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萍;王跃华
目的:观察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15例(15眼)中,除2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低眼压所引起的后果和低眼压的程度与时间的久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作者:王晓英;云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阐述在门诊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3例(70眼)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3~0.5者20眼,占28.6%,0.6~0.9者40眼,占57.1%,1.0以上者10眼,占14.3%.结论:该手术具有术后效果好、恢复快、视力稳定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施行门诊手术.
作者:严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重度上睑下垂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重度上睑下垂62眼行额肌腱膜悬吊术.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48眼(77.4%),位于角膜上缘和瞳孔上缘之间11眼(17.7%),位于瞳孔上缘下3眼(4.8%).上睑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早期轻度闭合不全及上睑停滞现象,2个月以上均不明显.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在治疗和美容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董竞;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青少年视力不良十分普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探讨近视眼防治的有效措施,我科视光学组对2002~2003年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两所重点中学和郊区两所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2004人,进行近视眼调查、分析.现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四昭;康嵘;郭克玲;韩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33例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自2001~2003年春节期间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33例,以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①33例中瞳孔基本恢复圆形26例,7例欠圆,消除了双瞳.②在视力<0.1组术后有轻度改善.结论: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伤情严重,严重影响视功能,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眼虹膜根部离断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爆竹管理,以减少对视功能的损害.
作者:边红霞;张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任玉堂,男,56岁,农民.内蒙古土牧尔台镇人.2004年3月28日,无任何诱因患右侧面部三叉神经痛,因疼痛剧烈,休克10min.恢复知觉后,在内蒙古口腔医院行右侧三叉神经电击切除术.
作者:周爱春;孟根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麻痹性斜视,中医称风牵偏视.临床表现多突然偏斜,眼珠转动受限,一视为二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远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各种疗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叙述.结果: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较新型的治疗.结论:因药物及激光治疗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手术方法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和选择,但仍需进行一些大型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证实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孟根花;乌仁图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8眼的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彻底根治.结果:术后角膜上皮1~3d修复,无巩膜缺血、坏死,保留的球结膜愈合良好,5例较正常球结膜略增厚,1眼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切除后治愈,2眼有角膜云翳全部病人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彻底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炎性纤维,减少炎症反应,人为的加宽角巩膜缘,保留完整的内眦部结膜,术后表面光滑活动佳,彻底消除复发根源.
作者:娜仁;孙刚;孙忠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3月~2003年11月共收治8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在完全闭合状态下,利用爱惜康10~0聚丙烯双直针经角膜缘一孔过双针的方式将虹膜根部固定在原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8例病人经过该手术方法修复,虹膜均恢复原住,术后经2~16个月的临床观察,8例病人虹膜缝线无脱落现象,佳视力1.2,低视力0.6,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讨论: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旭;赵艳;包玉霞;李春霞;李建华;张丽娜;龚茫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对158例BRVO患者进行光凝.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91例占57.6%,治愈102例占64.5%.结论:激光治疗能促进BRVO视网膜出血、渗出及黄斑水肿的吸收.可减少并发症,预后可见视力提高.
作者:韩萍;包秀丽;李润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在对我科实施整体护理的5年间,我们深深体会到护理目标的制定在整体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科住院病人多且周转快,必须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目标,才能及时解决病人所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艳;李春霞;肖莉;于亚军;陈亚丽;于阔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当眼眶受到巨大致伤物撞击时,眶内压力突然升高致眶壁薄弱部发生骨折….我科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对3例患者行爆裂性眶壁骨折复位联合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霞;杨玉英;孟令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一家系虹睫炎的治疗及动态观察了解虹睫炎是否与家族史、遗传病史有关.方法:对13例(26眼)进行动态观察,其中3例(6眼)在门诊进行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散瞳、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2周.结果:对3例虹睫炎患者通过治疗,除1例陈旧性虹睫炎患者症状轻度缓解外,其余2例患者用药后明显好转.结论:对早期发现的虹睫炎患者及时给予散瞳及抗炎治疗,并对其家族史及遗传病史进行详细调查,能高效、快速地降低虹睫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特征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作了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结果:3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非缺血型7例,FFA表现为静脉管壁轻度荧光素渗漏,少量微血管瘤形成.缺血型23例,FFA表现为视盘毛细血管扩张,静脉迂曲扩张,大片出血遮盖毛细血管床,黄斑有弥漫荧光素渗漏.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FFA可更好的显示这两种分型并作为选择治疗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作者:王丽霞;肖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超、CT及MRI对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均做B超、CT、MRI检查.常规行头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视神经平行位扫描.结果:病变发生在双眼者5例,单眼者2例.全部眼肌受累的2例,剩余依序受累,其中侵及上下直肌7例,内直肌6例,外直肌4例,上下斜肌2例,均表现为肌腹肥大;4例视神经受到影响.结论:Graves眼病多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直肌,上直肌及外直肌,受累眼外肌肌腹一致性肥大,肌附着点正常.B超、CT及MRI均可见特征性影像改变,其中MRI可进行多方位扫描,观察上述变化优于B超及CT.
作者:王斌;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提出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选择672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出现不良反应的2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做过敏试验时出现恶心3例,造影时出现恶心12例,伴呕吐4例,荨麻疹5例,气喘、心慌4例.有1例做过敏实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造影时先出现恶心,3h后出现荨麻疹.结论:荧光素钠进入人体内,不被机体吸收,不参与机体代谢,易排除大部分经肾脏随小便排出,其余经肝脏排除.但有关荧光素钠注射时的不良反应也累有报道.本组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均为轻中度不良反应.
作者:温晓鸥;张燕;佟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刘某,男,58岁.因头部、胸部外伤后6h伴意识不清,收入我院胸外科.入院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胸部闭合伤,多发肋骨骨折;③轻型颅脑损伤.人院治疗3d后意识清,并自诉双眼视物不清.
作者:崔凯;其其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3例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形成前房,维持眼压,分离虹膜前粘连,保护眼内组织.结果:术后43例无虹膜前粘连,瞳孔圆;6例轻度虹膜前粘连,瞳孔欠圆;4例瞳孔不同程度变形,部分虹膜缺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有助于形成前房,保护眼内组织,分离虹膜嵌顿,利于缝合,对于外伤眼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云丽娜;格日勒图;高伟;韩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后采取不同的拔针方法,对皮肤瘀血的影响.方法:观察80例静脉输液患者,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患者皮肤拔针后局部皮肤瘀血等情况.结果:经观察证明,采用胶布固定肢体抬高法明显降低穿刺局部皮肤的瘀血.结论:静脉输液后拔针时用棉签胶布自然固定,同时抬高肢体法比输液后拔针时棉签按压法效果好.
作者:康嵘;李四昭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