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征
近几年来,各医院不同程度地实行成本核算,但分析各医院的核算现状,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就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化模式谈点自己的构想,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傅裕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农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格局、收入时间、收入方式和消费水平都影响着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因此,农村卫生改革必然在机构设置、服务付费、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方面符合农村、农民的实际.
作者:吴华章;任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按核算对象不同分为三种:项目法、病种法、综合法.今后,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应重视学习和采用变动成本法,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传统的事后算账转移到成本的事前预测和控制上来,努力降低医院成本费用.
作者:张盈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人力资源会计对于医院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但是人力资源会计却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与选拔、报酬、培训、激励、流动等各环节之中.当我们把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结合起来考虑时,会发现医院可能是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突破口.
作者:韩优莉;程薇;房耘耘;刘辰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现行的医保制度在费用控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医院拒收参保病人等.参保病人前往医院就诊,医院却以社会医疗保险局给的钱已经用完为由拒绝治疗参保病人.参加医疗保险,为的就是在患病时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现在却因此被医院拒之门外!这简直是对社会保险目的的一种嘲讽.不仅如此,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尤其在实行总额预付制的医院.
作者:杨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合作医疗补偿能力有限实行合作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计显示,肥西县参保农民住院费用平均补偿比例为21.8%,住院费用在1万~1.5万元之间的,补偿比例仅为16.2%,如果加上间接费用,补偿比例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农民自负费用占80%以上,农民患大病绝大部分费用还是要自己承担.经济困难的农民同样看不起病,实行合作医疗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但在目前的筹资水平下,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否则可能导致合作医疗基金超支.解决这一困境,笔者认为,要尽快建立起医疗救助制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对于患重大疾病的农民予以医疗救助,以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作者:胡晓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金华市金东区现有农业人口28.4万,占总人口的94.6%.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普遍.为此,金东区于2003年8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就一直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截至2003年11月底,全区农民参保率达到88.8%,筹集参保资金505万元,已报销医疗费近200万元,整个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应建设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基层卫生管理队伍现状以我县为例,全县有国家办医疗卫生机构43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家、乡镇卫生院8家、卫生所30家).全县共有卫生管理人员78名,其中本科学历1人,占1.28%;专科19人,占24.36%;中专21人,占26.92%;中专以下37人,占47.44%.按技术职称分:高级职称7人,占8.97%;中级34人,占43.59%;初级37人,占47.44%.78名管理人员中无一人接受过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系统培训,仅18人(仅占23%)参加过不同类型的短期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作者:占宗刚;毛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反应性作为评价卫生系统绩效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卫生系统的反应性调查和分析,发现辽宁省农村卫生系统的反应性高于城市,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应考虑改进,尤其要根据农村卫生服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的改进.
作者:任苒;于娣;贾险峰;陈俊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前,牡丹江市共有近80名医疗保险患者常年进行血液透析,每人每年平均进行70次左右.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每次透析费用是380元,每位患者一年需要26600元,按照我市的医疗保险政策,这类患者自付比例是30%,即个人负担7980元.基于血液透析患者消耗的资金量大、治疗时间长、人数不断增多的现状,为准确把握透析患者实际消耗的费用成本,笔者对我市一家定点医院医保透析患者的费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于志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医院投资、融资、并购等决策的失误或利率、汇率的调整等因素,导致医院财务陷入困境,资金难以为继,终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形成了财务危机.一、医院财务危机的主要预警信号1.收支结余持续下降,出现赤字.医院收支结余出现赤字或净资产出现负增长是医院陷入财务危机的信号,是非正常的经营状况.
作者:蔡海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公立医院改革是多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卫生发展问题,泰国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其它国家的卫生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侯建林;雷海潮;韦潇;毛阿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本文论述了我国基本卫生服务界定的理论依据和原则.基本卫生服务界定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据,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预防和控制改革相配套;提出了以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卫生服务产品的分类、成本效果和公平与社会效益等四项界定原则.
作者:李玲;程晓明;巫小佳;沈志洪;尹亚平;石崇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一、预算管理医院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是年度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统一、及时编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需要调整的应编制正式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作者:袁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分析了当前中国卫生改革的形势,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系统绩效差,医院市场化、医疗费用增长、需求受抑制,城乡之间在卫生服务覆盖率、可及性和健康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拉大.总结了三医联动改革的成就和今后改革的方向,认为中国需要做更多的循证政策研究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并迎接挑战.
作者:胡善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服务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一般商品更为严重,并造成了医疗服务供方的败德行为、难以避免的医患纠纷以及供求双方的不公平交易.因此,应加强对医疗服务系统的管理,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医患沟通、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等.
作者:王成艳;张格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重视初级卫生保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培养并形成一支全科医生队伍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就乡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范连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对过度医疗,社会上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过,本文仅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角考察过度医疗行为,分析它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着重剖析和指出过度医疗行为违背了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提出有效控制过度医疗行为的对策.
作者:王德国;缪典庆;王敏;王时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4年是<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读者、作者和副主编,我和这本几乎与我国卫生改革同行的学术刊物一起经过了20个春秋.
作者:陆立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人生的历程中总是要与许多人相识的,大多数人免不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但其中总是会有一些人成为你怎么也忘却不了的朋友.无论是聚还是散,是远还是近,是荣还是枯,这样的朋友,似乎总是一直在你身边,在你眼前,不断提醒着你,帮抚着你,鼓舞着你.<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对于我来说,就如同这样的朋友.一个相知相识、相伴相随整整二十年的朋友.
作者:徐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