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娟妹;蔡静;付翠;陈娜
目的:将健康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并对其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4年2月间管理的1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管理率为42.3%,药物治疗率为79.1%,血糖控制率为58.0%,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2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等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管理情况及自身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病人的就诊特点,为更好的进行护理资源的分配和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台州市8所三级医院2013年的9411例急诊病人资料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疾病种类、就诊时间等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患者疾病类型前三分别为创伤、头颈损伤、脑梗死,占25.4%、10.5%和9.2%;患者就诊高峰期为8:00~12:00和16:00~20:00,且休息日、节假日的就诊率均高于工作日.结论:要根据急诊科病人的疾病类型及就诊时段进行护理资源的分配,加强护士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好的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作者:陈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自我服药管理行为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过程中自我服药行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整理.结果:经过其资料调查总结出信息来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我服药行为管理、社会的支持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等因素影响其恢复.结论:良好的自我用药管理,有利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恢复.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立足公立医院人才引进工作实际,在对公立医院薪酬待遇情况调研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引进人才的薪酬待遇建议方案,旨在为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新;胡斌;郭笑伶;朱亚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将6S管理用于老年病房护理管理实践中,探讨其对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运用6S管理法从人、物、时间、信息4个管理对象着手整改,不断发现、分析、改进问题,周而复始.比较6S开展前(2012年度)和开展后(2013年度)老年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S开展后患者满意度由87.96%上升至96.00%(P<0.01),差错事故发生率由12.69%下降至5.75% (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6S,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安全意识,规避护理风险,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和加强.
作者:潘燕萍;余兰仙;陈敏尔;王超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药膳是“全养生”理念下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药膳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药膳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以为行业的发展和后续研究提供服务.通过相关文献及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作者认为随着药膳市场的不断扩张,药膳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会持续地增长,并且在药膳制作、药膳贸易以及药膳服务方面有较大的需求.
作者:陈颂恩;孙晓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设计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从年龄、病史、活动能力、创伤、医源性因素5方面系统评价神经外科患者的风险.将患者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患者制定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与实施评估表前神经外科发生DVT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评估表后,DVT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将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对预防DVT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尚旭丽;吴芳;赵明红;吴益芬;包玉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院前急救调度行为是一项特殊的医疗行为,其带有行政行为属性.院前急救调度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急救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近的可调度的急救单元,该急救单元接受调度信号后以快速度赶到患者身边,进行及时的院前抢救工作,以确保患者可安全到院就诊.院前急救调度的质量以及安全控制是院前急救工作中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王敏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医患之间的矛盾也在新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改变.如今的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临床科室发生,也常常会在延伸到医技科室,医疗纠纷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为缓和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放射科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放射科的投诉和纠纷仍然较多.文章将就目前我国放射科的医疗服务现状以及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俞青青;唐荣军;楼军;张丽丹;何玲红;俞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外科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三基”理论与“三基”操作考核情况,采取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患者发生意外的情况.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水平与“三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t=5.111、15.694,P均<0.01),医生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x2=16.552,P<0.05).结论:对外科护理人员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郁葱;傅淑萍;蒋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提升骨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的有效性.方法:把26位骨科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品管圈活动组(13人,在培训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与常规培训组(13人,以常规的形式进行培训).结果:品管圈活动组的专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比常规培训组优秀(P<0.01),缺陷发生数有一定的降低.结论:在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进而改善护理安全性与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社区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影响门诊药房调剂的各环节,即采购、验收、储存、请领、上架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分别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社区药房调剂过程中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实施风险管理后,药师内差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药房管理中,能够提高药师的配剂准确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孙秀琴;蔡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浙江省新华医院收治的9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组为45例,行个性化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个性化组患者焦虑度、疼痛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且个性化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 =21.352,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个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肝胆外科,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避免或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旭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导的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在骨科护生带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名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护生,根据实习时间平均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护生主导式教学查房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并对两组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出科成绩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出科成绩两项,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以学生为主导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能够转变查房时护生的角色,使其由参与变为主导,增强其责任感,从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邓成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索鱼骨图分析法在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采取鱼骨图分析方法前后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变化情况,描述鱼骨图分析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结果:实施鱼骨图分析方法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P<0.05),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略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鱼骨图分析方法后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论:鱼骨图分析方法能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外科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桃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河南中医学院在对中医类专业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中,结合学校实际并充分考虑临床实习带教的特殊性及具体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初步建立了以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功能、评价方法等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从而为更加公正、科学、准确的评价教师临床实习带教质量,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医类专业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刘宾;呼海涛;段涛;卢旻;闫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家长参与绘制婴儿生长曲线的效果,以及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趋势的影响.方法:从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2500名婴儿,指导家长定期绘制婴儿生长曲线,分别于首次和末次的评价填报参与绘制婴儿生长曲线图评估表.结果:①末次评价显示,3条生长曲线图的画点、末点及连线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18次、0.36次和3.04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家长认为婴儿生长发育好的比例、曲线图有助于评估婴儿发育的比例以及采用曲线图便捷的比例,末次评价显著高于首次评价(P<0.001);③医护人员对于家长更有效的接受发育指导的比例,末次评价高于首次评价(P<0.001);④第3、4、6次评价显示,3种生长曲线图的末点和画点的百分比随评价次数而逐次递减,连线的百分比则逐渐递增(P<0.001);⑤出生、首评和末评三者显示,年龄测体重、年龄测身高生长曲线的比例逐渐上升,而年龄测体重和身高测体重生长曲线的比例逐步下降(P<0.001).结论:家长接受指导,并参与到绘制婴儿生长曲线及评估的内容中,既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婴儿的体重身高生长规律,还能更好地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作者:俞建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浅析静脉配置中心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管理措施.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情况,分析配置化疗药的危害、污染途径,总结自我防护的经验,让配置人员做到更好的防护.结果:针对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结论:规范操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可以大限度保护配置人员的健康,充分发挥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优势.
作者:邱小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护士抑郁焦虑情绪与职业压力的关系,为制定预防干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350名临床一线工作护士随机采用焦虑评分表、抑郁评分表和护士职业压力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焦虑、抑郁情绪检查结果为49.0%、32.0%,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护士职业压力测量表各项随机调查结果均高于正常者(P<0.05);护士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职业压力测量表中专业及待遇的问题,工作时间及工作量问题,付出和回报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前景及家庭方面问题评分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抑郁焦虑情绪与职业压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引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视.
作者:马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预防医学作为中医特色课程也面临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文章对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刘晓蕙;孙春阳;裴兰英;徐学琴;王瑾瑾;闫国立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