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石福鲜;吴木兰
胸主动脉瘤破裂,预后极差。积极救治可挽救生命。传统开胸行主动脉修补或置换人工血管,创伤风险大,死亡率高,易引起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安全度高,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我院在2000年底采用覆膜支架置放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均获成功。胸主动脉瘤破裂经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中护理非常重要,探讨和应用该疗法和护理特点,对保证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秀琴;邢彩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主—肺动脉窗型肺癌手术切除中的意义。方法:对35例有手术切除指征的主—肺动脉窗型肺癌患者进行了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其中8例肿块与主动脉弓粘连,13例肿块与左上肺动脉粘连,4例纵隔血管前间隙与左肺门均淋巴结肿大,15例左肺门淋巴结肿大,6例纵隔血管前间隙淋巴结肿大,35例主—肺动脉窗型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与术中、前、后相对照。结果:1例主—肺动脉窗型肺癌患者肿块侵犯肺动脉干无法切除,手术切除34例,符合率97%,其中左肺上叶前段局部切除23例,左肺上叶切除8例,左肺全切3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主—肺动脉窗型肺癌手术切除的诊断依据,为外科手术切除提供直观的立体信息,提高了手术切除肿瘤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强;曹增;李潇;张辉;张立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于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定义尚不明确,文献报道50~70岁不等,多数作者将≥60岁定为老年AML的界限,有关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60岁的急性白血病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加以总结讨论。……
作者:白雁;张继英;石玉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回顾性总结了近5年我院心脏手术转流后鱼精蛋白拮抗过程中,出现的程度不等的各种不良反应8例进行分析,并归纳如下。
作者:郝在军;韩云志;刘万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儿科1996~2000年共收治渗出性多形性红斑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其中学龄前儿童1例,学龄儿童4例。3例分别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咽炎。本组病例均以高热起病,体温高达39.5~40℃;其中1例水痘在高热同时伴皮疹,另外4例高热3~8d出皮疹,部分融合成片状,分布于全身。3例皮疹有明显疼痛感,2例出疹轻度瘙痒,5例皮疹消退时均为干燥结痂,脱落后留有色素沉着。5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脐带绕颈所致缺氧在分娩时的临床表现。方法:取1998年1月~2000年1月间分娩中选取孕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及分娩期无其它并发症有脐带绕颈192例。观察胎儿监护波形,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Apgar评分,死产,胎儿宫内死亡。结果:胎儿监护中可变减速波形多见,羊水污染发生率高,Apgar评分低,死胎、死产发生率高。结论:通过对脐带绕颈在分娩中可变减速波形的分析,探讨与缺氧程度的关系,更好地了解脐带绕颈在临产中的表现,能准确处理,同时也避免在分娩中不必要的对母婴均有危害的手术干预。
作者:韩小妹;吴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28岁。1年来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偶带血丝。伴低烧,乏力,消瘦,夜间盗汗。既往有结核病史。查体检查:体温37.6℃,消瘦面容,颈部淋巴结肿大,听诊心脏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RBC 3.7×10(12)/L,WBC 4.8×10g/L,其中N 68%,L 32%,ESR 70mm/h。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痰中未发现抗酸杆菌,痰癌细胞检查阴性。……
作者:郑鑫;杜亚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多见于小肠及结肠,发生于食道者就更为罕见。近日,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吞咽不适1年就诊,在外院曾诊为平滑肌瘤。于200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经上消化道气钡低……
作者:隋富勇;段呼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是直接显示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上的改变,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功能。因而,为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高血压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眼动脉彩色多普勒分析,旨在探讨高血压对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赵广明;狄美凤;杨春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加金纳多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在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时选用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口服,金纳多注射液7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点,15d为一疗程,间隔15d再重复使用,共观察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全血黏度变化,测定数值经SDA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血压,由177.85±12.05/89.21±6.52mlnHg降至147.67±10.75/82.67±6.01mmHg,平均下降30.18/6.54mmHg,P<0.001,有显著性差异;24h尿蛋白由728.93±31.93mg/24h降为524.11±21.40mg/24h,平均下降204.82mg/24h;(P<0.001)有显著性差异;血肌酐由153.23±23.57ptmol/L降为132.5±19.73ptmol/L,平均下降20.73μmol/L;血尿素氮(BUN)由8.3±1.15mmol/L降为7.41±0.93mmol/L,平均下降0.89mmol/L(P<0.001)有显著性差异。全血黏度由11.08±0.84mpa·s降为9.85±0.47mpa·s,平均下降1.23mpa·s(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沙坦加金纳多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减少肾脏ET—1、NO、TGF—β1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降低尿蛋白的排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病理性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多方面机制,延缓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高血黏度、心、脑血管痰病者效果更佳,且28例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高凤荣;赵萍;梅辛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从1990年5月~2001年3月共完成异体肾移植30例,术后1年成活率达9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受者的筛选及术前准备本组男性24例,女6例,年龄20~63岁。其中3例为2次肾移植,术前27例行血液透析,2例行腹膜透析,1例未透析,本组病人均经HLA配型,错配少于3点,PRA≤25%,病人好于手术前日行血透,大限度地保证在手术日患者体内水、电解质,……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常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但由于手术范围较大,且为了减轻呼吸循环抑制,麻醉平面常嫌不足,往往需加用一定量的辅助药完成手术。临床上我们常选用氟氛合剂或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与咪唑安定作为辅助药,均取得了一定的麻醉效果。为了选择佳药物配伍,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艾芳;于建设;吴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镇痛(PCIA)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n=42),未做术后镇痛。B组为PCIA组(n=42),PCIA持续给药72h并记录72h内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并每4h记录血压(BP)及心率(HR)。结果:B组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及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PCIA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患者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艾国;王建景;赵春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合内收肌后移、髂腰肌松解、胭绳肌腱近端松解或延长术治疗脑瘫之髋部畸形的疗效。方法:对8例(16髋)年龄6~14岁的双下肢型痉挛性瘫痪患者采取将内收长肌、内收短肌、股薄肌起点后移至坐骨结节,同时松解髂腰肌。胭绳肌近端松解或Ⅱ期再行胭绳肌腱近端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患者髋内收、内旋、屈曲挛缩畸形改善,伸膝住屈髋活动范围明显增加。该方法既保留了髋内收功能,增加了伸膝位屈髋活动范围,又改善了蹲伏姿势和剪刀步态。结论:该方法近期效果优于内收肌腱切除术和闭孔神经切断术,也优于单纯内收肌腱切断术。
作者:李华;吕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方便护士临床操作、减轻劳动力,我科于1996年6月自行研制了抽吸药液盘,经过6年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使用,实践证明,效果满意,符合护理操作的需求,现介绍如下。……
作者:伊娜;赵红;王艳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对经皮穿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3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30例肿瘤患者,其中15例为胃癌术后。10例为大肠结肠癌术后,5例为卵巢癌术后。让患者稍偏右侧平卧位,取左侧麦氏点,局部消毒,绷紧皮肤,用18~24号套管针,迅速垂直穿入腹腔内,然后拔出针芯,用注射器试抽,出现负压后,套管尾部套上输液管,将加热到42~45℃的化疗药液通过输液管,从小壶内看形成水柱状的滴速注入腹腔内,胶布固定套管针尾部,顺序将化疗药液注入完毕,拔除套管针,纱布覆盖。结果: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未发现1例有癌瘤复发和转移。骨髓抑制为Ⅰ°~Ⅲ°,消化道反应均为Ⅰ°~Ⅱ°,达到了减少复发、控制局部转移和种植以及缩小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结论:经皮穿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集腹腔内化疗和肿瘤热疗于一体的新疗法。既发挥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点,又无明显毒副作用增加的现象,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及探索疗效。
作者:杨永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或斑块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玉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75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IMT值,以颈总动脉后壁IMT平均值作为评定指标,并判定其有无脑动脉硬化及主动脉硬化。结果:颈动脉硬化(颈动脉IMT>1.0或有斑块)与主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利用B超这种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的检查测量的IMT值或班块是一个行之有效、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评定指标,尤其在Ⅱ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海霞;阎朝丽;刘爱菊;王岩;赵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冬眠心肌是一种慢性持续性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功能抑制,一但缺血解除,缺血心肌的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它是一种心肌的自身保护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国内外研究较多,本文就我院近3年、的5例病人简述如下。
作者:岳晓明;刘瑞;温玲兰;史百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病人女性,66岁。因右下腹疼痛2d,加重伴畏寒,发热6h人院。入院前2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胀痛,不向他处放射。6h前始疼痛加剧,并出现畏寒,发热。且感恶心,未呕吐。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白带增加,恶臭等。查体:T 38.8℃,R 22/min,P 86/min,BP 15.14/10.24kPa。急性面容,腹部平坦,腹肌稍紧张,右下腹偏下固定压痛,有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腰大肌征阴性,……
作者:肇毅;潘立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颈静脉球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重点讨论此瘤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方法:报道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及其各种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颇多;其表现各具特点,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层CT及MR表现颇具特征性,能为此瘤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颈静脉球瘤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价值和限度,应恰当选择,合理应用,可取得理想的诊断结果,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层CT及MR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应作为术前常规和必需的检查项目。
作者:王永平;张涛;沙力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