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芬;余艳飞;林沙沙;黄思思
目的:全面研究并掌握现阶段绍兴市柯桥区适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进而提高流动儿童保健水平,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管理年报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14~2016年流动儿童保健管理、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2014~2016年流动儿童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低于本地儿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低于本地儿童,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儿童.结论: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水平较本地儿童有明显差距,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服务,为流动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服务.
作者:黄名杨;余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心内科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仪器导线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病情观察漏项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仪器导线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清点仪器花费时间和观察病情漏项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病房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不仅能识别风险,有效降低患者猝死、摔倒、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郭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文章对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新医疗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对医院药学服务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提出如何开展好医院药学服务的具体措施.
作者:林俐莎;周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心理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患儿的负面情绪,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医德医风、护理操作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外科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文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予以探讨,以提高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肾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资料开展回顾分析,总结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为:患者自身安全隐患、陪护人员安全隐患、仪器设备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安全隐患、用药安全隐患等方面.结论:在开展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强化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尽可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便为患者创造出良好的就医环境,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媛媛;洪其军;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完善流程管理对减少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100例,给予常规分娩流程管理;观察组产妇100例,强化完善分娩流程管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医疗缺陷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医疗缺陷发生比例、产妇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比例、剖宫产比例等,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均没有发生因管理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对于产科分娩产妇,给予完善流程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医疗缺陷发生比例,增加产妇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比例,增加产妇的安全性.
作者:贾杭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海盐县康宁医院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加强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加强安全服用药物护理干预前的患者和安全服用药物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安全服用药物后的患者进行药物的服用安全护理干预,采用服药放置直视化、单独小包装、温馨提示卡等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准时服药.在饮食方面也要辅助患者,为其提供温馨提示卡.另外,医护人员也要为患者示范或指导他们正确的服药姿势,保证服药的安全.医护人员还要密切地观察心血管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服药的健康指导.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安全服用药物的药效、不良反应率,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在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和服药体位准确率方面都明显高于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前的老年心血管疾患者者(P<0.05).在实施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心血管患者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以后,老年人服用药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而且可以缓解服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董其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护理中实施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以达到优化护理模式、促进低年资护士的成长及惠及患者的目的.方法:在心内科护理中,采用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缩减精炼中间部分的管理层次,推行责任护士能级管理,综合评价推行该模式前后患者对于心内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整体的护理质量.结果:采纳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后,相比于未采用时,心内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的总体评价都大大提高.结论:在心内科护理中推行扁平化联合责任制管理模式十分可取,对护士而言能提高其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患者而言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终使患者得到不间断、高效优良的护理.
作者:陈孝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年来,大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对医疗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科室作为医院医疗机构下的一个特色分支,承担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担,其诊疗安全与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文章就医院科室医疗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展开阐述分析,力求从根本上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黄力;吴佳芸;任在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针对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而独立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该课程开设10年来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后续实验课的开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各高校大力推广使用外语讲授专业课和公共课,并提出要用以开出多少完善的双语课作为衡量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的要求,因此《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和必然,需要逐步开展和改进.
作者:张娟;张紫娟;杜彩霞;闫秀娟;张方方;张明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模拟抢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的作用.方法:2015年4月对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22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查统计,先找出产科急救存在的不足之处,2015年7月起进行相关的急救能力培训,以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开展流程管理并配合模拟抢救演练的方式为主.对演练前后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产科护士在急救操作技术、观察方法、主动抢救、物品准备等方面能力较为欠缺;演练后护士各项急救能力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演练前(P<0.05).结论:对产科护士急救不足之处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问题进行相应的模拟抢救演练可有效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作者:陆文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医院产科收入住院的产妇12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病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史颖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进普外科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医院普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健康教育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情绪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进普外科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改善患者情绪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杨玲;叶丽云;姚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和特色的健康资源.然而,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存在适宜技术和方法挖掘不够、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健全、宣传普及力度及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和方法挖掘、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宣传、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
作者:张群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为持续提高药物咨询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门诊药房2016年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的有价值的药物咨询记录共计556份,将这些记录的咨询人员情况、年龄和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人员中76.07%为患者,12.77%为医护人员;咨询内容主要有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证、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和注意事项.结论:门诊药房药师提供的药物咨询服务,促进了门诊合理用药.
作者:徐海波;汤晟凌;邹春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的100例在医院骨科治疗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骨科住院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少骨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提高骨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蒋丹;周攀;周芳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知己健康管理干预,包括运动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运动量指标变化、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及1年,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运动量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管理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运动量.
作者:黄海晓;金玉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的新入职护士压力进行分析,并给出科学的干预建议,以减少新护士的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新入职的50名护士作为实验对象,护士填写专门的调查表,统计分析护士的压力源,并由专家讨论给出合理的干预建议.结果:重症医学科的新入职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结论:医院及护士要正确及时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及存在原因,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减轻新入职护理人员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作者:何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药学专业药理实验中PDCA模式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药理实验资料共50份,采用常规教学管理,设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6月同类型实验资料50份,行PDCA模式管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验准备阶段、开展阶段和完成阶段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药理实验准备阶段、开展阶段、完成阶段各项操作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药学专业药理实验,可从准备阶段即加强质量管理,是对药理实验结果的客观性提供有力保障的关键.在准备和开展药理实验过程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可起到指导、引领、追踪验收的效果,使实验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各阶段操作合格率显著增强.
作者:余王梅;王慧铭;金情政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