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妙趣横生“一”字诗

李盛仙

关键词:艺术效果, 修辞功能, 使用频率, 自然数, 陇头水, 聚与散, 形象, 无边, 唐朝, 数字, 矛盾, 古诗, 概念, 单位
摘要:“一”是自然数中的小单位,它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古诗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数字.诗,人们赋予它丰富的修辞功能,使它产生出璀璨夺目的艺术效果.唐朝王建《古谣》云:“一东一西陇头水,一聚一散无边落.一来一去道上客,一巅一倒池中树.”东与西、聚与散、来与去、巅与倒,概念上截然不同,作者通过8个“一”字把它们巧妙地放在一起,矛盾得到统一,使形象突出,增添新意,别有情趣.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病滥用激素危害多

    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皮肤病临床治疗上有外用、内服和注射三种.外用的皮炎平、氟轻松(肤轻松)、乐肤液等软膏或霜剂合成的激素制剂,对多种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是有效的,特别是对这些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有一定的止痒作用.有些人把激素当成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不经皮肤病医生的诊断,稍有不适(尤其是面部)就自选以上含有激素的药物外涂,结果却诱发了令人烦恼的并发症.

    作者:祁增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画家与梅花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古往今来,不少画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绘之以画,或寄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宋代大画家宋伯仁,笃志画梅,每当梅开时节,便从早到晚在梅园中细致观察,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开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精选出100余幅不同姿态的梅花装订成册,并在每幅下题五言诗一首,留下了著名的《梅花谱》.由于他的梅花画得“喜神”,后人称他的《梅花谱》为《梅花喜神谱》.

    作者:组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奇的白马山

    人老了,不图名利,只想没病没灾,多活几天.退休后高血压、糖尿病等,如藤缠身,药石罔效.曾经千山万水到过广西巴马县、新疆和田市等长寿村,体验自然疗法,效果还可以,就是路途遥远,十分不便.总想在省内寻找,哪里有养生福地,疗病美境,“能在家门口生态养病”.

    作者:余小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孩子大了,为什么和父母的话却少了

    取得了博士学位的张军,一年后被上海的一家科研单位作为引进人才,携带着妻儿成为“新上海人”.他们的爱情结晶“佳佳”,也从外地来到上海读小学一年级.来到上海的第二年,张军的妻子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平时,学校放学后,佳佳就留在学校的“晚托班”做功课.等爸爸妈妈下班后,才由先下班的爸爸或妈妈领回家.爸爸妈妈经常出差.

    作者:陈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春文化品趣

    春天,景色迷人,孕育希望,能触发人们的灵感,启迪人们的思维,留下了情趣盎然的春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春谚民间流传着许多与春天有关的谚语,如“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春雨贵如油”、“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雨”、“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立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春暖春晴,春寒春雨”、“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炙死鬼”、“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风种芍药,到老不开花”、“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春风不刮,草芽不发”、“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这些与春天有关的谚语通俗易懂,自然生动,深得人们喜爱.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过敏的真相

    两年前,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不幸事件,一名叫艾玛·科瑞斯的15岁女孩在与男友接吻后昏迷不醒.尽管医院进行了及时抢救,但回生乏术,花季少女转瞬间,香消玉殒.其实原因很简单,女孩患有严重的食物过敏症.接吻前她的男友刚刚吃过花生酱三文治.此事报道后,使有过食物过敏史的人惶惶不安,连近邻美国的一些医院接治过敏症的患者都比平时多出了好几倍.

    作者:卓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拔眉求美不可取

    眉毛,不仅仅是眼睛的配美物,而且从生理保健功能的角度讲,眉毛还是眼睛的“卫士”哩.因为它生在眼睛的上方,处于“战略要地”,对眼睛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有着阻挡汗水、灰尘和强光刺激眼睛的作用,成为保护眼睛的一道防线.可目前一些年轻的女子,受古代“柳叶眉”和西方细眉的影响,为了追求美,常常忍痛拔掉自己的眉毛,少者数10根,多则拔去了1/3,人为地修成细眉,以为这样好看.

    作者:徐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莫将醋当作保健饮料喝

    近年来,一些城市兴起了喝醋风,据说喝醋可以保健.于是乎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餐桌上未动筷子先喝醋,以醋代酒、以醋代饮料的场面.那么,喝醋真的能起到祛病健体的神奇作用吗?醋又名苦酒.中医认为,醋有散瘀、敛气、消肿、解毒、下气、消食的作用,适量吃点醋有益健康.但若把醋当保健饮料来喝则绝对不行.因为大量喝醋不但会引起胃脘嘈杂泛酸,还会影响筋骨的正常功能.即中医所说的“醋伤筋”.

    作者:胡荣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桃红又是一年春

    春光融融,桃花盛开,“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唐·白敏中).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桃花发于早春,先花后叶,重葩叠萼,“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远远望去,千朵万朵,锦绣成堆,一树云霞.粉红色的碧桃,红色的绯桃,深红色的绛桃,红白相间的日月桃,白色的千瓣白桃,粉红重葩的人面桃,浅绿色的绿花桃,花叶争艳紫叶桃,枝叶婆娑的垂枝桃,树矮花妍的寿星桃,芳菲烂漫,妩媚娇艳.观赏桃花,花重瓣为优,单瓣为次;花色鲜艳为优,清淡为次;树型矮小为奇,树干开展为优.

    作者:耕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视肤色辨儿病

    邻居小王家新添了一个“小天使”,全家十分高兴.出生一周后,细心的母亲在哺乳时发现宝宝皮肤发黄并逐日加深,便将我叫到他家,看看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得了什么疾病.我看了小孩,孩子精神不错,据了解胃口也挺好,不哭不闹,于是叫家属再观察几天,假如黄疸退了,那就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没事的.如果十天后黄色仍不退,并不断加深,便是病态,可送儿童医院诊治.一周后,宝宝黄色退净,肤色恢复正常,说明是生理性黄疸.

    作者:冯桃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百岁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出生于1911年12月,如今,他已经步入百岁的高龄.侯老曾在1997年和1999年两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年度科学与进步奖;1999年12月,他又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成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故此,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评价侯老是“中国学术成果丰厚、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是当代地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侯老为何如此高寿?究其原因,这和他的生活、饮食习惯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作者:王明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沈括与苦参

    沈括,北宋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著有《梦溪笔谈》、《苏沈良方》等.据《梦溪笔谈》载:“(括)苦腰重,久坐不能行,有一将佐日,此乃病齿数年,用苦参揩齿,其气味入齿伤肾所致也.后有太常少卿昭亮亦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之,腰疾皆愈”.苦参性味苦寒,常用之可损阳伤肾,故可招致腰痛.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辨证补虚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引发虚证的原因颇多,养身补虚的方法也很多.但总的来说,应以人体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实为目,方可收到佳效.气虚:多因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迈体衰、饮食失调等所致.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等.可进补人参、党参、山药、大枣等.取人参5克,粳米150克,煮粥加冰糖少许与之同煮.每天2次.也可用党参、黄芪、当归各20克,羊肉500克,将药物装入纱布袋,同放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小火煨煮,当羊肉烂时再加入葱、姜、大蒜、食盐.既吃肉又喝汤,宜常食用.选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丸”等也具有同等疗效.

    作者:郭振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春天品春馔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风味菜馔众多,其中有的菜馔名嵌有“春”字.在春天到来之际,若有机会品味一下地方风味春馔,也别有一番滋味.春笋白拌鸡为南京传统名菜,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此菜以仔母鸡、春笋等为主料烹制而成,笋嫩清香,鸡肉鲜美,既可佐酒,又可下饭,堪称春令佳肴.

    作者:楠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海蜇药食两相宜

    海蜇,又名水母、石镜,为根口水母科(海蜇科)动物海蜇和黄斑海蜇的口腕部,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沿海一带.中医认为,海蜇性味甘、咸,平,人肝、肾经,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之功,适用于痰热咳嗽、哮喘、大便秘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医林纂要》言其“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酒醒渴,止嗽除烦”.

    作者:胡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餐桌上的“美容药”

    很多中年女性常常为自己面色无华、肌肤粗糙、斑点密布而发愁.闲来无事的时候,她们往往会寻找救美的良方.很多女人走进了医疗美容院,但是在美容院做“美容”有点像买彩票,有碰运气的色彩,前途未卜.可餐桌上的“美容药”则是以调理身体脏腑为主,调动各脏器正常机能,以使身体阴阳平衡,重现生机的好方法,只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作者:汗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已婚妇女应定期作妇科检查

    近几年来,每年我总要去工厂、研究所等一些基层单位对已婚妇女作妇科普查.在普查中发现,上了一定年龄的人(尤其是退休职工)对妇科普查较为重视,而三四十岁女性却对此不以为然.她们仗着自己年纪轻,认为身体好,不会有病,因此,常常有人借故不来检查.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在普查中发现,阴道炎、子宫颈息肉、子宫肌瘤和乳房小叶增生等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很高.究其原因,与这些妇女缺乏医学常识有关.例如在阴道炎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占绝大多数,其次为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虹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腰骶痛为何“青睐”女性

    与男性一样,女性的腰骶部骨与软组织损伤、病痛性损害、结构异常、全身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姿势不良、身体虚弱、肌肉乏力以及风寒湿之入侵,均可引起腰骶部疼痛不适.但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解剖与职业特点,有更多的机会引起腰骶痛.一般性因素:女性由于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张力不如男性坚强,对负荷量稍大的运动适应性差,较易发生劳损;妇女怀孕后,随着子宫的增大,腰椎逐渐发生前突,身体重心后移,改变了腰椎各小关节的结构,使其失去正常的重心平衡,导致腰肌、筋膜和韧带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形成慢性劳损;妇女妊娠及产后,由于腹腔内脏上下大幅度移动,牵拉了腹膜,引起腰骶痛;女性,尤其是白领女性,平时缺乏运动,长时间在写字楼工作,经常处于某一固定姿势,引起腰骶部疲劳性疼痛;女性常多愁善感,较重的心理压力也会导致躯体性腰骶痛.

    作者:解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氧保健:走进现代人

    众所周知,人几天不吃饭可以继续生存,但如果几分钟不吸氧就会丢掉生命.可见,氧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抢救生命所必需的.那么,氧对人体到底有何作用?氧在人体内直接参与各种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任何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都离不开氧的参与,人体每一个细胞、器官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氧.人即使在睡觉时也仍然不停地在呼吸,心脏还在不停地跳动,目的是要把氧输送到全身各处去.

    作者:范士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脾——一泓清可沁诗脾

    小篆的脾字写作(髌).很多字典解释为“内分泌腺……在胃的左下侧,有制造新血球、破坏老血球,调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作用.《说文·肉部》:‘脾,土藏也.””这其实是把现代解剖学所认识的脾和中医学所认识的脾混为一谈了.那么,这中医学中的“脾”是什么样子的呢?《针灸大成》中描写道:“脾重二斤三两,广三寸,长五寸,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这太仓指的就是胃.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