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怡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预防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湖州市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6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3年3~9月对肾内科住院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该段时间收治的6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3月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该段时间收治的6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效果显著,发生感染9例,感染率1.4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感染32例感染,感染率5.08%.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强医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季节比率分析法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近3年每月月报表作为研究资料,运用季节比率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分析科室护理管理效率.结果:呼吸科平均季节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结论:通过季节比率分析法,可以发现科室护理工作的规律,并据此指导科室护理管理工作,提高呼吸科护理管理效率和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段晓超;董旭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12月之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投诉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并制定管理对策,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以2013年全年工作情况作为对照,探讨改进后的管理效果.结果:2014年全年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13%,显著低于2013年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防范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纠纷减少.结论:要了解麻醉复苏室的常见安全隐患,并分析影响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护理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小燕;赵彬;方胜月;邱小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调查临床检验投诉项目,提出解决方案,减少投诉率.方法:对506件投诉案件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对连续三个阶段发生的投诉事件进行比较,可分为检验结果不准(30.43%)、增多项目(20.75%)、过量使用真空管(15.42%)、报告单未及时审核及报告(14.43%)、接标本或咨询态度恶劣(14.23%)五类,占95.26%.采取有效措施后,第一阶段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48%,第二阶段为0.19%,第三阶段为0.07%(x2=42.16,P<0.001).结论:总结投诉事件,分析其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解决办法,可使检验过程更加规范,进而提升检验质量.
作者:傅雅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探讨以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组建5个医院感染工作小组,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小组、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小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小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小组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小组,确定各组的目标,对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以组为单位的管理.实施1年,以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在重症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楼娟花;杨峰桃;郑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对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心理顾虑评分为(87.43±4.29)分、生理问题评分为(88.30±9.10)分、信任感评分为(91.34±10.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麻醉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操作时间,稳定患者生命特征,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张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为了减少门诊药房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药师发药的准确率,杭州市中医院2014年6月引进了智能药架,智能药架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医患关系,深受病人的好评.
作者:施俊伟;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药师开展基于中医药的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案例,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中医药方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结果:中药临床药师可开展患者服务、医嘱审核、药物不良事件、治疗优化等方面的药学服务.结论:重视中医药特色,不断提高自己,深入临床,从患者做起,从细节做起,中药临床药师亦有可为.
作者:郑重践;苏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期间为对照组,此期间药剂科工作人员按照传统模式开展工作;2014年7~12月为干预组,此期间辅以药剂科药事管理对药剂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情况下的台州市博爱医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药房摆药差错情况发生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两段时间内各抽取200例门诊患者进行用药满意度研究.结果:干预组和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摆药差错情况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用药满意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药剂科药事管理后,药剂科的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医院的用药安全缺陷情况显著减少,患者的用药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夏亚萍;叶红梅;金玲萍;林励;张丽群;李勇;应丹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文章从课程背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开展药学专业“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初步探索,旨在为兄弟院校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宋龙;张红梅;曹娇仙;郭夫江;张刘强;王莹;崔红燕;顾伟梁;崔亚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习质量明显下降,实施规范化临床带教可以强化临床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各项带教环节.强化督导、考核环节,提高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动手能力,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实习质量和培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孙刚;常学辉;张良芝;丁虹;杜凤丽;孟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鲜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行业不时曝出违反法律法规事件,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引起人们担忧,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宣传、贯彻、教育,是提升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为医药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医药高等职业院校责无旁贷.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医药文献中有关医德论述的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就医院而言,心胸外科主要需要应对的疾病有心脏疾病需要手术的、肺癌、食管癌、气胸、纵隔病变,多数医院也把乳腺病变归人胸外科.这些疾病均属于比较棘手的病变,如果不能对患者进行细心的护理,稍有闪失,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事故,进而引发医患纠纷,使得医院的名声受损,患者也会因此受到伤害.故对于心胸外科监护病房中的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就格外严格,也由此导致护理人员产生了心情压抑、紧张、信心丧失等心理问题.因此解决其常见心理问题也备受医护人员的关注.作者将一些心胸外科监护病房护士的常见心理问题简要提出并予以探讨,进一步寻求解决措施.
作者:吴燕;胡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在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目标选取为奉化市溪口医院妇产科病区,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妇产科流程管理模式改进,通过流程管理,统计以往工作缺陷、建立和完善新流程、做好流程评估与实施、做好流程监督与改进等方案,实现妇产科流程管理的完善工作,以期达到减少临床医疗缺陷发生率的目的,对比管理流程完善前后的医疗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行为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妇产科流程管理后,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从实施前的5.8%降为了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2.4%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后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护行为,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养.结论: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有利于整体医疗质量的改进,能够减少妇产科病区医疗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
作者:沈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对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了依据.临床药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所涉及到的服务方法种类繁多.在进行分析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全面总结,对相关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各种新的服务方法不断出现并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从加强药学的监护、对处方进行准确分析、加强药学宣教以及进行用药咨询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作者:吴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全病程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每组各40例.全病程管理组采取全病程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于来住院治疗时、治疗2周和随访6月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全病程管理组患者依从性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全病程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汪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护生实施临床带教,使其护理专业水平与自信心得以提高.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实习的护生,根据神经内科护理的特点与每个护生自身的特点,从带教老师方面、护生方面与带教老师与护生互动方面着手,为护生制定出相应的神经内科实习带教计划.结果:结合护理工作与护生的特点,带教老师的针对性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指导,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护理知识.结论:通过对护生的临床带教,能够加快护生熟悉神经内科护理的特点,既能使护生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又能使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得神经内科的总体护理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康梅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对应用前后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前发生安全事件32件,发生率为6.04%.实施品管圈后发生安全事件9件,发生率1.70%,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将品管圈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石玉叶;张菊英;张丽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众多的乡镇及社区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科的建设.通过建设,有效促进了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社区及乡镇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文章就基层公共卫生科建设及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发展建议.
作者:王碧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内镜微创治疗患者规范化围术期的管理措施,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温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进行内镜微创治疗的2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围术期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86.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采用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高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春怀;程娇雷;陈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