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100B蛋白检测及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韩晓芳;郭力军;方根

关键词:S100B蛋白, 脑血管疾病, 标志物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生化标志物。方法:对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S100B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结果:S100B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S100B蛋白已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新指标。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人自控镇痛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镇痛(PCIA)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n=42),未做术后镇痛。B组为PCIA组(n=42),PCIA持续给药72h并记录72h内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并每4h记录血压(BP)及心率(HR)。结果:B组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及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PCIA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患者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艾国;王建景;赵春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从一患儿粪便中同时分离出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我院从一患儿粪便中同时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2a志贺氏菌。报告如下。病历患儿男,1岁。2000年7月因出现发热、腹泻入我院。体温39℃,便为稀水样,外观有黏液,呈黑绿色,其母亲述有不洁饮食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1.9×109/L,N 0.55,L 0.45;便常规WBC 10~15/HP,脓细胞10~15/HP;便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2a志贺氏菌生长。根……

    作者:刘超梅;郭丽霞;郜二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前纵隔巨大胸腺脂肪瘤一例

    脂肪瘤是良性间胚叶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大多位于体表皮下脂肪组织,位于深部的脂肪瘤少见。本例发生于胸腺且体积巨大,实属罕见。……

    作者:王俊梅;娜仁图娅;韩敬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现状与展望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LE),降低围产期死亡率、致残率及在预防和减少远期后遗症中的重要意义。方法: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脑水肿、脑细胞缺氧缺血的处理,巴比妥类药、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的使用,使缺氧缺血性脑病得到早期治疗,脑细胞功能早期改善。结果:苯巴比妥是氧自由基的抑制剂和清除剂。镁是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使脑细胞及神经细胞损伤减少,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得到健康成长。

    作者:包美荣;孟知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高血压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是直接显示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上的改变,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功能。因而,为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高血压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眼动脉彩色多普勒分析,旨在探讨高血压对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赵广明;狄美凤;杨春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栓塞后动脉瘤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瘤腔内血栓形成和瘤口内皮细胞生长封闭瘤口情况。方法:本实验用静脉袋移植法制作兔分叉型动脉瘤模型,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GDC)进行栓塞,然后在电镜下分别观察24h、3日、3月后标本。结果:24h组标本在栓塞达到次全栓塞时瘤腔内即有血栓形成,3日组标本显示腔内血凝块发生机化,3月组标本显示完全栓塞的动脉瘤口有完整的内皮细胞膜,而次全栓塞的动脉瘤口只有部分内皮细胞膜。结论: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时致密栓塞动脉瘤对于诱发形成横过瘤口的完整内皮细胞膜,防止动脉瘤复发十分重要。

    作者:康伟民;焦德让;范一木;闫世鑫;劲松;只达石;王石;陈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心梗合并症较多。心力衰竭可在起病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明显下降或不协调所致,我科自2000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梗病人69例,合并心衰者3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良式双J管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降低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肾移植术常规置放改良双J管的利弊。方法:根据临床需要,我们设定改良式J管的长度、型号、双尾尺寸,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①将普通长度双J管缩短至12cm,使两端猪尾变小;②行输尿管膀胱吻合前置放双J管;③膀胱内攀侧孔缝一道4号丝线长约20cm横行结扎;④术后早期拔出尿管,待丝线头排出后,沿尿道方向牵引丝线拔出该管。将1997年12月~2002年1月25例肾移植分A、B两组:A组为对照,放置外引流支架管,B组放置内引流改良双J管。从拔出时间,拔管前后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拔出尿管时间无区别,但拔引流管时间、拔输尿管支架管时间,B组明显较A组时间短;尿常规检查:拔出支架管前,红血球、白血球A组少于B组,但拔支架后,两组接近,尿培养A、B两组均为阴性。结论:①常规应用改良式双J管内引流效果优于支架管外引流组;②改良式双J管长度缩短避免了异体输尿管因保留过长而导致术后扭曲、狭窄及积水;③膀胱黏膜仅做一小切口留作吻合,防止了尿瘘的发生;④膀胱内攀缩短减少了膀胱黏膜刺激征和血尿的发生率;⑤膀胱内线尾经尿道排出后牵引丝线拔支架管,省去用膀胱镜拔管造成的痛苦;⑥手术后早期拔肾周引流管,减少了伤口感染的机会。

    作者:罗功唐;刘致中;李建新;黄学宏;齐军;梁国力;岳长久;班彩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对影响老年病人健康教育的分析

    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病人防治疾病的意识,使其在住院期间配合治疗,出院后大限度地进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本文分析了240例内科老年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研究相关的护理措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苏平秀;曹艳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青年睾丸成熟型恶性畸胎瘤一例

    患者,男,30岁。自幼右侧睾丸较对侧大,近1年渐增大,伴下坠,不适感。近3d持续性疼痛,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曾以慢性睾丸炎治疗无效,发病后无消瘦,正常劳动。后来我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右侧阴囊明显下垂、增大,睾丸大小约10cm×8cm×5cm,质地不均匀,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明显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双侧腹股沟淋……

    作者:海金;陈天荣;何智勇;尹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进展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药物逆转治疗的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文献,对LVH发病机制及逆转药物进行分析。结果:降压、抗重塑治疗可以逆转LVH。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被证实为目前有效的逆转LVH药物。

    作者:马国敏;滕问月;杨军强;焦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A-50血凝仪应用试剂的探讨

    血凝仪在血栓与止血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所用试剂对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就关系到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我们用国产试剂在CA-50血凝仪上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发现对患有严重肝脏疾病和口服抗凝药后病人的血浆经常发生不凝固现象,再用进口试剂测定,就很少出现不凝固现象。……

    作者:吴远良;余水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氯沙坦与金纳多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沙坦加金纳多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在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时选用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口服,金纳多注射液7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点,15d为一疗程,间隔15d再重复使用,共观察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全血黏度变化,测定数值经SDA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血压,由177.85±12.05/89.21±6.52mlnHg降至147.67±10.75/82.67±6.01mmHg,平均下降30.18/6.54mmHg,P<0.001,有显著性差异;24h尿蛋白由728.93±31.93mg/24h降为524.11±21.40mg/24h,平均下降204.82mg/24h;(P<0.001)有显著性差异;血肌酐由153.23±23.57ptmol/L降为132.5±19.73ptmol/L,平均下降20.73μmol/L;血尿素氮(BUN)由8.3±1.15mmol/L降为7.41±0.93mmol/L,平均下降0.89mmol/L(P<0.001)有显著性差异。全血黏度由11.08±0.84mpa·s降为9.85±0.47mpa·s,平均下降1.23mpa·s(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沙坦加金纳多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减少肾脏ET—1、NO、TGF—β1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降低尿蛋白的排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病理性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多方面机制,延缓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高血黏度、心、脑血管痰病者效果更佳,且28例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高凤荣;赵萍;梅辛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阿司咪唑敏感型室性心律失常一例

    患者女性,25岁,因患慢性荨麻疹,首次口服治疗量阿司咪唑片10mg,服药后约2h感到心悸、胸闷、气短。于2000年9月5日来本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查体:T 36.3℃,R18次/min,BP 15/9 kPa,一般状况良好,口唇无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率105次/min,心律不齐,无心杂音,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0.36s,频发型室性早搏。因病人首次服药后2h发生,初诊与阿司咪唑有关。……

    作者:叶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多抗甲素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报告

    为了解多抗甲素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效果,我们对3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腹部外伤后大血管损伤15例诊治经验。结果:本组痊愈10例、死亡5例,死亡率33%。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毛素珍;伊锁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15例58支体会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冠脉供血的改善情况。方法:2000年9月~2001年11月对15例冠心病病人进行CABG手术,有陈旧心肌梗塞10例,高血压病史者4例,糖尿病史者2例,2支病变2例,3支病变13例,左室EF25%~79%。术前及术后第1d、第2d、第3d、第7d分别做12导心电图,测量QTd(QT离散度)。结果:全组无死亡,搭桥支数共58支,平均3.8±0.9支,其中动脉桥12支,阻断时间平均87.66±39.49min,转机时间平均134±52.44min,术后早期QTd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1月~1年无心绞痛发作,活动量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术后监测QTd可作为搭桥术后血管通畅率的指标。

    作者:王亮;尉廷汉;王震玺;杜国良;王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可引起四肢不全瘫。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方式,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0年5月~2001年5月进行32例手术,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臧亚华;马爱爱;闫美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诊护士的素质与心理护理

    护士在整个急诊过程中扮演与病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的重要角色。因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达到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清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肾母细胞瘤诊疗一例

    病历女性患儿,5岁。主诉左上腹部膨隆,伴疼痛2周,以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2周前因患左上腹部不适,家人发现患儿左上腹部膨隆,并且双侧躯干不对称,且腹部逐渐增大,伴乏力、纳差,无肉眼血尿及尿路刺激征。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正常,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未见异常,心肺检查正常,腹软,左上腹部巨大肿物,表面无红肿,触及呈实质性肿物,触痛(+),无囊性感及……

    作者:周少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