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尿道损伤的治疗体会

刘鑫国;刘继红;叶章群

关键词:男性, 尿道损伤, 外科手术
摘要:1995~2002年宿松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男性尿道损伤62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新生抑制剂TNP-470对鼠ACHN肾细胞癌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抑制剂TNP-470对ACHN肾细胞癌增殖与凋亡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TNP-470(40 mg@kg-1@0.2 ml-1)皮下注射治疗ACHN肾细胞癌荷瘤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进行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TNP-4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CHN肾癌生长明显减慢,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增殖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肿瘤体积与凋亡指数间存在负相关(r=-0.8540,P<0.01).结论:TNP-470对ACHN肾癌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可能与肾癌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作者:李晓东;曾进;黄海鹏;梅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J管在晚期盆腔癌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双J管内引流治疗晚期盆腔癌并发输尿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镜下或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治疗晚期盆腔癌并发输尿管梗阻18例.结果:18例患者治疗侧输尿管引流通畅,尿量明显增多,全身情况迅速改善.结论:双J管内引流操作简单,疗效明显,是解除晚期盆腔癌并发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

    作者:操作亮;章传华;邱文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输精管葡萄状横纹肌肉瘤1例

    患者,男,19岁.因左阴囊肿块伴胀痛2个月于2003年2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正常.左阴囊内囊实性肿物直径约4 cm,透光试验(±),轻触痛,精索增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周治军;尹云炎;谭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姜黄素逆转多药耐受糖蛋白介导的膀胱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多药耐受糖蛋白(P-gp)介导的膀胱癌细胞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方法:MTT法观察MDR的逆转,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浓度(R-123).结果:姜黄素加阿霉素组与阿霉素组对敏感株的细胞毒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耐药株对姜黄素加阿霉素组的敏感性是阿霉素组的4倍(P<0.05),姜黄素明显抑制了细胞内R-123的外排(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逆转P-gp介导的MDR.

    作者:张炎;鲁功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含绒癌成分的晚期睾丸混合瘤1例

    患者,27岁.左睾丸进行性肿大4个月于2002年3月4日入院.体检:左睾丸增大,4 cm×6 cm×7 cm,质地不均匀,大部分较硬,无弹性,无压痛,沉重感,附睾触诊不清.

    作者:翟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8例

    2000年6月~2003年3月,我科采用输尿管硬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芝;潘正故;李明果;韦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临床对照随机试验.282例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后各型均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以前列腺安栓和抗菌药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数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Ⅱ型和ⅢA型治疗后,EPS白细胞个数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症状程度改善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ⅢB型治疗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慈健;宫大鑫;孔垂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加回肠抗反流术

    目的:探讨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加回肠抗反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膀胱全切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加末段回肠抗反流术治疗膀胱癌20例.结果:随访9~42个月,白天均可控制排尿,14例夜间能自控排尿,6例夜间有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12个月贮尿囊平均大容量350 ml,平均大囊内压3.16 kPa,剩余尿量为16 ml,平均大尿流率19.2 ml/s.贮尿囊造影及IVU显示2例有双侧输尿管反流,无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加末段回肠抗反流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

    作者:杨远清;殷民;杨燮樵;李如兵;龙慧民;李仲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1例

    患者,女,36岁.因右侧腰部持续性钝痛,无放射性痛伴发热1个月于2002年10月7日入院.经对症治疗后渐加重;发热时高体温达38.4℃.

    作者:周文生;张青川;葛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2001年4月~2001年12月,我院微创外科中心收治27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EP),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开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CT定位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经皮肾穿刺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NT)术是一种暂时性的解除上尿路梗阻,引流尿液的有效方法.常用的穿刺引导方式包括X线透视和B超,但分别存在着患者受到大剂量射线辐射和需要特殊装置等缺点.我院1997年7月~2002年7月采用CT定位下PNT,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蔚;张进;王元天;吴家骏;陈海戈;吕坚伟;陈奇;黄翼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非干扰性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诊断膀胱出口梗阻

    目的:探讨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对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意义.方法:对有无前列腺增生两组各30例患者分别进行非干扰性动态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两组采用改良的尿道阻力因子列线图判明BOO与非BOO.结果:30例前列腺增生组中26例诊断BOO,4例诊断可疑BOO;30例非前列腺增生组均诊断非BOO.结论:动态排尿期尿道造影录像与尿流率同步测定对于诊断BOO是一种较好的、非干扰性的复合式尿动力学检测方法.

    作者:杨小华;田银锐;刘乔保;杨江茂;邹永康;肖民辉;齐书武;张科;罗耀辉;黄杰;王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创伤性睾丸脱位4例

    创伤性睾丸脱位临床少见,易漏诊、误诊,我们1995年8月~2002年7月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江;李登宝;游万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软性膀胱镜的临床应用(附1 928例报告)

    膀胱镜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检查工具之一,至今临床基本延用金属制硬性膀胱镜.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软性膀胱镜得以问世并在临床获得应用.1998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软性膀胱镜于临床检查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霍军;吴斌;宋永胜;卜仁戈;费翔;马智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髂总动脉瘤致肾积水1例

    患者,男,62岁.1999年10月9日体检B超发现左肾积水入外院.患者近3年反复发热伴左腰背部隐痛不适,逆行肾盂造影发现左输尿管中下段狭窄.

    作者:唐锋;徐阿祥;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多发性肾错构瘤2例

    例1 女,28岁.因腹胀伴腰围进行性增大、纳差、消瘦4个月就诊.患者自幼弱智,否认有家族史.体检:面部结节状皮脂腺瘤,全身皮肤未见病变.腹部隆起,盆腔触及孕5个月大小包块,固定.

    作者:方卫华;于德新;王克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温阻断肾动脉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目的:探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以期减少术中出血,保护肾功能,降低肾切除率.方法:本组30例35个肾脏均采用原位低温肾动脉阻断肾实切开取石,同时静脉注射肌苷2.0 g.结果:肾动脉阻断时间15~46 min,>30 min 5例;出血量80~300 ml;肾实质切口3~5 cm,其中10例切口3~5处;多取石170余枚,大结石6.0 cm×4.5 cm× 3.5 cm.手术时间90~120 min.28例获得6个月~5年随访,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经B超、KUB检查结石复发5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愈.结论:原位低温肾动脉阻断加静脉注射肌苷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并能较好地保护肾功能.

    作者:杨登伦;任春凯;乙从亮;王毅;朱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精索扭转37例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诊治水平.方法:对52例精索扭转患者首诊误诊37例(71.2%)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30例(81.1%),睾丸肿瘤3例(8.1%),泌尿系结石2例(5.4%),附睾结核及慢性结肠炎各1例(2.7%).28例行B超检查,21例诊断符合(75.0%),漏诊3例(10.7%),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及睾丸占位各2例(7.1%).22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20例诊断符合(90.9%),误诊为附睾炎及睾丸占位各1例(4.5%).2例入院时患侧睾丸已萎缩未手术.35例探查手术,其中26例睾丸切除,病理报告均为睾丸缺血性梗死;余9例保留睾丸并予固定(5例血运完全恢复,4例已不可逆性坏死,家属坚决要求保留).因为首诊误诊,86.5%(32/37)患者睾丸切除或萎缩.结论:对于阴囊急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首诊医生应高度警惕精索扭转可能性,可疑时立即行B超、CDFI检查,尽早手术探查,是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挽救睾丸功能的关键.

    作者:方丹波;沈柏华;蔡松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移行带与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的比较

    我院1998年~2001年8月共行前列腺手术108例,其中开放性手术7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0例.术前均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移行带,并估算重量与术后取得前列腺的标本重量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田;严光义;张科;肖民辉;杨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77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尿路移行细胞癌(TCC)的发病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提高尿路TCC的治愈率.方法:分析177例TCC患者的诊断措施、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资料.结果:肾盂癌17例,输尿管癌8例,膀胱癌152例.发现14例为多中心性和异时性TCC,其中下行性异时性膀胱癌10例.结论:TCC是尿路上皮肿瘤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异时性膀胱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尿路肿瘤,发生肿瘤的异时性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加强肿瘤术后监测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周梅生;裴昌松;闵志廉;朱有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