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莉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TC)与干扰素(IFN)联合与单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以2种药物分别单用或联合应用,治疗130例CHB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各自临床症状、ALT、病毒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用药组HBV-DNA阴转率为81. 6%(62/76),HBeAg阴转率为38.2%(26/68),抗-HBe 阳转率为25%(17/68);单用3TC组HBV-DNA阴转率为70.8%(17/24),HBeAg阴转率为10%(2/10),抗-HBe 阳转率为5%(1/20);单用IFN组HBV-DNA阴转率为33.3%(10/30),HBeAg阴转率为40%(12/30),抗-HBe阳转率为10%(3/30)。各组患者ALT水平于12周以后均正常。肝炎临床症状改善,应用IFN者副作用稍多,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治疗。结论:联合用药组综合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
作者:王松;王植方;吴其恺;崔建军;邱谷香;刘红;李慧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以往研究表明,熏脐灸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小肠吸收功能。临床发现该法可增进慢性胃肠病患者食欲,减轻腹胀,缓解胃脘痛等,推测该法可影响胃肠机械运动。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法对胃运动影响,本文以胃窦运动的前后、上下径及面积为指标,观察了熏脐灸与口服吗丁啉对胃窦活动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易受乡;常小荣;严洁;李瑞山;李铁浪;林亚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4~1998年,我们应用胃疡Ⅰ号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良性溃疡40例,并与对照组38例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刚;汪学彬;王继刚;徐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5~1998年间,笔者对26例胃粘膜脱垂患者辨证施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少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研究以消胀冲剂(本院制剂)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宏;罗日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与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对30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进行了血浆神经降压素(NT)和酪神经肽(NPY)的测定,并与25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血浆NT高于正常对照组,NPY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NT的增高及NPY的降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作者:陈华;盛丽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1996年1月~1998年6月,我们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法自拟中药清幽片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病根除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总结如下。
作者:陈岚;周镇苏;黄全华;漆德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肠激惹综合征是以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为突出表现的功能性疾病,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肠鸣和腹泻等为特征。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芳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据我院专科病例的不完全统计,在胃脘痛中肝胃气滞证占34%。本文就本病本证的病因病机与证治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作者:王天龙;余滟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自1996年4月~1998年4月收治2例以不同程度腰痛为主症的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患者,均经骨科、内科多次治疗无效,后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而治愈。
作者:吕凤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从1995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76例经电子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用灌肠方加柳氮磺胺吡啶、思密达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达周;文晓冬;张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胃下垂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中医辨证施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笔者在临床运用同病异治方法治疗胃下垂,取得一定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石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从事老年病、脾胃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颇有心得,兹叙述如下。
作者:张淑人;田桂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着瘀血状态及血液流变状态的改变[1、2]。这与中医学认为瘀血阻滞是发生恶性肿瘤和产生肿瘤热的一个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是治疗恶性肿瘤和肿瘤热的一个重要方法相一致。我科自1995年12月~1998年12月共收治73例中医辨证属瘀血型肿瘤热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用参莲胶囊配合意施丁片治疗38例,并与单独应用意施丁片治疗3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月娇;黄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寻找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药。方法:运用由4味中药组成的二参泽术汤对肝纤维化造膜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二参泽术汤的利水作用。结果: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的孔径、密度和尿离子浓度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参泽术汤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药物。
作者:吕志连;李继承;袁淑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1998年9月~1999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疗效满意,抗复发作用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渝;喻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5年来,我们采用经验方调肝益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3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献运;谷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于1992年3月开始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难治性溃疡采用内镜下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伟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来年,笔者采用自拟化瘀方煎剂保留灌肠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并与单用西药组(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柳氮磺胺吡啶口服)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席作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笔者在近3年用加味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