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杜凌燕

关键词:手术室, 医疗废物, 分类管理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代替了以往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与器械,手术室的医疗废物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分类并处理好这些废弃物,成为了手术室医疗垃圾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这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总结我国现阶段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今后更好地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文章就手术室的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现状进行简要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重要的部门,是院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所以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生的带教管理也比一般科室更为严格.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生的带教管理进行了探讨,为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生的带教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龚李香;蓝敏;楼娟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新生儿科出现高危药品的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分析,应用全面在质量管理理论对新生儿科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2013年新生儿科出现高危药品的安全隐患事件作为实验组,2012年新生儿科出现高危药品的安全隐患事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医院常规的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新生儿科全员参加,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观察组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运用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新生儿科全员参加,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比两组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管理缺陷45起,高危药品的安全隐患占26.67% (12/45),高危药品造成的不良反应占26.67%(6/45),对照组出现管理缺陷78起,高危药品的安全隐患占57.69%(45/78),高危药品造成的不良反应占30.77%(24/78),观察组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质量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的高危药品管理中具有显著作用.结论:质量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而且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用药和医疗风险意识,得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其芬;王素萍;王金燕;夏芬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初探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住院接受治疗1个月.入组后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患者、疾病、药物、护理人员及环境等危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比实施前均较高(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达92%,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6%(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零,比实施前(4%)明显减少(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炉芬;姚任雯;汤素华;江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居民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庆元县120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调查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慢性病发病的因素.结果:随着年龄增加,慢性病患者呈现明显增加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慢性病患者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调查居民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高占24.73%.结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吸烟、饮酒、缺乏运动、有慢性疾病家族史是导致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松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麻醉科开展优质无痛分娩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麻醉科开展无痛分娩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加强麻醉科科学管理,改善麻醉科护理服务,观察对采取无痛分娩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质量、麻醉科护士综合能力、产妇和医生对麻醉科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项观察指标较实施前均明显改善.结论:麻醉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麻醉科护士综合能力、产妇及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胡建芳;颜剑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馨护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研究温馨护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之间长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馨护理措施,采用SAS、SDS自评量表评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评判.结果:给予温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温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衢州市第三医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突发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家属投诉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6±3.2)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7±2.8)分(P<0.05),对照组突发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分别为11.67%、8.33%和16.67%,观察组分别为1.67%、0%和5.0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徐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士对剖宫产术后家庭照顾者支持情况的调查

    目的:探讨护士对剖富产术后主要家庭照顾者的支持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照顾者的支持量表”问卷调查120例产科住院的剖宫产患者术后的主要家庭照顾者,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家庭照顾者得到护士支持的总得分为7477分,总得分率为60.0%,且照顾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低于80%,说明护士未能满足照顾者各方面的需求.结论:产后病房护士对家庭照顾者的支持程度较低,提示护士需要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延伸服务范畴,在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加强家属需求的关注,设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作者:何春霞;王庆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的病人,排除医学禁忌,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采用美国危重病护理学会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调查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及4:00),采用自制量角器测量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观察患者体位有无下滑.结果:经过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ICU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从干预前的32.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更好地帮助ICU护士熟知相关知识,有效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洁;李贤连;曹拂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的效果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作业流程重组的意义.方法:对工作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主要进行班次重组、质控流程重组、工作流程重组等.分析比较工作流程重组前后医疗仪器清洁、灭菌包损坏、每周平均用于医疗仪器清洗的时间与各科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评价.结果:现有工作流程重组后医疗仪器清洁不干净与灭菌包损坏发生率比重组前明显降低(P<0.05);每周平均用于医疗仪器清洗时间比重组前显著减少(P<0.05);各科医务人员与供应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评价比重组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作业流程重组,有利于提升供应室医疗仪器的清洁率,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各科医务人员对供应室工作的评价.

    作者:金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不同阶段的带教实践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手术室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手术室护理实习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必须贴合手术室的特点,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地结合,针对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和知识需求,选择不同的临床带教方式,有计划地完成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教学计划.

    作者:钱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缝隙优质护理管理对手外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

    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管理在手外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手外科的患者以无缝隙优质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服务的沟通能力、操作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的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优质护理管理能够提供给患者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柳;吴蓓茸;周建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阶段性带教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阶段性带教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在慈溪市龙山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阶段性带教法进行带教.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在普通外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实施阶段性带教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实习护生的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操作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贺玲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S”管理在降低药房药品周转率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5S”管理方法的应用,降低医院药房的周转率,在保证临床正常用药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库存,减少占用资金,便于医院财务管理.方法:采用“5S”管理法,通过其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步骤,研究并持续改进药品的库存管理,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结果:药房在库药品周转率同期比较大降幅高达36.42%,说明实施“5S”现场管理后药房的在库药品周转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在库药品周转率.结论:通过采用“5S”管理可有效地降低药房的药品周转率,并可广泛用于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药品调剂质量.

    作者:庄菁;邹慧龙;方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强化管理实践,能提升医院管理的水平.文章从护理管理角度探究院感组织的机制效能发挥,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加强管理措施的具体施行,在细节上严格要求无菌操作,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护理行为制定操作规程.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升了各项监测指标的合格率,提高了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作者:赵晓文;蒲青凡;张川蓉;任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BL带教模式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两种带教模式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的9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运用PBL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及护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在PBL教学模式下能较好掌握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与操作技能有所提高;PBL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个人沟通表达能力,有助于护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结论:PBL教学模式激发了护生的主动学习愿望,护生逐渐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面对问题能通过思考寻求解决方法,锻炼了护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作者:谷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药院校红十字会拓展慈善育人功能探索

    文章基于高校红十字会慈善育人功能的发展回顾,探讨了中医药院校红十字会慈善育人功能的基本特征.在比较上海5所院校红十字会慈善爱心工作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特色红十字会慈善育人目标与宗旨,并就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特色红十字会慈善育人模式提出实践策略.

    作者:张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经验

    《内经》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系统性工作,文章系统总结了包括教学目标的调整细化,教学内容的分化和PBL教学法的应用,网络测试、课堂考核与期终测试的全过程考核等改革经验,并指出,经典著作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寻找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位置.

    作者:李海峰;周国琪;王庆其;邹纯朴;王丽慧;陈正;薛辉;赵心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面向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国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其培养观念和模式特点,结合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及特色,诠释对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内容,探索符合国际形势需要的对外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传承中医文化,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影响.

    作者:左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以改革理念法治思维发展中医药

    2015年1月11日,“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攻坚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全力支持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

    作者:《中医药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