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仿《陋室铭》品赏

张雨

关键词:唐代诗人, 身心健康, 健身养生, 中老年, 陋室铭, 刘禹锡, 立意新, 时代, 人口, 历史, 光照, 古代
摘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光照历史,流传千古。铭,古代一种文体。刻铭于碑牌器物,用以称颂功德或表示鉴戒。刘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立意新颖,通俗新清,脍炙人口,后人推崇备至,纷纷仿作。现采撷几篇具有时代新意的健身养生铭,供中老年朋友玩味,读之,令人赏心,给人添趣,经常品赏,有益身心健康。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枣养生吃法不同

    红枣乃是一款受人喜爱的大众食材,但吃法不同,取效亦有所差别。

    作者:余塔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让生命更美丽

    日常生活中,谁都在自觉中追求生命中的美。因为美和健康一样,是人类生存意志的渴望,是发自生命内部的闪光。如今,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健美更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梦。

    作者:黄根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饭后一支烟难做活神仙

    吸烟的人自以为吸烟是一种享受,于是乎,就有了“饭后一支烟,胜似活神仙”之说。果真是这样吗?答案是相反的。根据烟对人身体的害处,把这条谚语改成“饭后一支烟,难做活神仙”,倒比较合适。

    作者:文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动有益性生活

    很多女性会出现性冷淡、性高潮缺乏的情况。有关专家认为,这可以通过锻炼骨盆底、臀部、大腿和腹部肌肉,增强子宫、阴道和肠道功能,从而使性功能得以提高,性快感得以增加。研究表明,适量的健身运动之所以给人们的性爱愉悦带来了助益,是因为它可以调节人体植物神经的机能,改善内分泌系统并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的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体内雄性激素--睾丸酮含量增多,性欲大大增强;运动还可增强女性腹部、臀部的肌肉弹性,有效提高阴道肌、会阴肌的张力、改变因分娩后阴道松弛状况。这对增进夫妻性生活之快感非常有益。然而,运动过量或剧烈均使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性激素产生受到抑制,并引起体内激素紊乱和诱发身心疲劳,终使人们对性生活兴趣索然。因此,对于许许多多的女性来说,合理的体育运动可大大地改善性生活的质量和乐趣,行使性欲明显增强,有助夫妻性生活愉悦。经常从事每周至少2次健身跑、打网球、练韵律操等运动的女性,所获得性生活愉悦比不常参加任何运动的女性要高,结果显示80%经常运动的女性,性生活自信大增,性行为变得频繁;38%的女性性爱时较前更易达到性高潮,性快感的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严余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寄情山水心乐意美(上)

    人生有三乐:交友、读书、游山玩水。山水是人类好的朋友,也是相依为命的伙伴。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其意是提醒人们要多去亲近大自然,时时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保持“沟通”,要懂得人类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样,人类才能够健康地生存生活。从养生的角度讲,寄情山水能释放心情,怡情养性,益智开慧,强身健体,有利于身心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避开闹市,走近大自然去“野练”身心,这也成为当今时代人们养生保健的一个大亮点。

    作者:吴建军;张献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平衡是健康之本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学会与平衡打交道,爬的时候要手脚并用,学走路的时候是小心翼翼,一旦失衡,就会磕得鼻青脸肿。平衡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高度平衡则是一种悟性,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的,平衡无所不在,看公路上跑的自行车,两个轮儿,为什么可以骑着不倒?汽车,四个轮子却有时会翻车?个中的原因不外乎:一个是保持了力的平衡;一个是失去了力的平衡。上述现象告诉我们:保持平衡,车就能按我们的意愿奔跑、前行;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失事,甚至出大事。平衡,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保持了这种平衡的结果。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让女性朋友远离炎症困扰

    女性一生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妇科疾病,而临床上我们遇到多的当属阴道炎症。患者自述多的是“感觉很难受,内裤上不干净,湿漉漉的,做事时会突然瘙痒起来,令人觉得坐立不安,严重时直接影响情绪,人会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影响睡眠等”。

    作者:杨益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要陷进吃素的误区

    人们追求健康成了时代潮流的趋势,很多人开始喜欢上吃素。吃素好处固然很多,而且正确吃素还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可是你的方法都正确了吗?可千万不要陷进吃素的误区,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素食要怎么吃才能身体好?

    作者:杨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良辰吉时”服药佳

    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生物钟”节律,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产生影响,所有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在不同时间服用,疗效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掌握这些时间规律,选择“良辰吉时”服用,使用恰到好处的剂量,不仅可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孙祥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天柱散叶

    国家级风景名胜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西北,主峰海拔1485米。遗憾地是,天柱一峰擎日月,临风极顶有几人?很少有人能登上天柱这座俗称“万山尖”的巅峰。不过,峰西的神秘谷,在诸多名山中倒是独具神韵的。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养生没有捷径”--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长寿经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中国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今年已是98岁的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且思维清晰。93岁时,老人还坚持每周出诊3次(每次半天),每次看二三十位患者,多时达四五十位,被人称为“年长的上班族”。即便这样,老人也没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我很乐意为病人服务”。对于养生,老人认为:“养生没有捷径,健康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获得,全靠自己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作者:王明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晨起手摩面不长老年斑

    搓面疗法是用手轻轻搓擦面部的一种民间疗法,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可防治一些身体疾患。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就说:“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作者:晓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蚍蜉撼树--成语药谈之十一

    成语“蚍蜉撼树”源出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大文学家韩愈写给好友张籍诗中的开头几句话,是针对李白、杜甫死后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诋毁有感而发的。诗中的“蚍蜉撼大树”句,说的是小小蚂蚁难以摇动参天大树的道理,用以比喻一些人自不量力的行为。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中应用了这一典故,写出了“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的名句。在历史典籍中,与蚂蚁相关的典故不少,表现的大多是与“小”有关的意义,如“蚍蜉戴盆”、“蚍蜉缘槐”、“蚁鼻之缺”、“蚁封盘马”、“蚁旋磨”等。也有以小喻大的,如“蚁穴溃堤”、“蚁动斗牛”、“小蚂蚁啃大骨头”等,但它们始终都没能离开蚂蚁小、不起眼的前提。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打天鼓

    “打天鼓”是一项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运动,也就是保证我们大脑司令部能正常运转的运动。

    作者:范良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安庆的迎江寺和振风塔

    安庆之名,由来已久,据史料考查迄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期,安庆知府黄千为抵抗金兵在此筑城,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建成周围十里,十个城门的古城。

    作者:石柱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常食“六辣”益健康

    生姜、大蒜、洋葱、辣椒、胡椒、花椒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在绝大多数菜肴中,都会出现它们的身影,有了它们,菜的味道会更加鲜美,颜色也更加好看。那么除此之外,它们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功效,食用时会不会有什么禁忌呢?

    作者:阿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低血压的种类及症状

    人们对高血压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比较了解,也能引起重视,并能积极做好预防。但是,对低血压的症状及对健康的危害往往认识不足,认为血压低是身体一时虚弱的缘故,只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就会好转,对健康不会有多大影响。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有资料显示,约有五分之二的中风和四分之一的心肌梗死就是因为低血压所引起的。

    作者:沈权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冬日旅游佳处多

    冬季不再是旅游淡季,冬季的旅游资源也不再象以前那样单调。各地冬季旅游的项目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即使隆冬仍有众多奇景在迎候着你去揽胜。

    作者:李盛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仿《陋室铭》品赏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光照历史,流传千古。铭,古代一种文体。刻铭于碑牌器物,用以称颂功德或表示鉴戒。刘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立意新颖,通俗新清,脍炙人口,后人推崇备至,纷纷仿作。现采撷几篇具有时代新意的健身养生铭,供中老年朋友玩味,读之,令人赏心,给人添趣,经常品赏,有益身心健康。

    作者:张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养生重养神

    一提起养生,人们往往就会想到要吃些什么,怎么吃滋补身体,哪些保健品有用等问题。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确已经有了十足的进步,各种商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这些对于固养我们的形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人们也确实在逐渐地加强对身体的固护,希望能够健康长寿。然而,在保健形体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一点--精神方面的养护。

    作者:马凤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