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耗材的管理实践与体会

周林飞;郑芳芳

关键词:手术耗材, 管理, 体会
摘要:目的:建立手术耗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避免过期和浪费,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成立专门的物资管理小组,并加强有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在采购和存放方面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节约成本并保障质量.在使用方面,严格耗材的发放核查和费用核查,并在使用前签订使用知情同意书,保障使用安全、避免医患纠纷.结果:实现了手术耗材管理的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有效控制了手术成本.结论:手术耗材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手术质量及安全性.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作者:吴飞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探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课题成员目前的综合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究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作用,并对如何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与深入访谈法,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课题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参与创业课题成员的调查,不同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参与创业课题的学生从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五方面体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郭艺玮;张舒媛;赵建磊;曾旭;乔庆彬;艾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系统式家庭治疗干预管理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探讨和研究系统式家庭治疗干预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之间的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成立系统式家庭治疗干预小组,采用培训、选拔形式选取成员,由干预小组对患者实施系统式家庭治疗,分别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婚姻质量问卷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评价,对比两组数据.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婚姻质量问卷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式家庭治疗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成立干预小组并实施培训是提高医护人员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沈文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对应用前后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前发生安全事件32件,发生率为6.04%.实施品管圈后发生安全事件9件,发生率1.70%,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将品管圈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石玉叶;张菊英;张丽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医药传统文化继承与医药技能人才道德养成

    中医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鲜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行业不时曝出违反法律法规事件,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引起人们担忧,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宣传、贯彻、教育,是提升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为医药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医药高等职业院校责无旁贷.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医药文献中有关医德论述的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推广中医健康操的思考与实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中医发展也要走“群众路线”.文章旨在研究中医药行业践行群众路线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健康操在服务百姓健康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探索通过媒体、社区、继续教育项目等多种形式对中医健康操进行推广.并探讨推广中医健康操对“治未病”工程、“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作者:代金刚;雷燕;杨鸿;袁霭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开展“药学综合实验”初探

    文章从课程背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开展药学专业“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初步探索,旨在为兄弟院校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宋龙;张红梅;曹娇仙;郭夫江;张刘强;王莹;崔红燕;顾伟梁;崔亚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自身所患精神疾病而不能辨别清楚周围状况,经常会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等危险行为.而对于每一个患者,需要的是一个安全场所.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精神病区的护理质量,有必要实施安全管理,避免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差错,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寻找可能出现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展.

    作者:阮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互联网+”带给高校药理教学机遇与挑战的思考

    “互联网+”意味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其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并提升传统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传统课堂教学到课程网站、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black-board平台再到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但同时也提出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文章从高校药理教学的角度剖析“互联网+”给高校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王青青;邓秀兰;鲁艺;张晓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管理措施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2月之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投诉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并制定管理对策,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以2013年全年工作情况作为对照,探讨改进后的管理效果.结果:2014年全年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13%,显著低于2013年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防范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纠纷减少.结论:要了解麻醉复苏室的常见安全隐患,并分析影响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护理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小燕;赵彬;方胜月;邱小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智能药架在药房应用的利弊分析

    为了减少门诊药房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药师发药的准确率,杭州市中医院2014年6月引进了智能药架,智能药架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医患关系,深受病人的好评.

    作者:施俊伟;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如何加强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监护

    目的:加强对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监护,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加强对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的护理监护,对比分析加强护理监护前后的用药安全情况.结果:对进行药物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加强护理观察有效地降低了用药不当以及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对药物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观察能够发现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用药错误以及不当情况的发生率降低到低水平,极大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邱培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科建设与发展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众多的乡镇及社区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科的建设.通过建设,有效促进了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社区及乡镇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文章就基层公共卫生科建设及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发展建议.

    作者:王碧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规范临床输出血过程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加强肝病患者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2014年间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病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加强期间的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以2013年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P<0.05).结论:加强输血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规范输血前管理、采血管理、取血管理、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临床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车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强化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安全防护措施,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对手术风险因素分析提出综合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规范各项管理操作、做好各项登记核对、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对患者采取综合管理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差错率为12.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7%,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病人安全防护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以组为单位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探讨以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组建5个医院感染工作小组,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小组、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小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小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小组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小组,确定各组的目标,对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以组为单位的管理.实施1年,以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在重症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楼娟花;杨峰桃;郑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在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在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目标选取为奉化市溪口医院妇产科病区,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妇产科流程管理模式改进,通过流程管理,统计以往工作缺陷、建立和完善新流程、做好流程评估与实施、做好流程监督与改进等方案,实现妇产科流程管理的完善工作,以期达到减少临床医疗缺陷发生率的目的,对比管理流程完善前后的医疗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行为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妇产科流程管理后,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从实施前的5.8%降为了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2.4%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后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护行为,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养.结论: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有利于整体医疗质量的改进,能够减少妇产科病区医疗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

    作者:沈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用

    新医院财务制度以新医改政策为背景,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预算管理是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健全医院考核指标、有效控制医疗成本以及细化医院战略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某院确立全面预算的目标原则、组织框架和内容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建议.

    作者:吴奕;张彬彬;章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抑郁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全病程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每组各40例.全病程管理组采取全病程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于来住院治疗时、治疗2周和随访6月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全病程管理组患者依从性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全病程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汪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项痹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及护理项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项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及患者的应允下,干预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如拔火罐、中药熏蒸、超声药物导入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总有效率76.20%.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及护理项痹症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晓平;张东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