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要惜老

段扫平

关键词:生命人
摘要:生命人人都有,而年老未必个个都得,老是福份,老不仅要知老,更应珍爱老,珍惜老。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唾沫一口价值千斗

    咽唾之法,自古是国人的养生之道。《寿亲养老新书》上说:“唾津液,养脏气。”《孙真人卫生歌》中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渡残年。”明代医家李时珍、李中梓等也都对唾液的重要性有过专门论述,指出了唾液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的重要作用。

    作者:文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李渔“行走坐卧”养生法

    清明之际,翻看明末清初戏曲家、养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颇有兴味。精彩之处,随处可见,堪称是一本千古奇书。“行走坐卧”之中,皆有学问,不能不佩服李渔对生活的无比挚爱,对事物的体察入微。这本书,不乏诗意的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更可见微言大义。

    作者:柳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漫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下)

    饮食要讲究食物合理搭配,有荤有素,有粗有细,确保营养均衡,什么食物都要吃,不挑食,不偏食,确保营养多种多样,在保证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上,老年人应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和杂粮,对身体有好处。老年人饮食宜清淡,且易于消化,不要过于咸甜油腻,不要过于坚硬,吃饭要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要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千万不要吸烟;少量饮酒,如适当喝点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如果大量饮酒,特别是白酒、烈酒,对健康危害很大,因此,不要酗酒、贪酒,不要饮酒成癖。老年人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必须及时地充分地供给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特别是老年人,体内固有的水分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很容易出现脱水现象。严重脱水,对身体危害很大,因此,老年人应适当增加饮水量,要养成经常定时的饮水习惯。饮水要及时,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口渴是体内已经严重缺水的生理反映,这时人体很多器官可能已经受到脱水的伤害,所以要未渴先饮。晚睡前、早起后,这两杯水更是必不可少,这对稀释晚间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血栓和心脏病发生,会起到一定作用。好要饮白开水和矿泉水,白开水既安全又符合生理需要,矿泉水来自地下深处,无污染,而且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

    作者:李家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四冲穴”里找清凉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由于盛夏气温过高,体温调节受到限制,热量积蓄在体内,从而易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昏迷、抽风等。为了不让“暑热”缠绕上您,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调节。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待事物宽宏大量,始终保持情志愉悦、心气和畅,“心静自然凉”。至于清热消暑的食物有鱼胶、花生、核桃、牛奶、莲藕、芝麻、香蕉、胡萝卜、西红柿、丝瓜、竹笋、菠菜、南瓜、黄瓜、柑橘、梨、苹果、葡萄等,这些食物可用来抵御“暑热”的侵害。也可取西洋参1~2克,泡开水代茶饮。党参、黄芪、当归、陈皮、甘草等,均可配合使用,如果使用得当,便可达到一定的清补作用。同时,闲来无事常按揉“四冲穴”(即太冲、少冲、中冲、关冲四个穴位的合称),也可收到清热消暑的功效。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暑大暑莫忘膳补

    小暑,是每年的第十一个节气,在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为小热,表明天气开始炎热,但还不十分热。小暑节气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饮食原则是养阴生津、健脾清热,宜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就是为了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膳食清淡,多饮水,保证机体水分的补充。从营养学观点出发,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能解渴,也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经常饮用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容易疲劳。中医养生理论中,有饮食五味要适宜,要饮食均衡、不偏食,身体不适或患病的要讲究饮食禁忌。小暑时节,气候湿热,很多人都会有脾胃不适、食欲不振,此时需要吃些解热毒、止烦渴的汤水、粥品、瓜果、凉拌菜等,但忌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腹泻等。

    作者:范士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疗法

    慢性结肠炎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体衰,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作者:徐美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雪映庐山分外美

    冬天的庐山是异常美丽,我的家乡就在美丽的庐山脚下,如果冬天去我们那里旅游,站在雪盖庐山之巅,苍茫大地一片白雪覆盖,白雪与天色相互映衬,巍峨与雄阔在这里交辉。那明净如镜的如琴湖,那百花争艳怒放的花径,还有那傲视风霜的山松,全部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虽然没有北国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却多了一种江南独特的情韵。

    作者:桂孝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莺莺姑娘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怀上了宝宝的同时也“怀上了”糖尿病。在没有结婚前甚至在怀孕之前,莺莺是没有糖尿病的,只是她的妈妈有糖尿病而已。怀孕后不久,莺莺的胃口特别好,食欲大增,家属都说“这是胎气的关系”。可奇怪的是,吃了那么多食物,体重增加却不那么明显,只是略微重了一些而已。在产前检查时,莺莺对医生说了这个疑问。医生作了检查,说莺莺患了妊娠糖尿病。莺莺不明白,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作者:冯桃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抓住九要穴徒手调气血

    保健按摩是中医主动养生的好方法,通过对局部穴位刺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激发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舒筋、活血、健身、防病的效果。根据古人的养生经验和医学文献,现选出九个调五脏、益气血的重点穴位,介绍给大家。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砭”小篆写作,“砭”在古代是指以石针刺皮肉治病,《说文》释为“以石刺病也”。用来治病的石针,就称作“砭石”。“针砭时弊”的意思就是由此引申而来。因为古代打磨技术很原始,石针不可能很锐利,只是稍具样子而已,更像是比较尖的小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疒”字形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写作“”,就像用石针在刺人的腹部治病。《黄帝内经》也记载:“帝曰:颈痈……夫痈气之息者,宜此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这里的石就是指石针,因为石针没有金属针锐利,像小刀片,所以更适合切割气血盛的痈疡来排脓。现在针灸科经常使用的小针刀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炎夏静读纳凉诗

    盛夏酷暑,炎热难熬,人们感烦躁不安,此时,如能静下心来品读一些古代纳凉诗,会令人凉意盎然,顿觉气爽神清。

    作者:王家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治高血压病特色

    传统上认为,高血压病一经确定需终身治疗,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西药治疗及中药治疗。不同患者对具体治疗的需求不同,其中,对中医治疗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部分患者担心长期使用西药治疗对机体有副作用,希望尝试用中药控制病情;不少患者经过一段时间西药治疗后血压稳定,也会考虑用中药治疗维持;部分患者血压较高,希望在使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加入中药治疗以提高疗效;更有患者希望在治疗中加入针灸、推拿等。可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郭振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长痛需要治疗吗

    从青春期开始,人的生长发育出现了第2个高峰。在迅速生长发育的同时,可能有些孩子感到关节酸痛不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性疼痛”。生长性疼痛是在生长旺盛前期的一种表现,它出现的高峰是在11岁左右,大约有20%的男孩、30%的女孩发生这样的疼痛。

    作者:容小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抗癌英雄--书法家金玉琪先生

    金玉琪先生今年87岁高龄,精神矍铄,四方脸,慈眉善眼,轻声慢语,谈吐儒雅,待人接物很有亲和力。他与肝癌抗争23年,是杭州市癌症康复协会的抗癌英雄和爱心会员。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是知名的书法家,也是杭州拱墅区“非遗”项目优秀代表传承人。

    作者:惜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天长宋城--半世落寂存古韵

    天长镇古镇自宋熙宁八年(1075年)始直至195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迁至微水镇,这里一直是井陉县的县城所在地。1958年井陉县城迁到微水,使得这座千年古宋城避开了现代造城运动,这座古城才得以保持了它原始的历史风貌,这里的市民也能继续悠闲地享受着令人羡慕的慢生活。

    作者:逐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东南西北走茶馆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张名片,透过它们,能真切感受那个城市的风情和韵味。在这里,笔者选择了东(杭州)、西(成都)、南(广州)、北(北京)四个代表性城市的茶馆,带你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

    作者:谢洪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人健康的八个标志

    人进入老年或已处在老年时期,往往担心自己是否健康,然而又不知从哪些方面观察较为准确。

    作者:泉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夏日良药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马踏菜,为马齿苋科草本植物马齿苋的茎叶或带花茎叶,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夏秋采收,可入药入食,入食多鲜用,入药鲜、陈均可,为药食两用食物,有夏日良肴、痢疾克星之称。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止咳可按特效穴--少商

    少商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经脉上的穴道,在拇指的桡侧(即手掌向上,拇指外侧),距离指甲角约0.1寸处。

    作者:梁兆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腰肌劳损的家庭按摩疗法

    慢性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主要症状是腰部酸胀、疼痛、无力。这里向大家介绍两组简便易学的家庭按摩治疗方法。

    作者:王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