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萍
目的:观察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瘤腔内血栓形成和瘤口内皮细胞生长封闭瘤口情况。方法:本实验用静脉袋移植法制作兔分叉型动脉瘤模型,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GDC)进行栓塞,然后在电镜下分别观察24h、3日、3月后标本。结果:24h组标本在栓塞达到次全栓塞时瘤腔内即有血栓形成,3日组标本显示腔内血凝块发生机化,3月组标本显示完全栓塞的动脉瘤口有完整的内皮细胞膜,而次全栓塞的动脉瘤口只有部分内皮细胞膜。结论: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时致密栓塞动脉瘤对于诱发形成横过瘤口的完整内皮细胞膜,防止动脉瘤复发十分重要。
作者:康伟民;焦德让;范一木;闫世鑫;劲松;只达石;王石;陈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例1:女,37岁。以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3年近日加重入院,呈持续性胀痛,并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低烧、尿色深,近3d为陶土样便。查体: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有压痛,无包块。彩超示:胆囊内直径1.9cm强回声团,伴声影。结论:胆囊结石。化验:尿胆红素34μmol/L,尿胆元17μmol/L,总胆红素56.3/L,直接胆红素22.6μmol/L,GPT 225u,考虑为胆结石,梗黄待查,手术证实为胆结石,胆囊三角区有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行胆囊及淋巴结切除。胆道镜检胆道通畅,放T型引流管,术后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无异常。……
作者:姚丕琦;李幼军;韩志忠;王长清;贺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药物逆转治疗的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文献,对LVH发病机制及逆转药物进行分析。结果:降压、抗重塑治疗可以逆转LVH。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被证实为目前有效的逆转LVH药物。
作者:马国敏;滕问月;杨军强;焦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例1,男,6岁。颜面浮肿7d,尿少5d入院。多次抽搐,反复鼻衄、呕血,血压17.3~28/10.7~14.7kPa,尿蛋白卅,RBC满视野。Hb 85g/L。RBC 3.11×10(12)/L,血小板220×109/L,BUN 32.8~38.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5.9mmol/L,血钾6.3mmol/L,血钠130mmol/L,血氯94mmol/L,血钙2.1mmol/L,血磷2.5mmol/L,血镁1.6mmDl/L,血肌酐265μmol/L,血胆固醇4.7mmol/L,血沉8mm/1h,ASO 400U。B超双肾肿大。……
作者:牛国剑;张姝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回顾性总结了近5年我院心脏手术转流后鱼精蛋白拮抗过程中,出现的程度不等的各种不良反应8例进行分析,并归纳如下。
作者:郝在军;韩云志;刘万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对经皮穿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3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30例肿瘤患者,其中15例为胃癌术后。10例为大肠结肠癌术后,5例为卵巢癌术后。让患者稍偏右侧平卧位,取左侧麦氏点,局部消毒,绷紧皮肤,用18~24号套管针,迅速垂直穿入腹腔内,然后拔出针芯,用注射器试抽,出现负压后,套管尾部套上输液管,将加热到42~45℃的化疗药液通过输液管,从小壶内看形成水柱状的滴速注入腹腔内,胶布固定套管针尾部,顺序将化疗药液注入完毕,拔除套管针,纱布覆盖。结果: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未发现1例有癌瘤复发和转移。骨髓抑制为Ⅰ°~Ⅲ°,消化道反应均为Ⅰ°~Ⅱ°,达到了减少复发、控制局部转移和种植以及缩小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结论:经皮穿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集腹腔内化疗和肿瘤热疗于一体的新疗法。既发挥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点,又无明显毒副作用增加的现象,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及探索疗效。
作者:杨永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脐带绕颈所致缺氧在分娩时的临床表现。方法:取1998年1月~2000年1月间分娩中选取孕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及分娩期无其它并发症有脐带绕颈192例。观察胎儿监护波形,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Apgar评分,死产,胎儿宫内死亡。结果:胎儿监护中可变减速波形多见,羊水污染发生率高,Apgar评分低,死胎、死产发生率高。结论:通过对脐带绕颈在分娩中可变减速波形的分析,探讨与缺氧程度的关系,更好地了解脐带绕颈在临产中的表现,能准确处理,同时也避免在分娩中不必要的对母婴均有危害的手术干预。
作者:韩小妹;吴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后地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水氟、尿氟测定均为电极法,氟斑牙诊断为Dean's法。结果:该村自1985年改饮低氟水,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6.05mg/L降至改水后的0.48mg/L,改水后未出现新的氟骨症患者。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改水后7~15年间氟斑牙病率均已稳定,表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达到稳定控制状态。结论: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从1990年5月~2001年3月共完成异体肾移植30例,术后1年成活率达9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受者的筛选及术前准备本组男性24例,女6例,年龄20~63岁。其中3例为2次肾移植,术前27例行血液透析,2例行腹膜透析,1例未透析,本组病人均经HLA配型,错配少于3点,PRA≤25%,病人好于手术前日行血透,大限度地保证在手术日患者体内水、电解质,……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冬眠心肌是一种慢性持续性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功能抑制,一但缺血解除,缺血心肌的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它是一种心肌的自身保护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国内外研究较多,本文就我院近3年、的5例病人简述如下。
作者:岳晓明;刘瑞;温玲兰;史百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腹部外伤后大血管损伤15例诊治经验。结果:本组痊愈10例、死亡5例,死亡率33%。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毛素珍;伊锁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胸主动脉瘤破裂,预后极差。积极救治可挽救生命。传统开胸行主动脉修补或置换人工血管,创伤风险大,死亡率高,易引起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安全度高,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我院在2000年底采用覆膜支架置放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均获成功。胸主动脉瘤破裂经腔内覆膜支架置放术中护理非常重要,探讨和应用该疗法和护理特点,对保证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秀琴;邢彩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镇痛(PCIA)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n=42),未做术后镇痛。B组为PCIA组(n=42),PCIA持续给药72h并记录72h内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并每4h记录血压(BP)及心率(HR)。结果:B组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及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PCIA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患者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艾国;王建景;赵春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总结了自1998年以来经CT证实的5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资料,探讨其与围产因素之间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李娜;郝在军;李美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30岁。自幼右侧睾丸较对侧大,近1年渐增大,伴下坠,不适感。近3d持续性疼痛,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曾以慢性睾丸炎治疗无效,发病后无消瘦,正常劳动。后来我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右侧阴囊明显下垂、增大,睾丸大小约10cm×8cm×5cm,质地不均匀,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明显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双侧腹股沟淋……
作者:海金;陈天荣;何智勇;尹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方便护士临床操作、减轻劳动力,我科于1996年6月自行研制了抽吸药液盘,经过6年全院各科护理单元的使用,实践证明,效果满意,符合护理操作的需求,现介绍如下。……
作者:伊娜;赵红;王艳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于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定义尚不明确,文献报道50~70岁不等,多数作者将≥60岁定为老年AML的界限,有关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60岁的急性白血病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加以总结讨论。……
作者:白雁;张继英;石玉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病人女性,66岁。因右下腹疼痛2d,加重伴畏寒,发热6h人院。入院前2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胀痛,不向他处放射。6h前始疼痛加剧,并出现畏寒,发热。且感恶心,未呕吐。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白带增加,恶臭等。查体:T 38.8℃,R 22/min,P 86/min,BP 15.14/10.24kPa。急性面容,腹部平坦,腹肌稍紧张,右下腹偏下固定压痛,有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腰大肌征阴性,……
作者:肇毅;潘立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不断蔓延,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我科从1999年12月~2001年12月共发现和治疗早期梅毒165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莎娜;薛翠芬;樊凤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ALRI)与血液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为ALRI患儿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50例ALRI患儿(单纯ALRI30例,合并呼吸系统以外器官受累ALRI20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2-/NO3-值代表NO水平,并观察其急性期、恢复期的动态变化。设68例为对照组。结果:急性期ALRI患儿血浆NO水平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合并呼吸系统以外器官受累的ALRI患儿组高于单纯ALRI组,恢复期观察Ⅰ、Ⅱ组血浆NO水平均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ALRI患儿血浆中NO合成增多,而且随感染受累的器官增多,NO水平也相应增高。
作者:贾春梅;刘淑媛;王冬梅;赵英俊;沈丽萍;冯文哲;辛亚男;楚文英;胡春梅;云智慧;王俊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