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赖小庆

关键词:放疗中心, 感染, 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意义.方法:将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接收的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完善制度建设、改善病区卫生环境、提高工作人员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增强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放疗中心医院无菌技术操作等,对两组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对照组的医院感染率为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9% (P<0.05).结论:放疗中心医院对放疗患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谦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党建工作与政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思考

    医院党建工作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医院政工队伍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重视政工队伍人才选拔和培养、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方面提出了建议,落实医院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工队伍真正履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赢得广大医务人员的拥护,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医院走上合理化、良性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李瑞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8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项目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2年5~9月未实施项目管理的422例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4月实施项目管理的428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用药错误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用药差错率为8.23%,观察组为1.26% (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65%,观察组96.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项目管理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用药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蒋云;江雪君;吴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实习医生病例讨论中的运用

    文章通过探讨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病例讨论过程中采用团队学习、讨论的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提升学习能力.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分析水平得以提高.

    作者:舒静;陈咸川;顾娟;董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文章介绍了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方剂学教学“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包括远程临床实训的实现、方剂教学案例库建设、平台软件设计和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等,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证组方能力.结果表明,该平台对开展方剂学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对方剂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者:张卫华;樊巧玲;谭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部的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比较实行前后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满意度为91%,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2%(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7% (P<0.05).结论: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胥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湖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以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尿流率、膀胱压力、残余尿量)及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在尿流动力学检查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尿流率和膀胱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1.9%,对照组为75.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去,不仅能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提高疗效,而且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

    作者:黄小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研究生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高层次人才,不但应具有本学科、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研究方法,而且应在科研、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临床、科研和生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从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方面着力培养临床与科研技能并重、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的人才.

    作者:邓桂珠;肖炜;黄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强化健康教育、一体化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4个方面来开展内镜微创治疗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从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方面来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王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呼吸科老年患者实施“四化”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

    目的:总结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加强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实施应急管理细节化、安全教育制度化、感染管理流程化、健康教育全程化的“四化”护理管理,出院前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四化”护理管理后,除工作因子外,其他各个维度的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在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四化”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疾病的影响程度.

    作者:叶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措施,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探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将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护合作培训护士急救技能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究医护配合合作培训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方法,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及医护的配合能力.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救科24名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急救培训,采取医护同组配合的急救培训方案,采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护士进行调查,培训前后对所有护士进行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进行效果分析.结果:24名受训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十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护配合模拟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用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受训护士都认为培训增强了其综合急救能力,也培养了医护合作默契度.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强化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急救技能明显提高,大大提升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胡海燕;胡芬;彭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疗机构制剂的风险防控

    医疗机构制剂是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的制药工业发展迅速,现代化的药品生产企业逐步形成,药品生产已实现了规模化.随着国家将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纳入正规渠道,医疗机构制剂受到生产条件和使用范围的影响,产品质量明显低于市售药品.同类产品,市售价格远低于医疗机构制剂,医疗机构制剂市场空间狭小,这些因素导致医疗机构制剂不能大批量生产和使用,经济效益不高,萎缩迹象明显.大部分县、市级医院取缔了制剂室,只有一些专科医院及市中医院还保留,文章对此提出思考.

    作者:叶红梅;禹建春;罗向华;徐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微创外科医生的培养

    微创外科是当前外科的发展趋势,代表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微创外科不但是当代外科医师的信念和追求,同时也是当下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文章对微创外科医师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针对国内目前的微创外科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微创外科医生的培养建议.

    作者:徐丽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呼吸科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加强呼吸科住院病人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为医院加强病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8月加强安全管理前在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0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2月开展加强安全管理模式后在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3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住院病人日常管理,干预组在加强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医护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医护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加强安全管理模式后,呼吸科住院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加强安全管理模式是呼吸科住院病人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管理在住院病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郑丹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档案管理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但为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管理手段,拓宽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外延领域.

    作者:陈雪洁;韩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医儿科学教学体会

    中医儿科为临床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诊断需四诊合参、望诊为主,且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审证求因.处方用药需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且中病即止,并注意饮食调摄,寒温适度.儿科教学不可忽视的是,理论教学必须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潜在安全问题与安全护理对策

    目的: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减少安全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母婴同室的12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总结,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结果:有40例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为3.33%.其中呛奶窒息15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2例,感染8例,烫伤1例,中暑2例,挤压伤2例.结论:针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潜在的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可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露芳;尉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后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前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后,患者坠床、走失、误吸或窒息、自杀或伤人、肢体功能废用、肺部感染、意外拔管、泌尿系统感染、舌咬伤、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可减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

    作者:陈宇;潘春怀;简静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理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的进步,护理服务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需要护理人员对不同病症的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目前来说妇产科护理技术着重点在于产前诊断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上,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