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威市农村居民HAV及HBV感染状况分析

焦志刚;李玉华;张富花;陈根;景涛;韩俭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调查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居民甲型肝炎病毒(HA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4个乡镇539人;ELISA法检测调查人群血清中抗-HAV IgC和HBsAg,了解HAV和HBV的流行状况.结果 居民中抗-HAV IgG阳性率为63.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g阳性率为12.80%.11~20岁青少年抗HAV-IgG阳性率为83.33%,61岁~老年人阳性率为9.09%,明显低于其他人群(P<0.05).61岁~老年人中HBsAg阳性率为24.24%,明显高于41~60岁人群(10.07%和7.37%)(P<0.05).结论 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地区青少年HAV感染率高,61岁~居民对HAV的特异性免疫力低.人群中HBV感染率高.应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健康教育和甲、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烟草使用疾病负担研究方法进展

    目前,烟草使用疾病负担指烟草(口吸、咀嚼和鼻吸,主要指口吸)对人类所造成的健康和寿命损害、经济损失等疾病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深入了解烟草的健康危害及其变化趋势,为持续进行烟草有害健康的教育、制定控烟政策和建立无烟环境等提供信息参考,世界各国一直在进行有关烟草使用疾病负担[1-3]的研究,研究方法众多且各有特点.为了解烟草使用疾病负担研究方法状况,为深入进行烟草使用疾病负担研究提供参考,对国内外烟草使用疾病负担研究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晗;金水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赣榆县农村少年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赣榆县农村地区6~15岁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2月,对江苏省赣榆县农村地区8 161名学生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通过筛查建立新增感染率调查队列人群,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基线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的平均感染率为20.16%,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8.78%,22.22%;6岁~、7岁~、8岁一、9岁~、10岁~、11岁~、12~15岁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15.02%,17.37%,19.33%,19.43%,18.86%,24.40%,23.64%.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学校性质、乡镇经济水平与发病有关.通过为期1年的队列随访,平均发病密度为2.32%,男性、女性分别为2.01%,2.80%.6岁~、7岁~、8岁~、9岁~、10岁~、11岁~、12~15岁年龄组的发病密度分别为2.68%,2.40%,1.99%,2.06%,1.31%,2.91%,5.0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校性质以及乡镇经济水平与新发病例均无关.结论 江苏省赣榆县农村地区6~15岁儿童存在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逐龄不匀速的递增现象,但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作者:李亮;朱凤才;毛旭虎;吴德林;张艺飓;谈忠鸣;李大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山西省太原市3所医院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91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肺炎的住院患得19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单因素及Logisitic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60岁、基础疾病、联合使用>2种的抗生素、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21 d、插管机械通气或雾化吸氧为独立的6个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依次为3.589,2.472,2.217,2.171,2.157和2.039.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范炤;王素萍;杨芸;李萍;刘占伟;田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痛风相关因素及其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痛风(Gout)是因嘌呤代谢障碍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或)因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的疾病.其中.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痛风,称为原发性痛风.

    作者:沙海滨;贺圣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铝螯合剂对染铝大鼠学习记忆及脑ATP酶影响

    目的 探讨铝鳌合剂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eferiprone,DFP)对染铝大鼠学习记忆、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酶(ATP)及铝、锌、铜、铁、钙、镁等元素的影响.方法 AlCl3染毒Wistar大鼠4周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DFP 2周,进行迷宫实验、测定脑组织ATP酶活力及铝、锌、铜、铁、钙、镁含量.结果 铝染毒组大鼠迷宫实验全天总反应时间(TRT)和错误次数显著高于各给药组(P<0.05,P<0.01);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Ca2+Mg2+-ATP酶活力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各给药组ATP酶活力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脑铝含量显著低于铝染毒组(P<0.01),高剂量组恢复至阴性对照组水平;各给药组大鼠脑组织中锌、铜、铁、钙、镁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DFP通过排铝,恢复ATP酶的活力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同时维持脑组织中锌、铜、铁、钙、镁代谢平衡.

    作者:巩泉泉;刘萍;禚金花;徐华雷;张雅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贵州省2002~2007年结核病管理状况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疾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李杨;陈再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消费者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有关营养标签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对消费者关注的食品营养标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营养标签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从社区人群中分层抽取消费者进行营养标签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应用Excel及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89名消费者中有56名将营养信息作为选择食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占30%;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为39.2%;90%的调查对象不知道<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已出台实施;对营养标签真实性的信任度为71.7%,满意度为56.8%.结论 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不高,对营养标签的关心、理解、信任和满意度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消费者的营养教育.

    作者:赵艳;夏薇;于宝文;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FOS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及对脂褐质含量影响

    目的 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经口亚慢性染毒致大鼠肝脏氧人损伤及对脂褐质(Lipofuscin,LF)含量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各染毒组饮水中PFOS浓度分别为1.7,5.0,15.0 mg/L.连续染毒90 d后,观察大鼠肝脏脏器系数;测定大鼠血清PFOS浓度、肝脏丙二醛(MDA)、LF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各染毒组与对照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血清PFOS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5.0和15.0 mg/L染毒大鼠肝脏重量分别为(19.5±1.3),(20.4±4.8)g,显著高于对照值(14.2±3.4)g(P<0.05).肝脏脏器系数分别为(4.20±0.18)%,(4.95±0.56)%,显著高于对照值(3.54±0.41)%(P<0.05).肝脏MDA含量分别(2.38±0.92),(1.82±0.48)nmol/(mg·prot),显著高于对照值(0.87±0.11)nmol/(mg·prot)(P<0.05).T-AOC分别为(1.33±0.20),(1.35±0.18)U/(mg·prot),显著高于对照值(1.08±0.17)U/(mg·prot)(P<0.05);15.0 mg/L染毒组大鼠肝脏LF含量为(2.89±0.15)μg/ml,显著高于对照值(2.68±0.09)μg/ml(P<0.05).结论 PFOS可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并增加肝脏脂褐质含量.

    作者:于红瑶;刘利;刘薇;王烈;金一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鞍山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粪口途径传播,多发生于<10岁儿童,以手、足、口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1].

    作者:金大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福建省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福建省第一轮全省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2003~2008年项目单位季报表,2007年全省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项目期末评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结防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4.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43.6万元(P<0.05).(2)结防人员人力资源明显改善,人员从项目实施前的146名,增加到项目实施后的190名,增长了30.1%.其中省、市、县三级人员分别增加了21.4%,23.2%,36.8%.(3)项目实现了肺结核病人的高发现与高治疗管理水平,5年共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13 31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从2003年53.6%提高到2005年的74.5%,2006~2007年也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的70%目标;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满2个月痰菌转阴率为88.8%,治愈率为91.1%.结论 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促进了福建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也为其他项目提供了经验借鉴.

    作者:林淑芳;杜永成;陈求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亚洲牛带绦虫NOMO1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目的 构建亚洲牛带绦虫NOMO1基因原核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研究.方法 以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含NOMO1基因的质粒作为模板,扩增该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后再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成功建构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8a(+)-NO-MI1.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破包涵体后纯化蛋白通过SDS-PAGE鉴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牛带绦虫、牛带绦虫病人血清识别,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克隆亚洲牛带绦虫NOMO1基因、表达和纯化得到了该基因的重组蛋白并且证明该基因具有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

    作者:廖兴江;戴佳琳;黄江;胡旭初;余新炳;申萍香;周灵贵;郎书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沈阳市铁西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为了解沈阳市铁西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状况,改进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和质量,于2008年对沈阳市铁西区29家医疗机构的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用品、空气等进行监测.

    作者:张翠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农村心血管疾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绩效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心血管防治适宜技术示范研究6个西医技术项目的 推广绩效.方法 从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和推广效率两方面入手,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现场调查,终确定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和社会效益等12项指标评价推广绩效.结果 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中中高级技术职称占57.8%,大专以上学历占58.0%;接受培训的346名卫生技术人员中89.0%熟练掌握了培训内容;累计推广心血管疾病防治适宜技术46例,人均推广0.133例;以慢性心力衰竭规范治疗技术推广效果好.结论 河南省农村心血管疾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示范有一定绩效,还应进一步提高推广效率.

    作者:王宇明;赵菁;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人群对癌症终末治疗及死亡态度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谈论死亡态度及癌症终末治疗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服务于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 548名医护人员、普通疾病患者、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较其他人群更倾向于不介意谈论死亡和对终末治疗更理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谈论死亡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理性治疗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人们对待癌症终末治疗和死亡态度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以及经常与疾病和死亡的接触经历有关.

    作者:曾铁英;张琪;黄海珊;方鹏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结核杆菌MTC28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快速、有效和灵敏的诊断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之一.目前常用的诊断试剂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是一种未被明确成分的结核杆菌抗原混合物,普遍存在于结核杆菌、环境中非结核杆菌等菌株中,检测时常将卡介苗接种者及活动性肺结核治愈者误检为阳性,而且不能将活动性肺结核与潜伏感染相区别,限制了PPD的临床应用[1,2].

    作者:佟伟;李宏伟;卢颖;吴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耐多药结核杆菌与药物敏感菌株蛋白质比较

    目的 比较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菌株与药物敏感菌株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和结核分支杆菌药物敏感菌株总蛋白质,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电泳图谱,切取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发现27个蛋白质点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有6个蛋白质点明显表达上调.质谱分析发现,6个蛋白质点分别代表的蛋白质为无机焦磷酸酶、多肽脯氨酰基顺反同分异构酶A、延伸因子Tu、420个氨基酸的未知功能蛋白质、双加氧酶和转录调节蛋白(MoxR).结论 耐多药结核杆菌与药物敏感菌株在蛋白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谢勇恩;任碧轩;胡为民;唐恩洁;敬保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民族居民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病指标关系

    目的 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病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1~12月收集的498名不同民族居民血样本进行尿酸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结果 随着血尿酸(SUA)水平的升高,汉族和维吾尔族除了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其他指标均有升高的趋势,统计学检验除血糖(FBS)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汉族血尿酸与FBS无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10.271,P<0.01),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而维吾尔族血尿酸与FBS和HDL-C无关外,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汉族和维吾尔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检出率均随着SUA水平的增高而升高,统计学检验汉族不同尿酸组之间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除了高血糖的检出率各尿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各尿酸水平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和维吾尔族血尿酸水平与除血糖外的心血管病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并且对各代谢紊乱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因此,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对减少心血管病发生和发展将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玉萍;李清;姚华;王秋云;胡静;古丽巴哈·阿不都热合曼;妥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泰安市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我国于1981年由首次报道在家兔中发现此病,以后相继在内蒙古、江苏、河北、广东、青海等地报道了人畜间的附红细胞体感染[1].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人畜感染率高、危害性大.为了解山东省泰安市该病的流行状况,自2005~2007年,对泰安市5个县区附红细胞体人群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子强;赵晓辉;于爱莲;李栋;李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市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并进行入户调查;在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SAS Enterprise Miner软件建立决策树模型,分析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居民是否利用住院卫生服务建立决策树模型,其对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有分类错误率分别为4.86%,4.94%,4.94%,按重要性排序筛选出前5位影响因素为是否患慢性病、人均收入、年龄、医疗保险类型和婚姻状况.结论 不同人群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人群,采用相应政策,降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满足居民的住院卫生服务需要.

    作者:曹伟燕;王培承;蔡伟芹;孟祥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BDE-47和PCB153染毒致大鼠神经毒性作用

    目的 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和2,2',4,4',5,5'-六氯联苯(PCB153)单独或联合染毒对SD大鼠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出生第10 d的SD大鼠经一次性PBDE-47[1,5,10 mg/(kg·bw)]和/或PCB153[5 mg/(kg·bw)]染毒,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2月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海马组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酶-12(Caspase-1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酶-3(Caspase-3)以及细胞色素(cytochrome C)等钙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PBDE-47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呈现减退的趋势,且所有染毒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B153可增加PBDE-47的神经毒性作用.与对照组比较,10 mg/(kg·bw)染毒组PBDE-47可导致雌雄大鼠XIAP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使雌雄大鼠Caspase-12、Caspase-13、Cytochrome C以及雄性大鼠DAPK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除雌雄大鼠DAPK以及雌性大鼠Cytochrome基因外,PBDE-47和PCB153对雌雄大鼠其他各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 PBDE-47可引起大鼠神经系统损伤,同时影响大鼠海马区钙信号诱导的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PCB153可增强PBDE-47的上述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夏涛;何平;王爱国;陈晓栋;匡刚;牛强;郭丽娟;黄南;陈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