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桃花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期望值与护士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满足情况间的差异.方法:将33例EICU患者家属和63例在EICU工作的护士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家属作为家属组,护士作为护士组.比较不同职称护士间急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各项评分差异和家属与护士间CCFNI各项评分差异.结果:护师以上职称组CCFNI评分中信息因子、支持因子、保证因子、接近因子及舒适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护士职称组(P<0.05),同时护士组CCFNI评分中信息因子、支持因子、保证因子、接近因子及舒适因子分数均明显低于家属组(P<0.05).结论:在EICU工作中,不同职称护士间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期望值间存在差异,同时护士对于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期望值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作者:李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浅析静脉配置中心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管理措施.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情况,分析配置化疗药的危害、污染途径,总结自我防护的经验,让配置人员做到更好的防护.结果:针对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结论:规范操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可以大限度保护配置人员的健康,充分发挥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优势.
作者:邱小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介绍“7S”管理在外科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全科参与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的寻找,然后进行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常节约、常安全.结果:“7S”管理使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增强,设备仪器管理落实到人,解决了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自觉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对外科重症医学科的仪器设备进行“7S”管理,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有效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有效降低了科室成本.
作者:景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医生精湛的医术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是战胜病魔的关键.但近来随着医疗体系不断健全,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闹、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文章从医患关系现状入手,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改善紧张关系的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作者:盛康美;杨立新;贾守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量化绩效考核和规范化培训与手术室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12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量化绩效考核并安排规范化培训,统计感染率,并与2012年1~12月的感染率相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和量化绩效考核后,手术感染率有所下降,从0.44%下降至0.16%(P<0.001).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并对工作进行量化绩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手术室感染率得以下降,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毕依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未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4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30例,女190例.对该组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提出科学高效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并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4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该组患者中男226例,女194例.这两组患者均为1年的观察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照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7.8%,实验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6.4%.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增加患者的综合满意度.
作者:范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方法: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五官科住院患者的相关特点与医护人员素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排查,其中包括护理管理中的技术水平、服务意识、法律相关等不安全因素.归纳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针对性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及规章制度的落实等干预措施.结果:科室中护理差错明显降低,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患者满意率及服务意识上都有较大改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纪律意识、规章制度落实等明显改善.结论:在五官科护理中,针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干预措施,是提高护理水平与质量的关键.
作者:孔丽敏;张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17例医疗纠纷的分析,探讨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保证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吐哈石油医院2010~2014年发生的17例医疗纠纷进行汇总、分析,根据纠纷发生的科别、原因,确定医疗纠纷发生的高危科室及主要原因,并根据结果探讨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5年间医疗纠纷发生的重点科室是外科、妇产科,纠纷发生的原因依次是:并发症、医疗过失、医患沟通不够.结论;手术科室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重点科室,加强对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的重点监管,严格落实核心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9.23±12.36)分(41.95±13.25)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3±13.88)分(52.65±11.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为80.00%,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产褥期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产科分娩室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作者:寿凤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社区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影响门诊药房调剂的各环节,即采购、验收、储存、请领、上架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分别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社区药房调剂过程中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实施风险管理后,药师内差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药房管理中,能够提高药师的配剂准确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孙秀琴;蔡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药膳是“全养生”理念下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药膳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药膳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以为行业的发展和后续研究提供服务.通过相关文献及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作者认为随着药膳市场的不断扩张,药膳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会持续地增长,并且在药膳制作、药膳贸易以及药膳服务方面有较大的需求.
作者:陈颂恩;孙晓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研究生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导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对待.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开题应有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写作完成.文章就颇具代表性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磊;柴可夫;王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检验科通过对患者标本进行检验,进而对疾病作出诊断,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后期的治疗.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切实做好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能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检验科的工作将影响着医院声誉.但是临床实践发现,检验科单纯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临床上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效果.在大程度上将检验科的质量控制与医院的质量控制有机结合,才可以使得检验工作变得系统而全面.从多个方面促使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紧密合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
作者:祝晓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药营销专业对实践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能力培养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文章总结了现在医药营销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预防医学作为中医特色课程也面临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文章对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刘晓蕙;孙春阳;裴兰英;徐学琴;王瑾瑾;闫国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家长参与绘制婴儿生长曲线的效果,以及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趋势的影响.方法:从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2500名婴儿,指导家长定期绘制婴儿生长曲线,分别于首次和末次的评价填报参与绘制婴儿生长曲线图评估表.结果:①末次评价显示,3条生长曲线图的画点、末点及连线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18次、0.36次和3.04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家长认为婴儿生长发育好的比例、曲线图有助于评估婴儿发育的比例以及采用曲线图便捷的比例,末次评价显著高于首次评价(P<0.001);③医护人员对于家长更有效的接受发育指导的比例,末次评价高于首次评价(P<0.001);④第3、4、6次评价显示,3种生长曲线图的末点和画点的百分比随评价次数而逐次递减,连线的百分比则逐渐递增(P<0.001);⑤出生、首评和末评三者显示,年龄测体重、年龄测身高生长曲线的比例逐渐上升,而年龄测体重和身高测体重生长曲线的比例逐步下降(P<0.001).结论:家长接受指导,并参与到绘制婴儿生长曲线及评估的内容中,既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婴儿的体重身高生长规律,还能更好地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作者:俞建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针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4年~2014年间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观察分析,为日后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50名不同学历层次的离职的护理工作人员、就离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分析后得出导致护理离职的主要因素为工资待遇、工作强度、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结论:研提高护士基本待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注重医院人文关怀能有效减少护士离职倾向.
作者:叶莉;吴秀华;阮筱珠;叶筱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将健康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并对其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4年2月间管理的1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管理率为42.3%,药物治疗率为79.1%,血糖控制率为58.0%,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2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等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管理情况及自身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自我服药管理行为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过程中自我服药行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整理.结果:经过其资料调查总结出信息来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我服药行为管理、社会的支持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等因素影响其恢复.结论:良好的自我用药管理,有利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恢复.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找到相关对策,以便提高临床痰标本的检测率.方法:在住院部选取150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痰标本的留取情况.结果:得出影响痰标本不正确留取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而患者因素占77.6%,是导致痰标本留取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尤以患者无力咳痰和痰少不易咳出为显著.医护人员因素占22.4%,其中的主要因素为送检不及时,送检时间太长.结论;医护人员在取痰过程中应当以高度责任心和耐心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讲解,使患者明白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提高临床痰培养的有效率.
作者:朱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