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对剖宫产术后家庭照顾者支持情况的调查

何春霞;王庆碧

关键词:护士, 剖宫产产妇, 住院, 家属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对剖富产术后主要家庭照顾者的支持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照顾者的支持量表”问卷调查120例产科住院的剖宫产患者术后的主要家庭照顾者,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家庭照顾者得到护士支持的总得分为7477分,总得分率为60.0%,且照顾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低于80%,说明护士未能满足照顾者各方面的需求.结论:产后病房护士对家庭照顾者的支持程度较低,提示护士需要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延伸服务范畴,在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加强家属需求的关注,设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代替了以往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与器械,手术室的医疗废物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分类并处理好这些废弃物,成为了手术室医疗垃圾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这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总结我国现阶段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今后更好地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文章就手术室的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现状进行简要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杜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麻醉科开展优质无痛分娩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麻醉科开展无痛分娩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加强麻醉科科学管理,改善麻醉科护理服务,观察对采取无痛分娩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质量、麻醉科护士综合能力、产妇和医生对麻醉科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项观察指标较实施前均明显改善.结论:麻醉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麻醉科护士综合能力、产妇及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胡建芳;颜剑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初探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住院接受治疗1个月.入组后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患者、疾病、药物、护理人员及环境等危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比实施前均较高(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达92%,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6%(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零,比实施前(4%)明显减少(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炉芬;姚任雯;汤素华;江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药物剂量准确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影响药物剂量准确性的因素,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十余种常用药物需部分加入时溶剂的量与溶剂的选择进行探讨,使其即方便实际临床抽取又使剂量更加准确.结果:门诊常用十余种药物经过探讨均找到了合理的溶剂量与合适的溶剂品种,为临床加药时的剂量准确提供了保障.结论:合理的溶剂与溶剂量即方便了临床用药剂量的计算又保障了剂量的准确性.

    作者:张美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为做好患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3年12月之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病程不同分为两组,病程6个月以内者共43例,分为A组;病程6个月以上者共33例,分为B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理能力障碍,无法参与洗衣、做饭、购物、理财以及使用交通工具等活动,两组生活能力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在吃饭、穿衣、行走、用药、梳洗、打电话等项目上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住院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缺乏必要的日常生活能力,在护理工作中更应当重视这些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帮助其进行离床活动,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减少卧床时间,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彬芬;徐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的病人,排除医学禁忌,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采用美国危重病护理学会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调查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及4:00),采用自制量角器测量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观察患者体位有无下滑.结果:经过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ICU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从干预前的32.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更好地帮助ICU护士熟知相关知识,有效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洁;李贤连;曹拂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创新服务模式以提升中医院管理水平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改革的灵魂与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快速可持续发展.文章简要介绍了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的创新管理,提升服务理念,打造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刘宏;侯芳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义乌地区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分析与急诊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急诊医疗的发展,对地区突发群体性伤害的应急措施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水平明显提高.文章对义乌地区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和急诊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针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制定更加完善的应急措施.

    作者:何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农村产妇和城镇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研究

    目的:通过对农村和城镇产妇的产褥期健康保健知识来源渠道和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旨在探讨做好产妇的产褥期健康保健服务工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临海市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8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农村的有298名,来自城镇的有310名,对两组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知识来源渠道和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比较.结果:农村和城镇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来源于网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来源于书刊与报纸、广播电视、亲戚朋友和家人、医护人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农村产妇和城镇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在卫生与活动知识、乳房护理知识、产后营养膳食知识、产后促进身体恢复知识和产后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产妇和城镇产妇的产褥期健康保健知识的来源渠道有一定区别,且城镇产妇的产褥期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明显好于农村产妇.

    作者:刘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馨护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研究温馨护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之间长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馨护理措施,采用SAS、SDS自评量表评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评判.结果:给予温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温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馨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进流程管理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实践与体会

    为探索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方法,应用流程管理机制对手术室的各项工作实施全面的流程化管理,通过将质量管理内容和临床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使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得以实施.手术医生满意度、病人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许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强化管理实践,能提升医院管理的水平.文章从护理管理角度探究院感组织的机制效能发挥,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加强管理措施的具体施行,在细节上严格要求无菌操作,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护理行为制定操作规程.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升了各项监测指标的合格率,提高了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作者:赵晓文;蒲青凡;张川蓉;任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甲亢病人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分析了甲亢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指导病人合理认识疾病症状、加强病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病人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充足休息、加强病人用药健康教育等方面等几方面分析了健康教育在甲亢病人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蒋慧玲;徐蓓颖;陈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S”管理在降低药房药品周转率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5S”管理方法的应用,降低医院药房的周转率,在保证临床正常用药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库存,减少占用资金,便于医院财务管理.方法:采用“5S”管理法,通过其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步骤,研究并持续改进药品的库存管理,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结果:药房在库药品周转率同期比较大降幅高达36.42%,说明实施“5S”现场管理后药房的在库药品周转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在库药品周转率.结论:通过采用“5S”管理可有效地降低药房的药品周转率,并可广泛用于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药品调剂质量.

    作者:庄菁;邹慧龙;方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安全文化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运用于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安全文化作为管理理念运用到精神科安全管理之中,比较运用前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1例走失等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17%,未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发生7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4.00%,5例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精神科安全管理中能够显著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频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实验组患者给予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睡眠质量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各项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证患者临床医疗安全.

    作者:胡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绍兴市口腔医院2013年4~11月84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用药指导、预防交叉感染等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调查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正确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 (P<0.05).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

    作者:朱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救模拟演练对提高护士急诊护理水平的效果探讨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急救护理水平.方法:以全科护理人员为对象,小组为单位进行急救模拟演练,按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中的急救演练检查标准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后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外联协调能力,人文关怀、交流沟通能力及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意识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模拟演练可以让护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强化了人性化护理意识,加强了对外协调工作的配合性,是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护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丁莉;金萍;李春萍;朱碧芳;陈玲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的效果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作业流程重组的意义.方法:对工作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主要进行班次重组、质控流程重组、工作流程重组等.分析比较工作流程重组前后医疗仪器清洁、灭菌包损坏、每周平均用于医疗仪器清洗的时间与各科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评价.结果:现有工作流程重组后医疗仪器清洁不干净与灭菌包损坏发生率比重组前明显降低(P<0.05);每周平均用于医疗仪器清洗时间比重组前显著减少(P<0.05);各科医务人员与供应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评价比重组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作业流程重组,有利于提升供应室医疗仪器的清洁率,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各科医务人员对供应室工作的评价.

    作者:金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传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学生实习阶段综合评价比较研究

    文章通过对中医传承教育组和院校教育组的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综合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医传承教育组学生人文素养及专业素养得分均高于院校教育组学生,提示特色中医传承人才综合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作者:张瑞;郑玉玲;詹向红;呼海涛;王振亮;闫国立;任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