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青;唐荣军;楼军;张丽丹;何玲红;俞玉凤
知识经济时代下,一个企业或单位生存并期望获得良好发展的五个要素是人才、技术、管理、文化和创新.医院后勤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规律性和复杂性,如何从理念、制度、手段等方面实现管理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是医院后勤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文章从宏观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创新.
作者:俞东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病人的就诊特点,为更好的进行护理资源的分配和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台州市8所三级医院2013年的9411例急诊病人资料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疾病种类、就诊时间等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患者疾病类型前三分别为创伤、头颈损伤、脑梗死,占25.4%、10.5%和9.2%;患者就诊高峰期为8:00~12:00和16:00~20:00,且休息日、节假日的就诊率均高于工作日.结论:要根据急诊科病人的疾病类型及就诊时段进行护理资源的分配,加强护士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好的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作者:陈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对于提高骨科护理中护理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诊治骨折患者例15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防范,两组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表测评,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96.25%(u=8.694,t=9.932,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499,P=0.034).结论:骨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不仅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孙科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形式和临床效果,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在骨科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改进护理服务理念.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投诉率亦大大降低.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可提高骨科的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还可促进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检验科通过对患者标本进行检验,进而对疾病作出诊断,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后期的治疗.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切实做好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能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检验科的工作将影响着医院声誉.但是临床实践发现,检验科单纯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临床上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效果.在大程度上将检验科的质量控制与医院的质量控制有机结合,才可以使得检验工作变得系统而全面.从多个方面促使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紧密合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
作者:祝晓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引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推拿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督导工作现状,从督导队伍结构改变、督导内容改变、信息反馈形式、途径改变等方面进行督导工作改进完善,并建议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稳定专职督导员队伍,发挥督导团作用,提高中医院校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常学辉;张仲博;丁虹;杜凤丽;许培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未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4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30例,女190例.对该组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提出科学高效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并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4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该组患者中男226例,女194例.这两组患者均为1年的观察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照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7.8%,实验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6.4%.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增加患者的综合满意度.
作者:范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社区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影响门诊药房调剂的各环节,即采购、验收、储存、请领、上架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分别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社区药房调剂过程中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实施风险管理后,药师内差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药房管理中,能够提高药师的配剂准确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孙秀琴;蔡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河南中医学院在对中医类专业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中,结合学校实际并充分考虑临床实习带教的特殊性及具体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初步建立了以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功能、评价方法等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从而为更加公正、科学、准确的评价教师临床实习带教质量,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医类专业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刘宾;呼海涛;段涛;卢旻;闫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5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护理服务质量、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在专科操作、基础护理、专科理论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考核得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在护理投诉数、护理差错数和护患纠纷数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当天和出院14天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王依;叶丽萍;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导的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在骨科护生带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名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护生,根据实习时间平均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护生主导式教学查房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并对两组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出科成绩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出科成绩两项,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以学生为主导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能够转变查房时护生的角色,使其由参与变为主导,增强其责任感,从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邓成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9.23±12.36)分(41.95±13.25)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3±13.88)分(52.65±11.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为80.00%,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产褥期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产科分娩室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作者:寿凤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针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4年~2014年间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观察分析,为日后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50名不同学历层次的离职的护理工作人员、就离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分析后得出导致护理离职的主要因素为工资待遇、工作强度、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结论:研提高护士基本待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注重医院人文关怀能有效减少护士离职倾向.
作者:叶莉;吴秀华;阮筱珠;叶筱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医患之间的矛盾也在新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改变.如今的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临床科室发生,也常常会在延伸到医技科室,医疗纠纷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为缓和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放射科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放射科的投诉和纠纷仍然较多.文章将就目前我国放射科的医疗服务现状以及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俞青青;唐荣军;楼军;张丽丹;何玲红;俞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医德观正遇到冲击,从而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使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的医务人员医德观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诊疗秩序,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赖云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4年6月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观察组)及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照组),每组各25人,进行压力调查,并对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轻度、中度、重度压力分别为8.0%、32.0%、32.0%,而对照组的40.0%、52.0%、8.0%,显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重度压力高于对照组,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总分为(158.6±4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3.8±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紧张、患者护理危险、护理专业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作量、工作环境、护理专业、患者护理等因素均会造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压力.
作者:蒋娟妹;蔡静;付翠;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HPV检测质量,促进HPV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对PCR实验室HPV检测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双盲标本检测,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PCR实验室HPV检测进行现场测试和考核.结果:医院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较全,人员培训力度大,PCR实验室设备齐全,但存在PCR实验室HPV检测操作规范性和质量管理较差、人员流动性快、试剂缺少对照等问题.结论:所提出的建议对促进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PCR实验室HPV检测水平的提高及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护士抑郁焦虑情绪与职业压力的关系,为制定预防干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350名临床一线工作护士随机采用焦虑评分表、抑郁评分表和护士职业压力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焦虑、抑郁情绪检查结果为49.0%、32.0%,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护士职业压力测量表各项随机调查结果均高于正常者(P<0.05);护士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职业压力测量表中专业及待遇的问题,工作时间及工作量问题,付出和回报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前景及家庭方面问题评分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抑郁焦虑情绪与职业压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引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视.
作者:马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成为一种有效提高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有效途径.现如今许多中大型医院实验室正在加强对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使得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逐步向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医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否科学有效.在检验的全过程中加强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提出切实有效地管理措施.加强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等方面抓起,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严格控制试剂的配制、检验后进行系统全面的评审、编写规范报告.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加强和临床医护人员的合作,共同保证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严志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