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筠;刘敬美;赵宏波
患者,男,27岁.因快速骑摩托车右眼被对面飞来的蜜蜂蜇伤1d,于2003年8月16日就诊.检查:视力右0.2,左0.8,右眼睑轻度红肿,结膜充血(++),睫状充血(++),角膜1~2:00时位距角膜缘1mm处约2mm×2mm圆形灰白色溃疡角膜组织坏死,溃疡中央蜇针穿透角膜人前房,前房正常深,下方积脓形成液平面约1mm高,虹膜无损伤,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无损伤,无偏位,蜇针断端暴露在角膜表面约0.5mm,B超示玻璃体内未见异常回声.
作者:白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例1,患女,38岁.因左眼黑影遮挡感1周,于2003年7月10日人院.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02(不能矫正),眼压Tn,前节(-),屈光间质清,眼底后极部颞上方可见网膜隆起,透见黄白色囊样物,边界清楚,约5PD大小,其间有致密白色斑点,在强光下观察可见囊体蠕动,囊体周围的视网膜浅脱离,脱离范围为囊体周围外约3mm,右眼未见异常.
作者:包玉霞;李健华;王云旭;赵艳;姚震宇;曹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3例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形成前房,维持眼压,分离虹膜前粘连,保护眼内组织.结果:术后43例无虹膜前粘连,瞳孔圆;6例轻度虹膜前粘连,瞳孔欠圆;4例瞳孔不同程度变形,部分虹膜缺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有助于形成前房,保护眼内组织,分离虹膜嵌顿,利于缝合,对于外伤眼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云丽娜;格日勒图;高伟;韩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麻痹性斜视,中医称风牵偏视.临床表现多突然偏斜,眼珠转动受限,一视为二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远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重度上睑下垂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重度上睑下垂62眼行额肌腱膜悬吊术.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48眼(77.4%),位于角膜上缘和瞳孔上缘之间11眼(17.7%),位于瞳孔上缘下3眼(4.8%).上睑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早期轻度闭合不全及上睑停滞现象,2个月以上均不明显.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在治疗和美容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董竞;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26岁.1周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右眼不适,视物模糊,轻度疼痛,于2003年5月19日在当地医院诊为右眼角结膜炎,经局部全身抗生素药物治疗不缓解,求诊我院门诊治疗.
作者:李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例1,患者,女,20岁.无任何诱因,左眼渐进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3月.全身病(-).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2.双眼前节(-),双玻璃体透明,左眼底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正常生理凹陷,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可见,整个后极部可见一近似圆形桔红色病灶,边不整齐,但边界清晰,其表面可见棕色色素沉着,余未见异常,右眼底正常.
作者:王占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为探讨斜视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6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和20例眼球摘除者的眼外肌组织标本,每例标本1/2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1/2标本作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数量较少,间质成分多.小年龄组中可见萎缩变性的横纹肌细胞和排列混乱的肌纤维.而大年龄组则只有少量萎缩变性的肌细胞排列在大量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中.电镜下整个眼肌组织结构模糊,肌膜不完整,细胞内结构紊乱,细胞核固缩.且在大龄组中肌丝紊乱,肌纤维弯曲排列、间隙变宽以及空泡样改变更明显.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有明显的改变,且病程越长,肌纤维的损害程度越重.从组织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共同性斜视的发病机理.
作者:高伟;崔巍;格日勒图;刘森玉;云丽娜;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2003年我科开展了ND-YAG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技术,对眼压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云丽霞;金风琴;赵平;王中颖;塔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前房出血是眼外伤中常见的症状,我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前房出血病人85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根据前房出血的特点,采用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与卫生宣教相结合的方法,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有效预防途径.方法:对7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25例术后并发浅前房,占35.2%.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进行分级.Ⅰ度16眼、Ⅱ度7眼、Ⅲ度2眼.结论:皮质类固醇,睫状肌麻痹剂及高渗脱水剂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瑞芳;张伟杰;杨美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3月~2003年11月共收治8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在完全闭合状态下,利用爱惜康10~0聚丙烯双直针经角膜缘一孔过双针的方式将虹膜根部固定在原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8例病人经过该手术方法修复,虹膜均恢复原住,术后经2~16个月的临床观察,8例病人虹膜缝线无脱落现象,佳视力1.2,低视力0.6,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讨论: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旭;赵艳;包玉霞;李春霞;李建华;张丽娜;龚茫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兔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缝合眼睑方法制成形觉剥夺近视模型,A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球进行生物学测量,应用光镜和电镜对巩膜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实验眼与对照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深度和玻璃体深度/眼轴长度、眼动脉阻力及血流流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眼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细、排列紊乱、纤维层明显薄于对照眼.结论:形觉剥夺能导致眼轴延长,其中玻璃体腔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眼轴长度占主导地位为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态学改变;眼球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的变细、变长及排列紊乱为病理学原因.近视眼中血液动力学异常客观存在.
作者:格日勒图;李晓芳;崔巍;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氩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8例(59只眼)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视力变化判断治愈6只眼;显效:28只眼;有效:21只眼:无效:4只眼.结论:视网膜光凝可以制止视网膜出血,促进出血吸收,减轻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减少玻璃体出血,解除黄斑水肿,有利于中心视力恢复,封闭视网膜无灌注区,并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龚茫来;赵艳;姚振宇;王云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任玉堂,男,56岁,农民.内蒙古土牧尔台镇人.2004年3月28日,无任何诱因患右侧面部三叉神经痛,因疼痛剧烈,休克10min.恢复知觉后,在内蒙古口腔医院行右侧三叉神经电击切除术.
作者:周爱春;孟根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各种疗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叙述.结果: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较新型的治疗.结论:因药物及激光治疗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手术方法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和选择,但仍需进行一些大型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证实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孟根花;乌仁图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35例复发性中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激光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结果:激光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并降低复发率.结论:激光治疗复发性中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丽娜;陈雅丽;赵艳;李健华;于亚军;肖丽;于阔洋;李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33岁.于2003年6月9日以口眼歪斜2d来我科就诊.患者2d前晨起,感觉口唇活动不适,语言略含糊,照镜发现口眼歪斜,无头痛、头晕感,四肢活动良好,2d后不见好转,来我科就诊.
作者:杨世耀;段易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女,70岁.因左眼突然视力下降1周,于2003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高血压10年.既往无心脏病等病史,无眼外伤及其它眼病史,无癫痫发作病史.
作者:王中颖;金风琴;格日勒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手术方式、结膜滤过泡、眼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疗组:采用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30例(30眼)眼压从术前42.91±20mmHg降至手术后19.5±4.7mmHg,结膜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19例,术后并发症浅前房1例.对照组:在传统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应用抗增生药(MMC)治疗24眼(24例)眼压从术前43.15±18.75mmHg降至手术后21.15±12.16mmHg.结膜滤过泡:薄壁大囊泡扁平、弥散滤过泡14例.术后并发症:结膜伤口渗漏7例,滤泡相关性眼内炎3例,浅前房2例,角膜结膜毒性反应2例,远期薄壁滤泡渗漏、感染和眼内炎5例.结论: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少,方法安全可靠,远期效果好,是难治性青光眼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全良;张春香;孟令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