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波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与健康管理建议

王小红;叶冬仙;陈剑

关键词:高血压, 农村人群, 现况调查
摘要: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探索宁波市农村地区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现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方法:医院于2015年4~10月随机抽取宁波市北仑区6个农村地区,对143位居民展开知晓率现况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保情况、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每月测血压次数、此次调查时血压数据、腹围、体重、BMI指数,健康常识调查,包括对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按时服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宁波市北仑区农村地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总体超过标准,但部分知识点仍低于50%,故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上,基本健康知识亦不能放松要求.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探究药师干预管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师干预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6周、12周、18周用药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干预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金嫦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11月的儿科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临床路径管理.从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治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提升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治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第一、二批示范基地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设立,共11家.文章将此11家示范基地分成“两条路”“四个新”“五张牌”三类进行具体分析,介绍11家示范基地目前在相应领域已有的发展现状.同时,归纳分析提出三条未来展望:踏实行走传播道路、积极创新合作模式、用心“摸”出特色好牌.

    作者:卞跃峰;魏浩然;宋欣阳;施建蓉;王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影响成年人群体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管理成年人群体的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法,对317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进行现况问卷调查;将317例成年人依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117例、超重组126例及肥胖组74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影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7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超重率为39.75%、肥胖率为23.3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腰围、脂肪肝、减重意愿、工作日坐姿时间及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为肥胖的危险因素,而HDL-C水平则为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成年人群体的超重率、肥胖率居高不下;导致肥胖的关键原因是长期静坐模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低下;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作者:姚丽萍;沈超群;汤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血管内科医患关系状况与改善对策

    文章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医患关系现状人手,分析了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患关系紧张的对策,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呈楠;舒俊洁;赖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的效果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共30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进行常规体检工作,观察组实行持续质量改进进行体检工作,比较两组体检质量情况及受检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检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受检者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事故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体检中心管理模式中,可满足受检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体检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高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方剂学》教与学中应用“方剂标本”的思考

    以方剂学的教授和学习为出发点,根据目标方剂,收集相关方剂学知识,进行艺术创想,设计出可充分展现出方剂知识点的标本创新形式,并附上二维码来补充展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方剂标本将医药元素融合,标本实体与二维码虚实结合,兼顾专业性和科普性,为方剂学提供了更多元的教学形式.

    作者:周淑玲;周婉;杨纯;江兴菊;贾京华;李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神经内科病区应用自行设计的安全防护图标的114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住院的11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隐患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士、患者、家属对安全隐患的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防护图标,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安全隐患识别率,并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作者:汪佩佩;张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科住院患者中药给药的安全管理

    通过研究分析中药给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中药给药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中药汤剂服用不规范,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配伍禁忌,给药团队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中药汤剂没有统一、规范的标识,中药汤剂的储存也缺少统一规范,没有建立全面、共享的中药信息系统.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加强护士的中医理论学习和中药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中药给药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给药团队的交流与沟通,实施给药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给药安全.

    作者:侯灵月;林海云;周林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前于绍兴市第二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2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护理工作中已发生的风险事故及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于2016年1月在骨科实施风险管理护理,选取126例骨科患者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 (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62%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7.30% (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竺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VIP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措施

    VIP病房是为满足患者高端医疗保健需要而设立的综合病房,以医院高质量的临床资源作为依托,为患者提供评估、诊断、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为一体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住院费用相对其他普通病房贵,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因此,VIP病房护士在工作中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研究就当前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VIP病房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姚翰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创伤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评、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加强医护合作,提高创伤骨科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晓飞;李婕;沈晓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药院校生物分离工程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生物工程的先进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交叉融合,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推动力.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培育等各个方面均有应用,包括中药生物发酵、中药内生菌的分离、中药基因工程等,然产品的终获得离不开各种分离纯化技术手段.因此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下游技术人才的质量.由于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知识覆盖范围广,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且实践性强,单纯的理论课讲授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医药院校开设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可参考的经验较少,遇到的问题较多.我们根据本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等,结合教学实践,从优化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人手,对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者:张莉;武慧敏;赵乐;韩永光;马利刚;安娜;郑晓珂;闫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比较PDCA循环方法应用前后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检查合格情况及感染相关疾病发生情况,来评价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的科学性.结果:在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抽检检查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方法之后,消毒用品的合格率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加,与之前相比,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到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红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科病房陪护管理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科病房陪护管理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80例老年科病房患者,根据陪护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陪护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陪护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和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陪护管理用于老年科病房,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孙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措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方法:成立基础护理管理小组,对骨科房的基础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措施,比较加强基础护理前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和基础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强化基础护理后,各项基础护理落实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实行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产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业知识培训需求调查与建议

    目的:调查分析产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业知识培训的需求,为提高助产分娩质量提出针对性建议及培训计划.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选产房护理人员20名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需要培训者占95.00%,选择培训的内容为助产法律法规、助产理论、助产技能,所有人均认为新护士需接受助产理论、助产技能培训.结论:为提高分娩质量,产房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医院应根据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余佩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效果.方法:以丽水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和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纠纷率、差错率及风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大限度避免差错,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叶旭霞;黄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目的:完善和规范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分析和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寻求科学合理的预防和解决措施.结果: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两个环节,建立和规范切实可行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制度,从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到临床应用,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为临床提供了质量安全可靠的药物.结论:中药饮片质量从选择优质供应商源头抓起,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水平和患者就医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灵;何荣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产科分级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方法、管理措施应用于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品管圈作为著名的管理方法,高频率地被引用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而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将品管圈引入到产科分级护理质量控制中之后,改善了护理工作的很多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产科护理在患者心中的满意度.

    作者:许燕;胡奕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