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刘亚莉;任亚浩;于飞
目的 了解叶酸对高脂血症人群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为高脂血症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0年6-7月在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招募80例高脂血症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患者每人口服叶酸片2.5 mg/d,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者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膳食营养素日平均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尿酸(UA)等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PG)、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叶酸等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清T-AOC和叶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t=-5.995,P<0.001),血清8- iso-PG和GSH-Px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叶酸水平与MD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36,P<0.001),与T-AO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39,P=0.033).结论 补充叶酸可改善男性高脂血症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贾慧影;罗廷光;沈天行;黄燕飞;马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哈萨克族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族居民集中的地区随机抽取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尿酸血组128例,对照组128人,分别检测血尿酸(SUA)及血脂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生化指标中除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 Apo-A1)外,高尿酸组血尿酸SUA(469.31±87.38) μmol/L、尿素氮BUN(6.10±2.45) mmol/L、肌酐SCr( 88.34±20.39) μmol/L、甘油三酯TG(L66±1.2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2±1.13) mmol/L、载脂蛋-B(Apo-B)为(0.91±0.27) g/L、空腹血糖GLU(6.12±2.52) mmol/L,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9±0.82) mmol/L、Apo-A1/Apo-B( 1.36±0.42)低于对照组(P<0.01).高尿酸组SUA男性(509.21±91.73) μmol/L,女性(424.09±54.46) μmol/L;对照组SUA男性(248.89±75.37) μmol/L,女性(199.49±54.30)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除了≤30岁年龄段),以31 ~40岁年龄段脂代谢紊乱为明显;相关性分析中血尿酸与年龄、TC、TG、BUN、SCr、LDL-C、Apo-B呈正相关,与HDL-C、Apo-A1/Apo-B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HDL-C、BUN、TC、Apo-A1、Apo-A1/Apo-B是影响血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哈萨克族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者;其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建议预防和治疗哈萨克族高尿酸血症时,应注意控制血脂水平的变化,降低血脂有助于治疗高尿酸血症.
作者:史惠;陈绍纨;李璐;张澜;苗蕾;田瑶;陈秀琴;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SP70基因多态性与高温作业工人高血压发病易感性关系.方法 选取某钢铁企业158名炼钢、轧钢工人为高温组,同厂的76名库工为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个人信息并测定血压值,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 - RFLP)方法分析HSP70基因多态性,运用PHASE 2.0遗传分析软件计算单倍型.结果 HSP70各基因型在高温组与对照组及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压组、血压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后发现,高温组血压高值组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高温组和对照组2组合并后的总人群中,具有C/C基因型的人群与具有G/G基因型的人群比较,易感血压高值的调整OR(95%CI)为3.52(1.02 ~12.11).高温组血压高值组HSP70 -2基因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而HSP70 -2基因G/A基因型在血压高值组的分布频率低于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温组具有HSP70-2基因G/A基因型的人群与G/G基因型的人群比较,易感血压高值的调整OR(95%CI)为0.25(0.08~0.78).单倍型对分析,高温组具有GAT/***单倍型的人群与GAT/GAT单倍型对的人群比较,易感高血压的调整OR(95%CI)为1.29(1.02 ~12.44).结论 HSP70 -1基因C/C基因型与人群血压高值有关联.HSP70 -2基因G/G基因型与高温作业工人血压高值有关联,G/A基因型可降低高温作业工人血压高值的风险性,GAT/***单倍型与高温作业工人高血压的易感性有关.
作者:李瑞芳;孙建娅;张萍;郑金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住院服务、有效控制住院费用上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济南市抽取的章丘市、长清区、平阴县3个市(县、区)共345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济南市农村居民2006和2008年的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为4.89%和3.90%,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385.74和7127.08元,日均住院费分别为459.34和534.17元,新农合补偿费用分别为701.49和914.82元,新农合补偿比例分别为10.99%和12.84%,自付费用比例分别为89.01%和87.16%;不同特征农村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吸烟、饮酒情况的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经济收入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是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概率的危险因素,年龄15 ~24岁是农村居民住院概率的保护因素;住院天数、新农合补偿费用、住院机构、住院疾病和地区是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较低,住院费用较高,新农合补偿较少;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分流制度、缩短住院时间、加大新农合补偿力度是控制住院费用、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友卫;王健;汪洋;郭娜;张国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硒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膜磷脂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硒组,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总磷脂(PL)、总科固醇(Ch)、磷脂酰乙醇胺(PE)、心磷指(CL)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PL、PE、CL含量(41.21±9.71、415.30±31.25、200.56±29.41)明显降低(P<0.05),Ch含量(88.75±14.03)明显升高(P<0.05).硒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硒组PL、PE、CL含量(58.73±11.12、764.34±51.87、325.79±31.14)明显升高(P<0.05),硒组Ch含量(62.41±12.11)明显降低(P<0.05).结论 硒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膜磷脂有保护作用.
作者:范颖;黄波;宋光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饮用水消毒始于20世纪初,在杀灭水中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1974年,有研究发现在对饮用水氯化消毒时氯可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等发生氧化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产生挥发和非挥发的氯化有机物,如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等[2].
作者:刘丽颖;张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公共卫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的威胁,各国传染病防控体系面临着较大压力.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病毒性肝炎发病1425020人,死亡1018人;肺结核发病1076938人,死亡3783人;艾滋病发病13281人,死亡6596人[1],这3种传染病造成的健康威胁和疾病负担一直是国内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公共卫生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本研究选择艾滋病、病毒性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的3个传染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江苏省泰兴、丹阳和张家港市,对传染病防治机构进行访谈调查,对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优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SWOT分析)等进行了定性分析.
作者:谢文媛;金辉;许卫国;朱立国;刘沛;田林;巢健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静息和钙离子导体(A23187)激活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小凹蛋白-1(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随机分4组:对照组、Hcy组(20、50、100、300 μmol/L)、A23187(1μmol/L)组及上述浓度Hcy分别与A23187(1 μmol/L)共同孵育组,测定各组eNOS和caveolin-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e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对照组caveolin-1蛋白表达为1.13,Hcy各组该蛋白为0.21 ~2.05,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63,P<0.05);各组eNOS mRNA表达为1.80 ~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纽eNOS活力和NO含量分别为1.20 U/mL和122.41 μmol/L,Hcy组eNOS活力和NO含量分别为0.65~0.74 U/mL和65.33 ~98.91 μmol/L,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2、18.91,P<0.05).结论 Hcy可能通过增强caveolin-1蛋白表达,使其与eNOS藕联增加,进而抑制了eNOS活力.
作者:张海洋;张会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酯型儿茶素载体栓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妇康载体栓及酯型儿茶素低、中、高剂量(29、58、116 mg/kg)组.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混合菌液直接注入新西兰大白兔阴道内复制成细菌性阴道炎模型,观察酯型儿茶素载体栓对细菌性阴道炎的作用.结果 连续7d阴道局部绐药,治疗大白兔细菌性阴道炎,酯型儿茶素载体栓中、高剂量组的疗效与妇康载体栓组相同,治愈率可达83.3%,有效率为100%;细菌学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酯型儿茶素载体栓中、高剂量组和妇康载体栓组均可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P<0.05).结论 酯型儿茶素载体栓对新西兰大白兔的细菌性阴道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张传香;李红玉;李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在云南省昆明市科兴社区选择21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1年半的综合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危害、糖尿病综合干预方法及其重要性、病情控制指标等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达50.24%,较干顶前(5.56%)明显提高(x2=130.986,P =0.000);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理想率达到77.18%,明显高于干预前(58.33%)(x2=17.091,P=0.000);而干预前后患者体重控制情况无明显变化(x2=0.569,P=0.752).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张茂镕;田荣;马娅;沈岚;杨昭;李志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农村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为高血压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菜芜市寨里镇抽取的2个农村社区共439名30~60岁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后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的临界值、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等12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农村居民相信高血压能预防、相信遵医嘱服药可以控制血压和相信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控制血压者的比例分别为91.0%、83.6%和90.4%,均高于干预前的74.9%、65.6%和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农村居民饮酒者的比例为34.6%,低于干预前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P=0.000),干预后农村居民坚持低盐和低脂饮食者的比例分别为20.6%和24.9%,均高于干预前的7.5%和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健康教育能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其高血压相关态度和行为.
作者:张高辉;马吉祥;郭晓雷;陈希;董静;张吉玉;苏军英;唐俊利;徐爱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腹腔注射)5、10、20 mg/kg组,每天1次,7d后处死小鼠,测量体重、胸腺/体重比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碳粒廓清能力及半数溶血值.结果 10、20 mg/kg抗菌肽组小鼠脾脏指数分别为(7.41±0.93)和(7.56±1.05),胸腺指数分别为(3.80±0.69)和(3.51±1.02),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8.81±7.88)%和(40.16±9.74)%,脾脏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 268.60±36.64)、(270.48±54.62) U/g,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0.31±0.11)%和(0.32±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菌肽组小鼠体重及血清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作者:国果;吴建伟;付萍;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居民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分析HB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0年在深圳市采用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个社区、1000户家庭,进行入户个案调查乙肝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6.68% (252/3771)、71.92%(2 712/3771)、37.39%(1564/3771)和45.98%(1734/3771);≤15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3.62%(1 752/1 872),>15岁人群接种率为79.48%(1 509/1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89,P <0.01);接种乙肝疫苗者与未接种者的HBV感染率分别为32.45%(1508/3261)和87.24% (44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52.72,P<0.01);HBsAg阳性率与HBV感染率均随年龄上升有增加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有乙肝患者、内窥镜史、手术史及有偿献血史是深圳市居民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市乙肝感染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肝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医疗卫生因素对乙肝感染的影响较大.
作者:张艳彪;路滟;谢旭;阳帆;马汉武;程锦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AngⅡ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收集不同AngⅡ浓度和作用时间下的细胞和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和二者联合作用组的细胞,以逆转录(RT) -PCR检测细胞中TNF-α和TGF-β 1 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 mRNA表达量随AngⅡ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AngⅡ浓度为10-7、10-6、10-5、10-4 mol/L时表达量分别为(0.43±0.05)、(0.81±0.13)、(0.97±0.17)、(1.09±0.19),与对照组(0.1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一定浓度卡托普利(5×10-6mmol/L)、氯沙坦(5×10-6 mmol/L)可明显抑制AngⅡ这一作用;TGF - β 1 mRNA表达量随AngⅡ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在AngⅡ10-7、10-6、10-5和10-4 mol/L时,卡托普利组mRNA表达量分别为(0.19±0.03)、(0.23±0.05)、(0.38±0.14)、(0.34±0.07),较AngⅡ组分别降低了59.57%、73.26%、54.44%和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氯沙坦组分别为(0.17±0.03)、(0.39±0.11)、(0.41±0.12)和(0.39±0.08),较AngⅡ组分别下降了63.82%、54.65%、54.44%和6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TNF -α、TGF-β 1 mRNA表达,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卡托普利、氯沙坦对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TNF-α、TGF-β 1 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朱清;萨仁高娃;岳欣;吴明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外周血基因组DNA端粒长度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45例肺癌患者、145名正常对照和145名焦炉工人外周血基因组DNA相对端粒长度.结果 肺癌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28),职业暴露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肺癌组(P=0.005)和对照组(P<0.001);按对照组端粒长度分4组,随着端粒的缩短,肺癌的危险性增加(Ptrend<0.001);按对照组端粒长度中位数把样本分为2组发现,与长端粒组比较,端粒变短明显增加肺癌的危险性(调整OR=2.337,95% CI为1.413 ~3.866);对照组中,随着年龄增加,端粒缩短(P<0.001).结论 端粒缩短可增加肺癌的危险性,可能是肺癌发展早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标志.
作者:谭善娟;王娜;王威;吴拥军;吴逸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兰州市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分布状况的趋势变化,为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兰州市整群抽取的2所省级综合医院1994-2008年收治的4077例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的分布状况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1994-2008年兰州市4 077例伤害住院患者中男性占72.75%,女性占2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52,P=0.000);男性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rs =0.718,P =0.003),平均增长速度为1.96%;女性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与年份呈负相关关系(rs=-0.718,P =0.003),平均下降速度为4.18%;0 ~、15~、25~、35~、45~、55~和≥65岁年龄组分别占11.23%、15.97%、23.08%、25.66%、13.83%、6.40%和3.83%,不同年龄组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61,P=0.000);35 ~44和45~54岁年龄组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与年份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55%和4.38%;25 ~34岁年龄组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与年份呈负相关关系(rs=-0.868,P=0.000),平均下降速度为3.63%;农民、工人、学生、干部和其他职业伤害住院患者分别占27.81%、15.67%、13.15%、11.31%和32.06%,不同职业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395.50,P=0.000);农脑和其他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与年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0),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56%和7.01%;工人和干部伤害住院患者所占比例与年份均呈负相关关系(P=0.000),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9.81%和8.15%.结论 兰州市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农民、工人和学生是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
作者:杨爱民;白亚娜;胡晓斌;赵迟;唐丹华;刘磊;刘鹏;史晓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围产期L-肉碱对庆大霉素暴露致子代豚鼠听力损伤及耳蜗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孕中期豚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从孕51 ~57 d,对照组腹膜内注射生理盐水100 mg/kg、庆大霉素组腹膜内注射庆大霉素100 mg/kg,L-肉碱组腹膜内注射庆大霉素100 mg/kg同时以饮水方式给予L-肉碱100 mg/mL;出生后14 d,检测子代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改变,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围产期庆大霉素暴露致子代豚鼠DPOAE幅值在频率1、2、4、6、8kHz下分别为(8.38±2.28)、(12.56±3.22)、(10.46±1.98)、(12.22±1.72)、(17.73±2.16)dB,L-肉碱组在相同频率下DPOAE幅值分别为(14.26±1.47)、(20.98±2.39)、( 19.23±2.15)、(22.56±1.41)、(29.13±3.14)dB;庆大霉素暴露致子代豚鼠耳蜗毛细胞凋亡率为34.6%,L-肉碱可降低毛细胞凋亡率至15.7% (P <0.05).结论 L-肉碱对庆大霉素致子代豚鼠耳毒性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郝帅;田颖;姜菲菲;姜学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臭氧、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在饮用水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消毒过程所产生的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化物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DBP)安全问题日趋受到人们关注.当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浓度> 0.05 μg/L时,即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癌作用[1];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主要危害是对红细胞的影响,引起溶血性贫血,并降低精子的数量和活力[2].国际癌症研究所将亚氯酸盐列为易见的致癌物[3].GB 5749 -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中亚氯酸盐、氯酸盐标准值为0.7 mg/L,溴酸盐标准值为0.01 mg/L.
作者:蔡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和靶器官的胰岛素抵抗,发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近几十年,糖尿病发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人[1].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由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作者:贺连平;臧洪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道路交通伤害现况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第十位死因,据WHO估计,每年有118万人死于车祸,5000万人因此受伤或致残,预计2020年,如果没有新的有效干预措施实施,交通事故将成为全球第三位死因[1].我国自1951-2011年以来,道路交通伤害一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为明显,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总伤害死亡人数的比例从1987-1988年的15%上升到2005-2006年的34%,标化死亡率从12/10万上升至22/10万,增加81%[2].
作者:董晓梅;彭淋;王声湧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