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宁
分析了当前中国卫生改革的形势,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系统绩效差,医院市场化、医疗费用增长、需求受抑制,城乡之间在卫生服务覆盖率、可及性和健康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拉大.总结了三医联动改革的成就和今后改革的方向,认为中国需要做更多的循证政策研究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并迎接挑战.
作者:胡善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新世纪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战略任务.这对我国卫生事业构筑卫生人才发展新机制和全面推进卫生人才工作,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迟心志;翟强;王在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医院投资、融资、并购等决策的失误或利率、汇率的调整等因素,导致医院财务陷入困境,资金难以为继,终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形成了财务危机.一、医院财务危机的主要预警信号1.收支结余持续下降,出现赤字.医院收支结余出现赤字或净资产出现负增长是医院陷入财务危机的信号,是非正常的经营状况.
作者:蔡海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医疗费用的上涨使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关注对医疗机构的选择.而对医疗机构来说,谁赢得病人的满意和忠诚,谁就将终赢得市场.
作者:陶明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一般商品更为严重,并造成了医疗服务供方的败德行为、难以避免的医患纠纷以及供求双方的不公平交易.因此,应加强对医疗服务系统的管理,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医患沟通、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等.
作者:王成艳;张格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卫生经济研究>创刊20周年暨出版200期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把自己与<卫生经济研究>的故事讲述一下,与大家共飨.
作者:贺承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本文论述了我国基本卫生服务界定的理论依据和原则.基本卫生服务界定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据,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预防和控制改革相配套;提出了以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卫生服务产品的分类、成本效果和公平与社会效益等四项界定原则.
作者:李玲;程晓明;巫小佳;沈志洪;尹亚平;石崇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人生的历程中总是要与许多人相识的,大多数人免不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但其中总是会有一些人成为你怎么也忘却不了的朋友.无论是聚还是散,是远还是近,是荣还是枯,这样的朋友,似乎总是一直在你身边,在你眼前,不断提醒着你,帮抚着你,鼓舞着你.<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对于我来说,就如同这样的朋友.一个相知相识、相伴相随整整二十年的朋友.
作者:徐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了,又正好刊出200期,真是双喜临门.<卫生经济研究>杂志是幸运的,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阳光沐浴下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锻炼成长.我作为创始人之一,见证了20年的历程,不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杂志在创业时的艰辛,发展中的曲折,克服困难后的宽慰,以及今天的喜悦,一幕一幕历历在目.
作者:戴迪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重视初级卫生保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培养并形成一支全科医生队伍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就乡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范连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现行的医保制度在费用控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医院拒收参保病人等.参保病人前往医院就诊,医院却以社会医疗保险局给的钱已经用完为由拒绝治疗参保病人.参加医疗保险,为的就是在患病时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现在却因此被医院拒之门外!这简直是对社会保险目的的一种嘲讽.不仅如此,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尤其在实行总额预付制的医院.
作者:杨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已经20周岁了.创刊之初,我就是它的一个读者;不久,我就成为它的一个作者;从1994年起,我又荣幸地担当起它的审读员,成为它的一个诤友.作为它的一个读者,我从它所发表的文章中获得了许多教益,丰富了自己的学术生活;作为它的一个作者,我从它所发表的拙作中受到了鼓舞,推动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为它的一个诤友,我从对它的审读中体会到创办学术刊物之艰辛,以及学术刊物成长之不易.
作者:印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金华市金东区现有农业人口28.4万,占总人口的94.6%.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普遍.为此,金东区于2003年8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就一直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截至2003年11月底,全区农民参保率达到88.8%,筹集参保资金505万元,已报销医疗费近200万元,整个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应建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草率.医院预算编制往往由财务部门闭门造车,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医疗市场变化,而是依据上年的决算数据加加减减而成.这种预算带有某种程度的估算,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具体执行部门,也没有对预算进行可行性论证,归根结底,没有把预算编制当成医院经济发展大事而引起重视.
作者:吴中;汪义锋;游在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现状南平市共有卫生院123所,其中中心卫生院21所.从2003年财务收支情况及对20所卫生院的抽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全市卫生院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效益较差,亏损比较严重.
作者:严苏燕;方美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反应性作为评价卫生系统绩效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卫生系统的反应性调查和分析,发现辽宁省农村卫生系统的反应性高于城市,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应考虑改进,尤其要根据农村卫生服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的改进.
作者:任苒;于娣;贾险峰;陈俊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4年是<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读者、作者和副主编,我和这本几乎与我国卫生改革同行的学术刊物一起经过了20个春秋.
作者:陆立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预算管理医院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是年度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统一、及时编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需要调整的应编制正式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作者:袁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现状与背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温医一院)是一家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患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浙南闽北地区的中心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编制床位767张,日均门诊量4500人次左右.
作者:阮耀民;冯亦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公立医院转制以后,其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带给社会公众的新问题之一就是安全性.笔者试就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1.政府监管的安全性就目前我国政府来说,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还是习惯于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对采用经济杠杆,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市场机制来调控,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行政手段和框架.
作者:梅锦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