圈”管理.对两组的坠床/跌倒高危因素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对照组坠床/跌倒高危因素评分分别为(4.21±1.10)分、(4.22±1.13)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义(P>0.05);干预后,观察、对照组坠床/跌倒高危因素评分分别为(1.21±0.21)分、(3.76±0.22)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常规安全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品管圈”管理,可显著降低高危因素评分,维护患者安全.

    作者:李莉;叶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1~5月期间80例妇产科患者和2016年7~12月期间80例妇产科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2016年6月进行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对妇产科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叶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病区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医院新生儿病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风险管理,总结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在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风险管理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庞玲红;郑筱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监护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实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和特色的健康资源.然而,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存在适宜技术和方法挖掘不够、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健全、宣传普及力度及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和方法挖掘、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宣传、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

    作者:张群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也愈加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成为评价中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医护理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效果好,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医疗系统和卫生系统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医德医风、护理操作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外科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文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成效

    目的:优化急诊服务流程,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就诊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服务流程.选取2016年1~7月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服务流程优化管理.通过加强院内急救建设、完善预检分诊系统、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应急预案和成立应急小组优化服务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优化急诊服务流程后,观察组的就诊时间明显减少,就诊等待时间、候诊时间和等候取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服务流程,可提高急诊服务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作者:章小芬;余艳飞;林沙沙;黄思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

    目的:针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剖析与探究,有目的、具体地采取对策实施质量控制,并针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2015年7月,苍南县中医院加大力度实施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把它分成观察组(选取2015年7~12月)与对照组(选取2015年1~6月),分别确定1360份标本,并具体的剖析其检验结果,针对失真率和合格率实施比较分析,确定质量控制给临床生化检验形成的积极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严格的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整个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有效确保每一环的准确度,有效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给临床提供富有参考意义的生化检验结果,从而有效确保患者治疗的质量与有效程度.

    作者:张青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完善流程管理对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完善流程管理对减少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100例,给予常规分娩流程管理;观察组产妇100例,强化完善分娩流程管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医疗缺陷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医疗缺陷发生比例、产妇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比例、剖宫产比例等,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均没有发生因管理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对于产科分娩产妇,给予完善流程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医疗缺陷发生比例,增加产妇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比例,增加产妇的安全性.

    作者:贾杭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6例,患者投诉10例.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有患者对护理要求高、病房环境不佳、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书写不规范等,应从护理人员、患者、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防范处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意识直接关系护理质量,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医生工作态度,都会引发护理风险.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齐鑫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构建基层医院临床药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良好的临床药学评价体系是维系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药学服务管理重要工具.科学可行的临床药学评价体系是保障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的重要方法,终促使药学服务有效创造医疗卫生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法集合360°绩效考核法,辅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构建临床药学评价体系.结果:通过集体讨论制定临床药学相关量表,在工作中扎实推进量表的应用.结论:通过实践证明构建临床药学评价体系对提高临床药学整体工作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英哲;沈志华;郭菁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生儿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涌入新生儿科并投入使用,加之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为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工作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包括健全管理制度并加强落实管理政策、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改善新生儿病房的护理环境等.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病房护理的安全系数,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胡奕萍;许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内科护理中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前部分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后收治的部分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采用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构建.

    作者:叶丽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综合管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针对性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以及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用药依从性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干预对策.结果:用药依从性为优20例,占25.00%;一般49例,占61.25%;差11例,占13.75%.影响因素包括高血压知识认知程度、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费用支出.结论:良好的用药依从为确保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需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应用贵重药品,简化用药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使疾病得到控制.

    作者:泮慧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心理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患儿的负面情绪,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