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沈小娟

关键词:全面流程管理, 急诊护理,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医院急诊科应用全面流程管理前后的急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患者急诊登记时间、留院观察登记时间、患者服务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应用全面流程管理,能够缩短患者急诊所需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门诊临床带教心得

    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理论教学,门诊带教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针灸科的特色,从病例分析、基本操作、医患沟通等方面进行论述,来探讨作者在带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作者:马雪燕;钟正;黄泳;靳勇;曲姗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管理理念进行转变,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制定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对护士行为过失进行控制,让急救应急能力提高.结果:在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产科并发症,有效提高产妇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论:加强风险管理,能让产科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增强,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防范,让医疗纠纷事件有效减少,终让产科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陈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骨科新入科护士存在问题与培训对策

    目的:针对新入科护士存在问题,探讨有效地培训方式,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制定培训目标,专人带教,事先告知测评方法、独立上岗准入条件,对11名新入科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11名新入科护士中10名新护士独立上岗.结论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确保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作者:赵美剑;赵环;蔡玲玲;应翠丽;江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SWOT分析的浦东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研究

    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作为我国医学科学特色的中医药为养生旅游注入了新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文章采用SWOT方法对浦东新区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浦东新区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从而为科学制定浦东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华章;孙晓明;郁东海;娄继权;张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士行为对产妇母乳喂养行动的影响与建议

    目的:分析护士行为对产妇母乳喂养行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医院产科接收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行整体护理,对照组产妇行功能制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两组产妇的护士行为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产后42 d,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率为86.67%、95.00%,分别高于对照组产妇的65.00%、8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服务态度、母乳喂养操作方、语言沟通技巧、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上,两组产妇的护士行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理护理、产妇交谈、母乳喂养宣教、产后回访上,观察组产妇的护士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护士(P<0.05).结论:护士的心理护理、产妇交谈、母乳喂养宣教、产后回访等行为,会影响到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加强护士行为的管理,可落实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

    作者:史颖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58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9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医院骨科临床常用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构建和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竺芸;夏晶晶;陈华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甘肃基层居民中医药服务认可度的调查研究——以武威市为例

    目的:揭示影响甘肃基层居民中医药服务认可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基层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受年龄、教育程度、性别和病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基层中医药发展滞后现象非常严重.结论:只有加快基层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规范中药价格、改善地方医保报销政策、加大中医药报销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加快基层中医药发展进度,提高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徐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提高基层医院临床超声诊断水平的思考

    目的:对提高基层医院临床超声诊断水平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展开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计生指导站等基层医院及医护人员进行超声诊断水平的调查和研究,比如是否配备有和增加了相应的超声设备,专业的超声诊断人员医院是否配备,超声诊断人员的素质等问题.通过调查和研究,提高基层医院临床超声诊断水平.结果:调查表明,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具备充足的与理论相结合的临床实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才能切实提高基层医院临床超声诊断水平.结论:基层医院的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是提高基层医院临床超声诊断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陆娟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药品种保护与专利保护的冲突与对策

    中药品种保护和专利保护是我国并行的对中医药研究成果的保护方法,其意义都是保证中药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实践中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文章分别对中药品种保护和专利保护进行概述,分析两者之间的冲突,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刘梅;王瑞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期间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进行血液净化的6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措施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6.67%(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不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儿科医生对儿童哮喘认知的现状与建议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儿童哮喘诊治与认知情况,为加强基层儿科医师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某地区10家医院的儿科医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哮喘病防治知识培训情况,以及对儿童哮喘检查、转归、吸入疗法和疗程等的认知情况.结果:共调查120人,65.83%的人接受或参加过培训;认为儿童哮喘需检查肺功能和过敏原者分别为92人和102人;诊断儿童哮喘后(除急诊或重症外)会选用多的药物依次为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分别占95.83%、67.50%和58.33%;58.22%的医师认为要掌握吸入疗法.结论:现阶段基层医院的儿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认知程度远未达到客观标准,应进一步强调专业培训,搞好儿童哮喘防治工作.

    作者:童江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评估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风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发生职业感染.方法: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作者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访谈和观察,了解口腔科专科特点,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途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欠缺和防护水平较低,应重视职业防护培训,全面提高诊疗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能力.结论:采取改进口腔科环境布局、健全防护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备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与监督考核等系列干预措施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即采取改进措施后一周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0例,而改进前一周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6例,六步洗手的正确性从56%提升至100%,依从性从45%提升至82%,有效降低了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了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作者:应方方;同俏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从护患关系着手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目的:从护患关系入手探讨护患关系对于提高骨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者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强化护患关系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较入院时均有改善,但观察者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护患关系着手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患者的满意认可,提高了骨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朱艳丽;陈华苹;夏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规范化康复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康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和生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行规范化康复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和生活能力.

    作者:袁晓丽;翁媛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五脏相音技术的女性护士五音分布调查研究

    目的:对三级甲等中医院女护士进行中医五脏相音的调查分析,了解女护士五音分布情况.方法:选择300名三级甲等中医院女护士,使用知己闻音辨识评估仪,分析其脏腑经络功能状况,观察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女护士的五音分布差异.结果:发角音多,内外科组护士五音分布有一定差异(P<0.05).年轻组中羽音较多(P<0.05),年长组较年轻组角音多(P<0.05).结论:女护士五音分布中多的是发角音,且随年龄增长发角音的人增多,其次为徵音、羽音、商音,少为宫音.

    作者:李嫣;晏程远;程卫珍;陈家俊;段瑞娟;胡浩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嘉兴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

    作者从嘉兴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谈起,“嘉兴中医院”微信公众号应用、诊间结算“零排队”就诊流程、“一条龙”自助服务,解决看病繁,特别是缓解“三长两短”(挂号、候诊、拿药时间长,看病、检查时间短)的问题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居民的就医体验,提高居民就医满意度.

    作者:戈家英;费琴仙;宋建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探讨

    目的:探讨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价值.方法:在医院选取在2016年1~6月期间,进行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收药师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药师进行药学服务,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医院患者投诉率,并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切实改善医疗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医护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朱欢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眼科会诊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眼科会诊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始以“提高眼科会诊工作质量”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程序进行现场调研,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品管工具,进行问题解析与临床真因验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并落实.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会诊患者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4.80%提升至改善后的96.10%,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活动后圈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综合素质评分均较活动前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优化了眼科会诊工作流程,提高了圈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圈员的综合素质,对工作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者:郭丽丽;马瑶;王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肠扭转、肠梗阻伴肠坏死的ICD-10编码探讨

    目的:探索更多满足DRGs正确上报的途径.方法:ICD-10编码是病案管理工作中一项较难掌握的技能,文章展现了按照国际疾病分类主要诊断编码选择原则和临床对疾病的认识来判断主要诊断的选择,以及确定主导词从而正确查找合理编码.结果:编码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和编码员之间的讨论,以及编码员的工作态度和院领导对编码工作的重视决定了编码的正确率.结论:编码员阅读病历、熟练掌握ICD-10编码原则、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沟通能力是保证编码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骞;侯春超;盛春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运用综合指数法统计分析和评价医院综合效益

    目的:运用综合指数法统计分析和评价医院的综合效益.方法:将医院2012~2016年期间的人力情况、医疗服务数量、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应数据进行指数化,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2012~2016年综合指数逐年提高,符合医院发展规划.结论:通过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措施,可为患者提供“廉”“捷”“便”的医疗服务.

    作者:秦舒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