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鑫;杜亚文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接受终身抗凝治疗的特殊群体的鼻衄患者处理。方法:采用浸有凝血酶的敷料在出血部位局部压迫,配合全身药物治疗。结果:49例中44例迅速止血,48h拔除填塞物,无活动性出血,黏膜愈合好。有效率达89.71%。结论:此法临床应用,收到满意效果,且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应予推广。
作者:齐颖;王云丽;刘锐;莎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入院后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探讨cTnI定量分析与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度分层的意义。方法:103例ACS患者分别在入院、入院后12h、24h采血。采用美国德普公司(DPC)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固相双位点化学发光试剂(用IMMUL ITE系统)测定cTnI、CK—MB浓度,根据CK—MB和ECG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并分析cTnI、CK—MB与临床状况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QMI、NQMI和UAP患者血清cTnI分别为0.20±0.08ng/ml、32.84±23.23ng/ml、9.49±5.82ng/ml和1.16±0.77n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当cTnI、CK-MB分别取2ng/ml、8ng/ml时,CK—MB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cTnI。CK—MB未升高的60例UAP患者中有27名cTnI≥0.40ng/ml(45%),在CK—MB升高的13例NQMI患者中有11例cTnI高(84.62%)。103例ACS患者中,30d死亡4例(3.88%),其中70例血清cTnI≥0.40ng/ml的患者中死亡4例(5.7%),cTnI<0.40ng/ml组无1例死亡。CK—MB≥8ng/ml组43例中有2例死亡(4.65%),CK—MB<8ng/ml组60例中有2例死亡(3.33%)。随着血清中cTnI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亦增高,血清cTnI<0.4ng/ml无1例死亡,cTnI进行性增高死亡危险性增高可能与心肌坏死量增加有关。死亡4例均大于10ng/ml,cTnI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90.9%)。因此cTnI阴性者危险性低,有较好的预后。结论:血清肌钙蛋白Ⅰ定量测定可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冯玉宝;刘凡;李永玲;苏平;白雪垠;王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女性冠心病(CHD)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诊断率。方法:将临床诊断为CHD的30例女性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女性CHD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绞痛分型、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相符程度,以期降低女性冠心病的误诊率。结果:女性冠心病的临床误诊率较高,可达43.3%。结论: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一般较轻,冠状动脉造影所见与临床符合率较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率特异性不高。
作者:王丽琴;王慕红;杨华志;计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寻找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生化标志物。方法:对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S100B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结果:S100B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S100B蛋白已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新指标。
作者:韩晓芳;郭力军;方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颈静脉球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重点讨论此瘤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方法:报道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及其各种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颇多;其表现各具特点,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层CT及MR表现颇具特征性,能为此瘤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颈静脉球瘤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价值和限度,应恰当选择,合理应用,可取得理想的诊断结果,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层CT及MR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应作为术前常规和必需的检查项目。
作者:王永平;张涛;沙力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从2001年3~12月我科对100例湿疹、皮炎的患者,应用负离子冷喷、湿敷的方法,结合药物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100例。年龄13~50岁。男性38例,女性62例。均为门诊患者。急性湿疹25例,慢性湿疹17例,接触性皮炎32例,药物过敏性皮炎16例,脂溢性皮炎10例。临床表现急性湿疹开始皮疹增多,瘙痒剧烈。病因较为复杂,易于复发,严重者可……
作者:樊凤玲;薛翠芬;莎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合内收肌后移、髂腰肌松解、胭绳肌腱近端松解或延长术治疗脑瘫之髋部畸形的疗效。方法:对8例(16髋)年龄6~14岁的双下肢型痉挛性瘫痪患者采取将内收长肌、内收短肌、股薄肌起点后移至坐骨结节,同时松解髂腰肌。胭绳肌近端松解或Ⅱ期再行胭绳肌腱近端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患者髋内收、内旋、屈曲挛缩畸形改善,伸膝住屈髋活动范围明显增加。该方法既保留了髋内收功能,增加了伸膝位屈髋活动范围,又改善了蹲伏姿势和剪刀步态。结论:该方法近期效果优于内收肌腱切除术和闭孔神经切断术,也优于单纯内收肌腱切断术。
作者:李华;吕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冠脉供血的改善情况。方法:2000年9月~2001年11月对15例冠心病病人进行CABG手术,有陈旧心肌梗塞10例,高血压病史者4例,糖尿病史者2例,2支病变2例,3支病变13例,左室EF25%~79%。术前及术后第1d、第2d、第3d、第7d分别做12导心电图,测量QTd(QT离散度)。结果:全组无死亡,搭桥支数共58支,平均3.8±0.9支,其中动脉桥12支,阻断时间平均87.66±39.49min,转机时间平均134±52.44min,术后早期QTd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1月~1年无心绞痛发作,活动量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术后监测QTd可作为搭桥术后血管通畅率的指标。
作者:王亮;尉廷汉;王震玺;杜国良;王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病人防治疾病的意识,使其在住院期间配合治疗,出院后大限度地进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本文分析了240例内科老年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研究相关的护理措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苏平秀;曹艳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我科于1999~2001年对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性59例,女性9例,年龄65~82岁,平均68.0岁。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其中有吸烟史55例。行食管胃吻合术49例,食管结肠吻合术13例,食管空肠吻合术6例。术前合并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13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
作者:纪莲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护士在整个急诊过程中扮演与病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的重要角色。因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达到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清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子宫疾病的价值。方法:应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宫腔检查镜对158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术后定位活检。结果:158例中检出134例异常,检查结果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1.13%。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全面观察到子宫内膜和宫腔内表面情况,适用于诊断宫内病变,具有特异性高的优点。被誉为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作者:于彩琴;王维琴;刘艳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多抗甲素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效果,我们对3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多见于小肠及结肠,发生于食道者就更为罕见。近日,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吞咽不适1年就诊,在外院曾诊为平滑肌瘤。于200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经上消化道气钡低……
作者:隋富勇;段呼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前测定人发中钙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居多,极普法尚未见报道。但前法仪器昂贵,大多数基层还不具备条件,为了能广泛开展发钙的检测,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作了发钙测定的实验探讨,并对温度影响提出了改进,拟定出发钙的示波极谱测定。……
作者:徐效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在麻醉前、麻醉后3h、6h,联合检测cTnI。CK—MB和Mb。结果:cTnI的浓度在3次检测中均在正常范围;而CK—MB、Mb的浓度麻醉后3h、6h均超过了正常范围,与麻醉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麻醉与围手术期,cTnI诊断心肌损伤更准确、更具有特异性、更有助于避免CK—MB、Mb的假阳性。
作者:任志坚;马谭源;刘春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或斑块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玉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75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IMT值,以颈总动脉后壁IMT平均值作为评定指标,并判定其有无脑动脉硬化及主动脉硬化。结果:颈动脉硬化(颈动脉IMT>1.0或有斑块)与主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利用B超这种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的检查测量的IMT值或班块是一个行之有效、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评定指标,尤其在Ⅱ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海霞;阎朝丽;刘爱菊;王岩;赵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方便护士临床操作、减轻劳动力,我科于1996年6月自行研制了抽吸药液盘,经过6年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使用,实践证明,效果满意,符合护理操作的需求,现介绍如下。……
作者:伊娜;赵红;王艳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药物逆转治疗的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文献,对LVH发病机制及逆转药物进行分析。结果:降压、抗重塑治疗可以逆转LVH。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被证实为目前有效的逆转LVH药物。
作者:马国敏;滕问月;杨军强;焦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后地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水氟、尿氟测定均为电极法,氟斑牙诊断为Dean's法。结果:该村自1985年改饮低氟水,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6.05mg/L降至改水后的0.48mg/L,改水后未出现新的氟骨症患者。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改水后7~15年间氟斑牙病率均已稳定,表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达到稳定控制状态。结论: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