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功能分类及止血机制新探讨

丁国良;徐群;朱琳;赵林园;张珊珊;薄玉芳

关键词:血小板, 功能分类, 止血机制, 冰冻, 个性化, 因子释放类, 血块收缩类,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分类及临床应用,并试图探讨血细胞冰冻的个体化.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MSO)作为保护剂加入血小板中,在-80℃条件下进行冰冻,观察冰冻前后凝血及收缩块形成过程,检测冰冻前后及不同离心条件下血小板的计数、血浆中血小板第3因子(PF3)、血小板第4因子(PF)、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P选择素(CD62P)对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血块收缩功能的影响.对质控条件合格的冰冻血小板单独或合并新鲜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小板阻断后血液不凝集;血浆纤维蛋白收缩块形成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步血浆凝集,需要5~15 min;第二步纤维蛋白收缩块形成,约在2h内完.血浆中PF3、PF4及CD62P对血小板的功能有促进凝集和抑制收缩两方面的影响.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搭配应用与单独的新鲜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有明显差异;2%与5%的DMSO冻存血小板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血小板可进行功能分类,即因子释放类和血块收缩类;止血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血浆凝集阶段第二步为血栓形成阶段,两类血小板分别参与不同的止血阶段,经典的止血机理值得商榷;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搭配应用效果较好;可用低浓度2%的DMSO做进行冻存.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球蛋白血症患者输血后刺激血型抗体升高1例

    由低蛋白血症引起B型患者血型抗A减弱的病例临床屡见不鲜,以往文献认为:此类血型抗体减弱可能为一过性,这与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分解和消耗有关[1].只需改善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以后,血型抗体效价就能逐渐恢复到正常[2].本文此病例在低蛋白血症尚未纠正的情况下,通过输注异体血液制品刺激后,患者血型抗体效价升高至检测阈值之上,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2010-2011年临床用血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2010-2011年我院临床用血情况的动态变化,探讨医院用血特点和存在问题.方法:收集我院2年血库统计资料,统计分析.结果:2年来共输血3 826人次,输血14 594.5U,用血多的是ICU、烧伤、脑外、普外等科室,主要成分是血浆和红细胞.结论:用血总量显著增加.全部实施成分用血,自体输血严重不足.要加强自体输血工作的引导和管理.约束医生严格按要求使用血浆.

    作者:丁嫦娥;王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2010-2011年革兰阴性杆菌临床株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2010-2011年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 CLSL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操作与评价.结果:2010-2011年我院临床共分离出732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5.6%和37.9%.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7%;肠杆菌属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也较低,为22.1%;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环丙沙星耐药率<25%;变形杆菌属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2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4%,而革兰阴性杆菌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表现较高.结论:我院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较为严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遏制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作者:张才仕;赵甲;秦声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脱落细胞检验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身体内脱落细胞的检验来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验证脱落细胞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痰液和胸腹水制作玻片,用瑞特姬母萨染色,显微镜下检查玻片中有无异型性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结果:在研究的3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标本中,在研究的3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标本中,其中浆膜转移癌患者共19例,表现为阳性者有14例,阳性率为73.68%.原发性肺癌患者共15例,表现为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73.33%.结论:脱落细胞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销售策略对机采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的启示

    成分输血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单采成分血是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偿献血形式,是无偿献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采血小板因其纯度高、疗效好、作用快是临床各科室常用的机采成分血液.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机采成分血需求明显增加.山东省血液中心承担了济南市区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机采成分血供应,中心成分血采集份数由2006年的4 728份增长到2011年的10 107份,其中机采血小板采集份数由2006年的4 473份增长到2011年的10 106份,增幅达126%.

    作者:于媛;朱永宝;梁文华;王淑荣;周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Rh系统抗体检出率与妊娠次数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妊娠次数与Rh系统抗体的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妊娠次数的妇女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Rh系统的抗体检出率分别为:初次妊娠0.09%;2次0.28%;3次1.63%;4次3.96%;5次及以上6.86%.结论:Rh系统的抗体检出率随妊娠次数的增长而增长.

    作者:张青梅;周金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混合有温自身抗体和Jka抗体1例

    一般情况下Kidd抗体较难被检测到,即使能够被检测到其反应也很弱.由于Kidd抗体可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必须重视检测Kidd抗体的重要性[1].近日我们在常规工作中遇到1例既含有自身温抗体又有Jka抗体的标本,具有较好的分析价值,故我们对该标本的检测进行分析与讨论.

    作者:郑凌;刘衍春;刘毅;吴敏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7-2010年南京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为加强血液质量控制,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我们分析了南京地区献血者血液梅毒检测情况,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07-2010年本市294 252人次无偿献血者样本梅毒检测的记录资料.1.2 仪器与试剂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厦门新创,华大吉比爱),所有试剂均批批检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作者:柯苑;张立波;马贵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调查山区基层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别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病原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药敏结果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新规则评价;采用WHONET 5.5版本统计分析数据.结果:COPD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0%),所有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达41.9%,产ESBL细菌检出率达44.4%,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达13.3%、20.0%.结论:我院COP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控制.

    作者:常勇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输血后产生IgG抗-Lea抗体1例

    患者,女,53岁,子宫肌瘤出血手术后1个月,因中度贫血于2011年3月9日入我院血液内科,输血前检查:A型,Rh(D)阳性;Hb 64 g/L,RBC3.01×1012/L,WBC 4.5×109/L,PLT 93×109/L;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孕2产2;无输血史,元新生儿溶血史.10日申请输注A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3U,献血者1和献血者2各1.5U与患者血样交叉相合,输注后无不良反应.3月15日再次申请输注悬浮红细胞3U,输血前再次进行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患者血样与A型Rh(D)阳性献血者3和献血者4血样进行交叉配血,与献血者4血样在盐水介质中不凝集,在凝聚胺介质及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中主侧凝集,重新与A型Rh(D)阳性献血者5血样交叉配血,在盐水与凝聚胺介质中交叉均不凝集,于是选用相合的献血者3和献血者5悬浮红细胞各1.5U输注患者无不良反应.

    作者:廖明凤;刘道伟;邓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洛阳地区献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分布情况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确认阳性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方法:调查2005-2011年无偿献血HIV确认阳性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住址和感染方式.结果:共检测本市无偿献血者标本378 414人份,HIV确认阳性21份,确认阳性率为5.6/10万.21名确认阳性者人群特点是以本地长住,男性,21~40岁,农民和工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结论:随着献血人群和献血目的的复杂化,采供血机构可通过招募、征询、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等措施降低HIV经血传播的风险.

    作者:肖鲲;李建华;吴文静;吕运来;陈善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金华市9930例住院患者ABO与Rh血型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金华市9 930例住院患者ABO与Rh血型分布情况,为制定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计划提供信息.方法:对所有患者的ABO、Rh血型进行盐水试管法检测,同时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分析并进行Hardy-Weirberg吻合度检验.结果:A、B、O、AB 血型分布情况分别为3 082(31.04%),2 572(25.90%),3 438(34.62%),838(8.44%);Rh阴性血型为58(0.58%);样本符合Hardy-Weirberg平衡.结论:了解患者ABO与Rh血型分布的特征,对保证临床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徐凤娟;叶宏辉;金佩;金淑蓉;唐若腾;赵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浆置换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血浆置换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血细胞分离机,对9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对比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IgM、ESR、Hb及血浆黏度的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观察高黏滞血症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结果: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经过3~5次1个疗程的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口腔黏膜出血、鼻出血等高黏滞血症症状明显改善,血液IgM浓度均下降50%以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对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卢媛;高明;王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废旧抗筛卡的巧妙利用

    笔者所在医院因平时工作量较大,平均一天要对60多个新标本进行血型及抗体筛查检测.因血型及抗体筛查实验应用微柱凝胶法,所消耗的成本较大,每次经过检测后,有98%以上的抗体筛查呈阴性反应,所用抗筛卡次日都处理掉,总感觉有些惋惜.因为要对抗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以及对需输血的标本进行血型复检,故考虑着手试验把用过的、呈阴性反应的抗筛卡回收起来,经过配对挑选,利用其微柱凝胶法作为载体,进行简单的处理后,作为复检ABO血型及抗筛阳性标本之用.为确定此种复检卡的使用原则,做测定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楚中华;马现军;李德鲁;高海燕;孔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储存式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输血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两组择期手术的肝癌患者,术中分别输注自体血和异体血400 ml,比较术前、术后1、3d的RBC、Hb、HCT、STB、UCB、K.结果:2组患者术后1d各项检测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d试验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血输血患者较异体输血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红细胞破坏少.

    作者:曹奎杰;周金安;占少华;李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鼠FⅦ EGF1区与乙肝病毒包膜S区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EGF1以及PQE30-7L,诱导表达融合大鼠凝血因子ⅦEGF1蛋白及融合蛋白7L.结果:从已构建的pPIC9K-7L质粒中扩增出目的片段EGF1和7L,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其与PQE30连接,构建PQE30-EGF1和PQE30-7L两个重组质粒,并分别转化到BL21菌株中.用IPTG诱导表达EGF1蛋白和7L融合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方法Ni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PQE30-EGF1和PQE30-7L两个重组质粒构建成功.EGF1蛋白和7L融合蛋白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大鼠凝血因子Ⅶ上EGF1区与乙肝病毒包膜蛋白重组后可分泌出高效表达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验证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对照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融合蛋白活性提供了对照和实验依据,同时为分子靶向抗栓治疗和肿瘤治疗潜在的新靶点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刘琳;胡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盲筛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临床输血,其实质相当于组织移植.就目前我国的医疗条件而言,大多数医院无条件开展自体输血.而正如人体其他方面一样,异体血液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输注之后难免引起外来抗原刺激反应等危险.所以,即使除外异体血液输注存在的相关疾病传播危险,当前的临床输血治疗,仍然只能做到相对安全,无法达到绝对安全.

    作者:王兆龙;张明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A)亚型的鉴定及家系调查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汉.于2011年11月因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入住我院,入院后常规血型检测,正定型应用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检测,结果判读为A抗原2+,B抗原4+,反定型为B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经进一步血型血清学试验及家系调查,证实该患者为B(A)亚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会;夏爱军;穆士杰;张献清;安群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参加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分析与体会

    输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输血前输血相容性检测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首要前提,输血相容性检测包括受血者和献血者ABO血型、Rh血型测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其各项操作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输血安全.室间质评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回报结果评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也称为操作能力验证,它是确定某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室间比对.笔者2008、2010-2011年参加卫生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所有参加的质评项目全部取得100%的正确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爱军;穆士杰;张献清;张秋会;张小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种试剂红细胞用于血型反定型检测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商品试剂红细胞和自制试剂红细胞在血型反定型检测中的效果.方法:应用商品试剂红细胞和自制试剂红细胞在梯形微板中进行反定型检测,比较两种试剂红细胞的一次性判读结果的准确率、亚型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手工改动现象、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结果:商品试剂红细胞同自制试剂红细胞相比,前者的一次性判读准确率较高,手工改动现象较少,灵敏度较稳定,在溶血中抗干扰能力较强,而后者的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较高,脂血的抗干扰能力两者接近.结论:商品试剂红细胞用于血型反定型检测的效果略优于自制试剂红细胞,不同的实验室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赵磊;储倩;许婷婷;张红;涂历波;王先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