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盛康美;杨立新;贾守凯

关键词:医患关系, 紧张, 分析, 信任, 构建
摘要: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医生精湛的医术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是战胜病魔的关键.但近来随着医疗体系不断健全,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闹、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文章从医患关系现状入手,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改善紧张关系的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4年6月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观察组)及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照组),每组各25人,进行压力调查,并对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轻度、中度、重度压力分别为8.0%、32.0%、32.0%,而对照组的40.0%、52.0%、8.0%,显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重度压力高于对照组,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总分为(158.6±4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3.8±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紧张、患者护理危险、护理专业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作量、工作环境、护理专业、患者护理等因素均会造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压力.

    作者:蒋娟妹;蔡静;付翠;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调查微创外科手术的整体医-护-患配合状况

    目的:调查微创外科手术的整体医-护-患配合状况,继而探讨有效的医-护-患配合对策,为外科手术患者进一步开展手术配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9月在波市第二医院进行的外科微创手术治疗230例,运用自行设计的微创手术配合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230例外科微创手术中,医生中,做好手术用药的宣导的只有97例,主动与护士就手术过程沟通的仅有104例,主动与患者沟通手术过程的仅98例;护士中,对手术注意事项进行有效宣导的有1 62例,主动与医生就手术过程沟通的仅53例,主动与患者沟通手术过程的仅33例;患者中,知道如何配合手术的只有50例,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手术相关知识的有222例.结论:微创外科手术的医-护-患配合中,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情况较好,但是对于详细的手术过程的有效沟通还很缺乏;医生及护士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情况不是很理想.

    作者:戴贤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医药学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医药类人才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医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医药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医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高素质医药类人才的关键.

    作者:赵保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推拿学》教学形式创新初探

    文章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引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推拿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院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与干预管理对策

    目地:探讨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管理对策,为医院防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金华市第五医院住院的98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史、住院时间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等,与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30例,感染率30.6%,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延长是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淑青;兰燕琴;金亚玲;蒋亦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ISO15189认可对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启示

    文章主要是以ISO15189认可为契机,通过专家的指点,探究了做好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启示.三水平分三时段走;下午关机保养的仪器可以免去一次;不能为图省事随便修改操作规范而违反标准;手工分类与仪器分类相结合;建立“动态靶值”的观点;引入“即时比对”的方法;找出失控的真正原因,并及时解决.

    作者:王小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校训文化内涵建设在中医护理课堂中的应用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是学校精神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学校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作者尝试将三风一训的思想精髓引入中医护理课堂中,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曹月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普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与管理对策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高效、科学的临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以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012年4月~2013年3月未采取护理管理对策的58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查找护理中存在的常见护理风险,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对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80例患者实施护理管理.通过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发生医疗纠纷2起(占0.34%),满意度97.8%.对照组发生医疗纠纷15起(2.6%),满意度为86.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实施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措施有效解决;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沈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院前急救调度质量情况分析与安全控制

    院前急救调度行为是一项特殊的医疗行为,其带有行政行为属性.院前急救调度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急救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近的可调度的急救单元,该急救单元接受调度信号后以快速度赶到患者身边,进行及时的院前抢救工作,以确保患者可安全到院就诊.院前急救调度的质量以及安全控制是院前急救工作中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王敏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5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护理服务质量、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在专科操作、基础护理、专科理论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考核得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在护理投诉数、护理差错数和护患纠纷数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当天和出院14天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王依;叶丽萍;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学专业认证形势下教学督导模式思考

    文章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督导工作现状,从督导队伍结构改变、督导内容改变、信息反馈形式、途径改变等方面进行督导工作改进完善,并建议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稳定专职督导员队伍,发挥督导团作用,提高中医院校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常学辉;张仲博;丁虹;杜凤丽;许培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未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4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30例,女190例.对该组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提出科学高效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并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4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该组患者中男226例,女194例.这两组患者均为1年的观察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照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7.8%,实验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6.4%.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增加患者的综合满意度.

    作者:范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医生精湛的医术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是战胜病魔的关键.但近来随着医疗体系不断健全,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闹、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文章从医患关系现状入手,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改善紧张关系的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作者:盛康美;杨立新;贾守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内科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

    目的:针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4年~2014年间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观察分析,为日后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50名不同学历层次的离职的护理工作人员、就离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分析后得出导致护理离职的主要因素为工资待遇、工作强度、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结论:研提高护士基本待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注重医院人文关怀能有效减少护士离职倾向.

    作者:叶莉;吴秀华;阮筱珠;叶筱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设计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从年龄、病史、活动能力、创伤、医源性因素5方面系统评价神经外科患者的风险.将患者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患者制定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与实施评估表前神经外科发生DVT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评估表后,DVT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将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对预防DVT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尚旭丽;吴芳;赵明红;吴益芬;包玉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情况的护患认知差异探析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期望值与护士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满足情况间的差异.方法:将33例EICU患者家属和63例在EICU工作的护士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家属作为家属组,护士作为护士组.比较不同职称护士间急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各项评分差异和家属与护士间CCFNI各项评分差异.结果:护师以上职称组CCFNI评分中信息因子、支持因子、保证因子、接近因子及舒适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护士职称组(P<0.05),同时护士组CCFNI评分中信息因子、支持因子、保证因子、接近因子及舒适因子分数均明显低于家属组(P<0.05).结论:在EICU工作中,不同职称护士间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期望值间存在差异,同时护士对于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期望值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作者:李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检验科质量控制与医院质量控制的关系

    检验科通过对患者标本进行检验,进而对疾病作出诊断,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后期的治疗.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切实做好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能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检验科的工作将影响着医院声誉.但是临床实践发现,检验科单纯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临床上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效果.在大程度上将检验科的质量控制与医院的质量控制有机结合,才可以使得检验工作变得系统而全面.从多个方面促使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紧密合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

    作者:祝晓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以学生为主导的逆向思维教学对骨科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导的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在骨科护生带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名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护生,根据实习时间平均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护生主导式教学查房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并对两组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出科成绩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出科成绩两项,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以学生为主导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能够转变查房时护生的角色,使其由参与变为主导,增强其责任感,从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邓成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四位一体”防治康复模式建设探索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其致残率高,社会危害性大,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社会稳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社会压力.而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经历了从单纯的医院关押式治疗到医院社区一体化治疗,促进了患者的社会回归.文章探究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社区-家庭-社会”四位一体,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回归,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治和康复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刘波;史尧胜;周东升;徐银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留取痰标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找到相关对策,以便提高临床痰标本的检测率.方法:在住院部选取150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痰标本的留取情况.结果:得出影响痰标本不正确留取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而患者因素占77.6%,是导致痰标本留取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尤以患者无力咳痰和痰少不易咳出为显著.医护人员因素占22.4%,其中的主要因素为送检不及时,送检时间太长.结论;医护人员在取痰过程中应当以高度责任心和耐心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讲解,使患者明白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提高临床痰培养的有效率.

    作者:朱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