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和浩特市地区高中毕业生视力调查分析

李四昭;康嵘;郭克玲;韩秀华

关键词:视力, 屈光检查, 中学生
摘要:青少年视力不良十分普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探讨近视眼防治的有效措施,我科视光学组对2002~2003年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两所重点中学和郊区两所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2004人,进行近视眼调查、分析.现调查结果如下.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弱视双生子屈光状态与遗传的关系

    本文对弱视双生子屈光状态等进行眼球生物数据测量,以了解遗传对某些形状的相对效应.使屈光不正的弱视双生子同时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李利;艾育德;黄武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本院自2000年5月~2003年3月对28例(34眼)高度和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励;何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医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13例

    麻痹性斜视,中医称风牵偏视.临床表现多突然偏斜,眼珠转动受限,一视为二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远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先天性膈疝误诊一例

    患儿,男,1岁3个月.于入院前半天哭闹后出现呼吸困难,无异物呛咳及外伤史.查体:T36.4℃,P 130次/min,R46次/min,烦躁,哭闹,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气管向右偏移,左肺呼吸音减弱,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膨隆,腹肌轻度紧张,未及包块.

    作者:邬秀芳;杨光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眼科住院病人护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在对我科实施整体护理的5年间,我们深深体会到护理目标的制定在整体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科住院病人多且周转快,必须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目标,才能及时解决病人所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艳;李春霞;肖莉;于亚军;陈亚丽;于阔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80例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的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后采取不同的拔针方法,对皮肤瘀血的影响.方法:观察80例静脉输液患者,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患者皮肤拔针后局部皮肤瘀血等情况.结果:经观察证明,采用胶布固定肢体抬高法明显降低穿刺局部皮肤的瘀血.结论:静脉输液后拔针时用棉签胶布自然固定,同时抬高肢体法比输液后拔针时棉签按压法效果好.

    作者:康嵘;李四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ALport综合征一例

    患者达楞太,男,26岁.鄂尔多斯市人,毛纺工人.自幼双眼视力尚可,6年前无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2年前曾到我院就诊,视力右眼0.5、左眼0.3,双眼晶体呈锥形,左眼晶体前囊下混浊,诊断为双眼晶体发育不良、双眼近视散光.给予配镜,视力有所提高.

    作者:樊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的光镜和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为探讨斜视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6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和20例眼球摘除者的眼外肌组织标本,每例标本1/2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1/2标本作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数量较少,间质成分多.小年龄组中可见萎缩变性的横纹肌细胞和排列混乱的肌纤维.而大年龄组则只有少量萎缩变性的肌细胞排列在大量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中.电镜下整个眼肌组织结构模糊,肌膜不完整,细胞内结构紊乱,细胞核固缩.且在大龄组中肌丝紊乱,肌纤维弯曲排列、间隙变宽以及空泡样改变更明显.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有明显的改变,且病程越长,肌纤维的损害程度越重.从组织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共同性斜视的发病机理.

    作者:高伟;崔巍;格日勒图;刘森玉;云丽娜;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儿童面部花斑癣14例

    2001年5~9月我们遇到14例儿童面部花斑癣患者,给予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新荣;乌日娜;邵椒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我们对38例(50眼)青光眼患者施行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经观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德君;李松江;王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60眼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30例(60只眼)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60只眼)DR患者中,有44只眼(73.3%)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有23只眼(38.3%)显示新生血管,其检出率远比眼底镜检查高,FFA检查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FFA能更早的显示DR的眼底改变,在DR的诊断和治疗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脉络膜骨瘤二例

    例1,患者,女,20岁.无任何诱因,左眼渐进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3月.全身病(-).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2.双眼前节(-),双玻璃体透明,左眼底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正常生理凹陷,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可见,整个后极部可见一近似圆形桔红色病灶,边不整齐,但边界清晰,其表面可见棕色色素沉着,余未见异常,右眼底正常.

    作者:王占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多种类型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通过使用清华大学博达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ISH高级白内障手术乳化仪对58例(58眼)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RAFI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手术后效果.结果:58例(58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中,术后裸眼视力≥0.6者44眼,0.1~0.5者10眼,<0.1者4眼.术后随访有3例出现视力下降,2例为后发白内障所致,1例为糖尿病眼底病变加重所致.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多种类型的白内障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掌握适应证,其对多种类型的白内障均具有可行性.

    作者:高继筠;刘敬美;赵宏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门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体会

    目的:阐述在门诊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3例(70眼)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3~0.5者20眼,占28.6%,0.6~0.9者40眼,占57.1%,1.0以上者10眼,占14.3%.结论:该手术具有术后效果好、恢复快、视力稳定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施行门诊手术.

    作者:严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探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8眼的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彻底根治.结果:术后角膜上皮1~3d修复,无巩膜缺血、坏死,保留的球结膜愈合良好,5例较正常球结膜略增厚,1眼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切除后治愈,2眼有角膜云翳全部病人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彻底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炎性纤维,减少炎症反应,人为的加宽角巩膜缘,保留完整的内眦部结膜,术后表面光滑活动佳,彻底消除复发根源.

    作者:娜仁;孙刚;孙忠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3例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自2001~2003年春节期间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33例,以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①33例中瞳孔基本恢复圆形26例,7例欠圆,消除了双瞳.②在视力<0.1组术后有轻度改善.结论:爆竹伤致眼虹膜根部离断伤情严重,严重影响视功能,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眼虹膜根部离断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爆竹管理,以减少对视功能的损害.

    作者:边红霞;张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爆裂性眶壁骨折复位联合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当眼眶受到巨大致伤物撞击时,眶内压力突然升高致眶壁薄弱部发生骨折….我科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对3例患者行爆裂性眶壁骨折复位联合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霞;杨玉英;孟令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各种疗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叙述.结果: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较新型的治疗.结论:因药物及激光治疗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手术方法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和选择,但仍需进行一些大型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证实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孟根花;乌仁图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Graves眼病局部的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眶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维生素B12对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3年间在我院就诊的病史不足1年的Graves眼病患者共38例,男性9例,女性29例进行局部眶周注射曲安奈德及维生素B12,观察Graves眼病阳性体征改变情况,以探讨其疗效.甲状腺机能障碍分别加用相应的药物.结果:治疗5个疗程以后,患者眼球运动及复视不同程度地改善,眼突度明显下降(P<0.01),睑裂宽度明显恢复(P<0.05),眼睑迟落得以改善.眼压恢复或控制.影像学检查发现肌腹肥大减轻或消失.32例患者的角膜荧光染色检查全部呈现阴性,均已不着色.该治疗对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善作用.治疗5个疗程以后,没有明显全身毒副作用.结论:虽然Graves眼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的药物,但采用眶周注射曲安奈德及维生素B12对改善眼部症状、减少眼球突出及眼睑后退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克服了长期全身应用激素所造成的毒副作用.

    作者:杨丽萍;艾育德;李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外伤性低眼压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15例(15眼)中,除2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低眼压所引起的后果和低眼压的程度与时间的久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作者:王晓英;云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