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陈雯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 骨科, 护士培训, 品管圈, 绩效考核, 病人满意度
摘要:目的:提升骨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的有效性.方法:把26位骨科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品管圈活动组(13人,在培训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与常规培训组(13人,以常规的形式进行培训).结果:品管圈活动组的专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比常规培训组优秀(P<0.01),缺陷发生数有一定的降低.结论:在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进而改善护理安全性与病人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骨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对于提高骨科护理中护理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诊治骨折患者例15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防范,两组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表测评,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96.25%(u=8.694,t=9.932,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499,P=0.034).结论:骨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不仅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孙科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名医工作室内涵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结作者单位进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内涵建设的经验,从原始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网站建设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详细论述了如何进行跟师医案和学术访谈记录的收集整理、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和首创卓越人才培养班模式、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及名医工作室网站,提出名医工作室内涵建设的提升,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内涵的整理、挖掘和传承上.

    作者:朱欢欢;关彤;于扬文;张宾;李姗姗;郑泽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内科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

    目的:针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04年~2014年间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观察分析,为日后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50名不同学历层次的离职的护理工作人员、就离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分析后得出导致护理离职的主要因素为工资待遇、工作强度、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结论:研提高护士基本待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注重医院人文关怀能有效减少护士离职倾向.

    作者:叶莉;吴秀华;阮筱珠;叶筱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74例房颤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房颤患者的确诊以及心律失常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完整的反应出患者的心电活动,为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的诊断提供了依据,从而保证了患者安全,为加强房颤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依据.

    作者:贾雅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护士能力分级的合理分工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结合近代中医所遭受的曲折命运,以西方舶来的市场营销理论为依据,分析探讨了中医自身的劣势及未来发展道路中的不利因素,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中医学早日摆脱弱势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作者:陈林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院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与干预管理对策

    目地:探讨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管理对策,为医院防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金华市第五医院住院的98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史、住院时间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等,与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30例,感染率30.6%,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延长是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淑青;兰燕琴;金亚玲;蒋亦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院前急救调度质量情况分析与安全控制

    院前急救调度行为是一项特殊的医疗行为,其带有行政行为属性.院前急救调度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急救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近的可调度的急救单元,该急救单元接受调度信号后以快速度赶到患者身边,进行及时的院前抢救工作,以确保患者可安全到院就诊.院前急救调度的质量以及安全控制是院前急救工作中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王敏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量化绩效考核和规范化培训对手术室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量化绩效考核和规范化培训与手术室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12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量化绩效考核并安排规范化培训,统计感染率,并与2012年1~12月的感染率相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和量化绩效考核后,手术感染率有所下降,从0.44%下降至0.16%(P<0.001).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并对工作进行量化绩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手术室感染率得以下降,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毕依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辽宁省医疗机构制剂现状与发展建议浅析

    文章对辽宁省医疗机构制剂现状进行阐述,并对2006~2014年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报、技术审评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制剂注册情况及审评不通过原因,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作者:沈文娟;汪丽;张珂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学专业认证形势下教学督导模式思考

    文章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督导工作现状,从督导队伍结构改变、督导内容改变、信息反馈形式、途径改变等方面进行督导工作改进完善,并建议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稳定专职督导员队伍,发挥督导团作用,提高中医院校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常学辉;张仲博;丁虹;杜凤丽;许培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配置中心配制化疗药物的危害与防护管理

    目的:浅析静脉配置中心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管理措施.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情况,分析配置化疗药的危害、污染途径,总结自我防护的经验,让配置人员做到更好的防护.结果:针对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结论:规范操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可以大限度保护配置人员的健康,充分发挥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优势.

    作者:邱小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鱼骨图分析法在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管理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探索鱼骨图分析法在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采取鱼骨图分析方法前后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变化情况,描述鱼骨图分析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结果:实施鱼骨图分析方法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P<0.05),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略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鱼骨图分析方法后外科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论:鱼骨图分析方法能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外科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桃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校长办公室的服务决策与举措

    校长办公室作为领导决策和实施决策服务的综合部门,是高校管理的中心枢纽.文章旨在探索在当前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高等中医药院校校长办公室如何进一步推进思维、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各项职能和作用,以新理念、新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作者:郭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医药营销专业对实践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能力培养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文章总结了现在医药营销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随着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预防医学作为中医特色课程也面临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文章对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刘晓蕙;孙春阳;裴兰英;徐学琴;王瑾瑾;闫国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洁管理中6S管理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6S管理方法对消毒中心手术器械清洁进行管理,比较6S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各类手术器械目测合格率(98.0%)、手术器械镜检合格率(92.0%)及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率(87.0%)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洁管理中应用6S管理可有效保障安全使用手术器械,明显提高手术器械清洁效果,预防、控制及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下,一个企业或单位生存并期望获得良好发展的五个要素是人才、技术、管理、文化和创新.医院后勤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规律性和复杂性,如何从理念、制度、手段等方面实现管理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是医院后勤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文章从宏观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创新.

    作者:俞东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外科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三基”理论与“三基”操作考核情况,采取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患者发生意外的情况.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水平与“三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明显(t=5.111、15.694,P均<0.01),医生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x2=16.552,P<0.05).结论:对外科护理人员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郁葱;傅淑萍;蒋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4年6月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观察组)及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对照组),每组各25人,进行压力调查,并对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轻度、中度、重度压力分别为8.0%、32.0%、32.0%,而对照组的40.0%、52.0%、8.0%,显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重度压力高于对照组,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总分为(158.6±4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3.8±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紧张、患者护理危险、护理专业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作量、工作环境、护理专业、患者护理等因素均会造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压力.

    作者:蒋娟妹;蔡静;付翠;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在社区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社区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影响门诊药房调剂的各环节,即采购、验收、储存、请领、上架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分别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社区药房调剂过程中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实施风险管理后,药师内差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药房管理中,能够提高药师的配剂准确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孙秀琴;蔡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