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苇霖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探讨护理防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资料,对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坠床跌倒防范对策.结果:2013~2014年发生患者坠床跌倒6例,风险原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病房环境因素及后勤保障等因素.针对性防范对策包括规范化健康宣教、完善病房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后勤保障及对跌倒后的应对、强化高危人员管理.结论:规范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管理,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可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范建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泌尿外科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该科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方面及医疗方面,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偏低,容易发生感染;泌尿外科的治疗常需要外置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基于此,泌尿外科在科室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成立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小组,积极改善科室护理工作的情况,加大术前、术后的相关检查及监测,合理使用引流管及导尿管,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鄞州六院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以在鄞州六院内科病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6年1月14日~3月14日内科病区医院感染人数有19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50%,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50%、1.00%、0.00%、1.50%、1.50%、1.00%;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2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他发生率分别为23.81%、23.81%、9.52%、14.29%、28.57%;内科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白色念球菌感染率、支原体感染率、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分别为40.00%、40.00%、20.00%;调查当天,200例患者中有125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预防用药50例,治疗用药60例,预防加治疗用药15例,抗生素使用率为62.50%,在抗生素联合应用中,单独用药比例为92.00%,二联用药比例8.00%,三联用药比例0.00%.结论:对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预防院内感染,使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郑胤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输液中实施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将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输液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实施护理管理,记录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100例新生儿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家属的满意度为93.00%.结论:在新生儿输液中实施护理管理可减少风险事件,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赵锦莹;童益慧;钟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关怀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就医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疾病认知和就医配合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关怀性心理干预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时的焦虑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降低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引发的矛盾,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小燕;楼群儿;吴维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门诊输液室输液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输液期间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自2014年2月起实施风险防范对策,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门诊室输液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对策前后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输液大厅存在较多风险,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教育、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门诊输液大厅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苇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妇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内容的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海妙;张丽香;甘雅丽;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疗战线在各个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成为时代的偶像和社会的标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的成长.医院在选树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脱离社会现实、民众需求,导致社会对先进典型怀疑、恶搞、审丑,以此解构先进典型,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在弱化先进典型价值的同时,也削弱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医患矛盾的激化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先进典型的科学重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管理创新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金晓虹;潘冬梅;卢丽珠;夏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宁海县第一医院中药用药咨询情况,剖析咨询内容的侧重方向,更好提供药学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5月197人次咨询内容结果:中草药与饮片的辨别占到28%,中草药的煎服法占13%,忌口占到10%.结论:咨询内容对药材鉴别与药理作用相对重视,应从多种渠道满足患者咨询要求.
作者:童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状况,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以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应该进行婚检人数及实际婚检人数进行统计,并对婚检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结果: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应该进行婚检人数约为15万人,实际进行婚检人数约5万人,婚检率约为33.33%;检出疾病包括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占比分别为10.00%、0.17%、0.33%和0.17%.结论:婚前医学检查男性疾病总检出率高于女性总检出率,生殖系统疾病均占比较大,婚前检查是对自己及婚配对象的负责任表现,可以有效提高婚孕质量,避免婚姻矛盾产生,做到优生优育.
作者:陆佳丽;黄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手术室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用药差错发生率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芬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文章从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慕课自身的特点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增强慕课与传统教育的交叉式结合,促进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祝雨婷;余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使用自制的问卷,收集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0.77%,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1.5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周玉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移动信息技术在门诊输液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传统门诊输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隐患,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改造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充分考虑患者的就诊需求,改善就诊体验.结果: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后,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和医疗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给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心、舒适的就医环境,患者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7.4%提高到了98.9%.结论: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管理流程的改善,能够有效优化整体流程,更符合患者的就诊需求,减少了流程因素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飞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家属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高,为(4.03±0.65)分,其次为对冠心病知识认知水平的(3.23±0.54)分及对出院指导认知水平的(2.34±0.24)分.影响因素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属的态度有关.同时,79.43%的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与很需要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且85.72%的家属对健康教育者的选择上倾向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和帮助.结论:了解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隐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导乐”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的70名初产妇为导乐组,采取“一对一导乐”模式,由1名有经验的导乐助产士为产妇提供全程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和分娩指导.选取2015年1~7月分娩的70名初产妇为对照组,接受常规三班轮换的产时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和产妇满意度.结果:导乐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导乐”模式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提高产妇分娩效果,保证产妇安全.
作者:周雪微;高聪颖;张茜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使用自制的问卷,收集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0.5%,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方案、目标,在骨科病房实施5S管理,对护理事件风险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在实施5S现场管理前,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05%和94.53%,实施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11%和96.40%,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现场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夏晶晶;孙惠萍;朱艳丽;陈华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肿瘤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嘱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化疗患者家属进行饮食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管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和日常自我健康护理常识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日常饮食等健康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在护理应用中,对家属进行饮食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管理具有显著意义,能缩短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日常护理效率.
作者:宫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管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4月期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助产质量、产房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心理舒适度及生理舒适度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舒适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助产质量及产妇身心舒适度,降低产房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紫美;周临;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