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理疗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黄宇丽

关键词:针灸理疗科, 医院感染, 控制
摘要:目的:加强医院针灸理疗科的管理力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针灸理疗科自2014年5月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随机选择实施管理措施前后针灸理疗科收治的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针灸理疗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针灸理疗科的环境管理、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加强医疗废物及医护人员的消毒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患者院内感染的调查与管理

    目的:调查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致病危险因素等,为更好地开展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宁波市第四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出现院内感染的比例及感染者的病菌种类、耐药性情况.结果:感染率为13.14%,其中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居首位,占39.13%;其次为生殖系统感染,占23.91%;占第三、第四位的为手术切口和呼吸系统感染,分别占17.39%和13.05%.全部感染者共分离出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36.73%;革兰阴性菌62株,占63.27%.高龄、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使用导尿管、并发症是导致院内感染高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给予及时防范,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耐药性低的药物,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俊杰;朱郑杰;章晓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保障.方法:在血管外科病房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科室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评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前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并评估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血管外科病房管理,能有效降低科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金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零缺陷管理在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方式对提升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绍兴市立医院门急诊护理人员3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零缺陷管理模式.使用试卷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判定,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6个月内分别服务的800例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专业技能考核优良率及服务能力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就服务质量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零缺陷管理能够切实提升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任国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CVC-RI)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常规性预防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需接受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肿瘤患者,经不同方法实施临床护理后,研究组CVC-RI发生率仅为4.44%,对照组CVC-RI发生率则高达20.0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需接受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肿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CVC-RI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红雨;冯亚楠;赵义红;王绍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耳鼻喉科患儿主要心理反应与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科学分析耳鼻喉科住院患儿可能出现的主要心理反应及护理管理措施,为更好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耳鼻喉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个性化及优质化的的心理护理管理措施.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65例耳鼻喉科住院患儿护理前后的行为状况变化.结果:护理前,有31例(占47.69%)患儿与医护工作人员合作良好并且能够主动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护理后,有57例(占87.69%)患儿与医护工作人员合作良好并且能够主动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护理前后患儿的良好合作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耳鼻喉科住院患儿的主要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惧、害怕、焦虑、担心失去部分机体功能、缺乏安全感、沟通与交流困难以及怀疑被丢弃等.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配合率,从而提高整体临床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董慧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放疗中心安全防护与放疗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探讨放疗中心开展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及放疗中心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文章从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安全防护方面从放射防护组织管理构建、建立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建立放射防护应急预案、强化人员培训等方面人手,质量控制方面则从健全放疗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放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建立放疗操作质量控制制度等方面人手,全面改善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质量.结果:改进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质量控制后,放疗意外照射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多次受到省卫生部门的表彰.结论: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放疗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是确保放疗患者及工作人员健康及安全的基础,实现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安全管理质量,促进放疗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祝宇平;顾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干预管理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研究相应的心理干预管理措施,以便将其落实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减少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多安全保护.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只进行常规住院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在进行常规住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病患者术前总均分、总分、躯体化、抑郁、强迫状态、精神病性因子、恐怖、焦虑分与常模相比均较高,同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较国内常模略低.介入心理干预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躯体化、抑郁、强迫状态、精神病性因子、恐怖、焦虑等症状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心理措施干预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同时呈现多维度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效果.

    作者:卓宝琴;戴寿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教学中辨证论治的要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点.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辨证论治能力,为临床提供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文章从辨证论治中如何处理主证与兼证的关系,重视整体与转化,治则治法的确立及恰当遣方用药等方面探讨了临床教学的重点.

    作者:韩佳瑞;左振魁;孙新宇;张玉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院药品采供托管实施中存在问题分析与建议

    医院药品采供托管是探索“医药分开”的一项重要实验性举措,其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可能带来药品短缺、药品质量下降等不利影响.实施托管模式的医院应重视医疗质量,完善供应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药品的供应安全有效,遏制各种新型的不良医药关系,以促进药品采供托管模式的健康发展.

    作者:林静静;许巧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价值,为有效开展患者营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ICU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内营养患者1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和心理并发症等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集束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还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叶戌子;滕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为更好开展患者抢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急诊室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诊就诊,并将科室分为三区(抢救室、诊区、输液区).同时选取2014年1~6月于急诊科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了显著下降(P<0.05);且患者整体满意度由91.43%上升到97.52% (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候诊时间,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江云燕;孙玲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

    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专业设置紊乱、工作量过于繁重、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操作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和多余或重复超声检查没有限定等.可通过强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排班制度、加强超声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建设、加强超声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医生之间的交流、完善超声医疗规范制度和提升服务态度等措施,提升超声科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胡青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级护理查房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在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1月,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分析在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及投诉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整体护理质量、外科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率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三级护理查房的满意度.

    作者:张丹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中的成效评价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药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药房管理,根据时期进行分组,统计2015年全年药房管理成效与2014年全年成效进行比较,品管圈应用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及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实施前后的药房调剂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小组预期目标为将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实际将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了0.46%,圆满完成目标;2014年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为4.1%,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调剂差错事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作者:马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护理工作中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护理制度、加强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患者的血透安全.结果:加强血透患者交接流程的管理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透室护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护理人员应增强护理风险意识,针对患者交接流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霍中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影响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与管理建议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为改善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提供相应的建议.

    作者:徐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护理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四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聪丹;周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医生康复认识的常见误区分析与建议

    由于对康复医学认识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了康复科临床医生在与临床其它相应科室医生交流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康复医学在医院中的发展,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在研究中就对临床医生康复认识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结合误区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作者:王海红;余文宝;颜鸿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

    为了切实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和健康,在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在重症医学科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文章重在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实践进行总结,找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除了进行基础的护理管理之外,还需要根据科室实际,制定并落实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力度.

    作者:黄娇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3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临床指标及焦虑、抑郁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下降,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改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吴雅梨;刘忻;高小萍;郑贝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