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英
骨化性肌炎是全身骨骼系统之外出现的骨结构,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属于异位性骨化,病变可在皮肤、皮下软组织、骨骼肌和关节附近的纤维组织内发生,常发生在外伤后,好发于肘、肩、膝、大腿、小腿、臀部等肌肉与骨连接部位[1].下肢骨折尤其是胫腓骨骨折术后一般均予以石膏外固定保护,后期外固定解除后,患者多见膝关节僵硬、局部肿胀、肌肉瘢痕挛缩,致使关节活动受限,此时治疗的重点是关节活动度训练,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关节功能,但少数患者在强力牵拉后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更加受限,X线提示出现骨化性肌炎.我科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针灸、中药熏蒸,联合关节松动术等治疗强力牵拉后膝关节骨化性肌炎23例,效果优良,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聪;张振;晏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联合5-氟尿嘧啶杀伤胰腺癌Capan-2细胞作用机制.方法 将Capan-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青蒿琥酯组(10μg/mL)、5-氟尿嘧啶组(5μmol/L)、5-氟尿嘧啶(5μmol/L)+青蒿琥酯组(10μg/mL)、5-氟尿嘧啶(5μmol/L)+青蒿琥酯(10μg/mL) +Survivin质粒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Capan-2细胞Survivin表达水平和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从线粒体释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apan-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率.结果 青蒿琥酯对5-氟尿嘧啶有协同作用,青蒿琥酯联合5-氟尿嘧啶组Capan-2的细胞活力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高于5-氟尿嘧啶单处理组[(68.5±5.9)%比(20.7±2.1)%,P<0.05、(37.9±3.2)%比(11.3±1.5)%,P<0.05].青蒿琥酯+5-氟尿嘧啶+survivin质粒组Capan-2的细胞活力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低于青蒿琥酯+5-氟尿嘧啶组[(26.8±2.5)%比(68.5±5.9)%,P<0.05、(14.5±1.7)%比(37.9±3.2)%,P<0.05].青蒿琥酯处理显著抑制Capan-2细胞Survivin的表达.青蒿琥酯联合5-氟尿嘧啶组Capan-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低于5-氟尿嘧啶单处理组.青蒿琥酯联合5-氟尿嘧啶组Capan-2细胞的细胞色素和凋亡诱导因子释放水平均明显高于5-氟尿嘧啶单处理组.结论 青蒿琥酯抑制Survivin的表达发挥对5-氟尿嘧啶的协同抗胰腺癌活性.
作者:华宏军;叶晓华;陈媛;陈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小气道陷闭,肺组织过度膨胀,造成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下降,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长期以来COPD的临床治疗多以药物和氧疗为主,但均无法有效阻止患者病程的进展.近年来,肺康复已经逐步应用于COPD的综合治疗中,2007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美国心肺康复协会(ACCP/AACVPR)肺康复指南[2]特别强调了运动对COPD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因此运动康复被看作是肺康复的基石.中医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运动养生的概念,后世医家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运动养生术,如引导术、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我们在传统运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把练习八段锦与下肢踩踏功率车训练相结合,用于临床COPD稳定期患者的运动康复,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钱钧;王俊;杨艳;包素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指严重脓毒症经过初的液体复苏后仍难以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常伴有组织低灌注状态或脏器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是脓毒症重要并发症,当出现心肌抑制时病死率明显上升[1],此时,血流动力学可表现为低排低阻.对于该类患者,指南[2]推荐使用多巴酚丁胺,但临床疗效欠佳.脓毒性休克属于中医“厥证”、“脱证”范畴,治疗应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本研究在多巴酚丁胺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其对脓毒性休克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赖志珍;孟建标;胡马洪;许秀娟;季春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笔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3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5岁,平均(72.5±2.3)岁;LEAD病程5~20年,平均(12.5±1.5)年.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2~87岁,平均(73.4±2.4)岁;LEAD病程5~19年,平均(12.6±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沈佳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高能量全身多发骨折患者行动功能严重受限,病患需长期卧床.研究[1-2]表明,超过80%以上的患者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症状,严重的可发展为机械性肠梗阻.为探求有效预防和缓解腹胀症状及便秘的发生,我院自2014年2月起对全身多发性骨折患者的腹胀及便秘行艾箱灸神阙穴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效果优良,报道如下.
作者:邵海燕;俞益君;周成洪;张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冻结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急慢性炎症,肩关节囊、肌腱、滑膜囊粘连,周围肌肉延展性降低,引起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是临床常见病.国内外研究显示,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冻结肩有效[2-3],冻结肩也是美国FDA认证的可以用冲击波治疗的第二种疾病[4].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冻结肩在即刻镇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治疗间期疗效随时间逐渐递减,整个治疗周期内疗效呈波浪式递增,而中药口服治疗冻结肩有效且平稳[5].笔者采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蠲痹汤加味治疗冻结肩,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生;董黎强;李一超;郭定聪;朱圣兵;丁慧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结核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控制结核病报告2015版》的统计,我国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居世界首位[1].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及治疗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患者基数大.中国结核病耐药调查显示,全国肺结核病人中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2].(2)大部分耐药结核病患者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医学知识匮乏,对耐多药结核病的认知程度低,依从性差,治疗周期长,增加了治疗难度[3].
作者:沈斌;孙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遗传性精神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其中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仅对于患者的阳性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并没有显著改善[2].本研究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β)、白介素1β(IL-1β)、钙结合蛋白(S100β)三种血清蛋白因子与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阳性与阴性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娜;张莉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生的气道阻塞,导致有效呼吸障碍,患者在睡眠中出现间断的打鼾、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频繁觉醒、睡眠片段等.既往认为OSAHS是一种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疾病,不被人们重视.
作者:李红琴;金满意;曹利民;王建龙;王克先;柴晓萍;王竞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前,肠内营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在实施肠内营养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已趋于稳定,但因代谢紊乱、个体的基础状态及反应力不同等原因,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尤其以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如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1].有研究[2]指出,当患者存在胃肠道不耐受时,会不可避免地减少肠内营养供给量甚至停止,从而影响能量的获得,与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减少胃肠道不耐受的发生,能改善患者疾病转归和预后,减轻经济负担.本研究对肠内营养患者给予中药贴脐及热敷疗法,通过药物、热力及腧穴的三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倩;康年松;张迎春;魏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膝关节软骨和关节边缘骨病变形成的异质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该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华氏中藏经》中认为痹者,风寒湿之气于人脑腑也.入于肾,则名骨痹[1].中医依据临床证侯将其分为瘀血阻滞型、阳虚寒凝型和肾虚髓亏型,不同病变有其不同的征象.病变进展过程中血清中可以出现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2].本研究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 (MMP-7)表达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锋;黄海;申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解毒化浊方血清干预乳腺癌SK-BR-3细胞,观察中药血清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8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2只,给药制备含药血清,中药血清分24h、48h时间干预SK-BR-3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含药血清干预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凋亡率.结果 含药血清干预SK-BR-3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早期细胞凋亡率、总凋亡率明显增加,西药组[(4.76±0.63)%、(7.00±1.75)%]、联合组[(6.93±0.76)%、(9.93±0.28)%]较对照组[(1.03±0.23)%、(2.53±0.42)%]增加明显(P<0.05);晚期细胞凋亡率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SK-BR-3细胞48h后,各用药组早期细胞凋亡率[(4.76±0.23)%、(8.56±0.64)%、(6.80±0.10)%]与对照组[(1.6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细胞凋亡率、总凋亡率比较,西药组[(32.90±2.00)%、(41.46±1.93)%]、联合组[(22.86±9.74)%、(34.83±6.51)%]高于对照组[(1.93±0.20)%、(3.53±0.13)%](P<0.05),西药组与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总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化浊方可能有诱导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协同抑制剂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谷焕鹏;胡升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何若苹主任中医师系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行医3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及肿瘤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丰富.归脾汤源自宋·严用和的《济生方》,而至明·薛己《正体类要》中在前方基础上又加当归、远志两味,遂成今之归脾汤.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证.汪昂在《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中对归脾汤方解有详细的描述:“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何老师用归脾汤治疗女性月经病疗效显著,现举案例如下,以资共鉴.
作者:傅丹旦;何若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累及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腹块的腹部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慢性UC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紊乱与菌群失调.菌群失调与免疫紊乱相互作用,并与脾脏、大肠关系密切,因此“脾-肠-菌”轴功能失调是导致UC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运用健脾治疗慢性UC颇有成效,肠道菌群亦与中医脾肠关系密切.因此,本文从中西医两个视角,通过“脾-肠-菌”轴浅析“健脾”治疗慢性UC,以期为临床实验及治疗方向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曹莞婷;范一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和黄斑裂孔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类眼科疾病,也是目前致盲主要的原因[1].虽然大部分患者的视网膜劈裂变化较慢,但在其合并后可能会引起黄斑裂孔,甚至会引发视网膜脱落,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2].目前,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主要手段,其中玻璃体切割术是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视力[3].为此,本研究分析了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钱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斑秃,中医病名为“油风病”,俗称“鬼剃头”.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通常局部皮肤正常,一般无自觉症状,可发于任何年龄,常可以由精神因素引起,临床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1].儿童斑秃作为斑秃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多见于学龄儿童期,严重时可影响发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2].本文就中医治疗的儿童斑秃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严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改良根治术作为乳腺癌常见的手术方式,皮瓣坏死是其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皮瓣坏死不仅影响术后放疗的时机,也影响患者上肢功能锻炼,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本科室使用康惠尔清创胶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妮旎;李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丹参酮类化合物又称总丹参酮,是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干燥的根和根茎中提取的一大类脂溶性菲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丹参酮(tanshinone Ⅰ,Tan 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异丹参酮(isotanshinone)和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等.丹参酮ⅡA是其中含量多的成分,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耗氧量、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作者:梁柯;唐晨野;郭晓;柯尊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颅内结核是脑膜或其他脑实质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产生的一种结核性感染病变,是除肺结核之外的一种较严重的结核病[1-2].颅内结核因其本身的致死致残率及高并发症率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3].随着近年结核感染率的攀升和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颅内结核的患病人数相较以往有增加的趋势[4].因此,尽早诊断和临床干预对颅内结核患者有着重要意义.颅内结核诊断金标准为脑脊液检测及培养,但周期漫长,对及早治疗造成了不便[5].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和经颅多普勒(TCD)等技术的发展,为颅内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快速直观的新思路[6].本研究旨在探讨TCD联合MRI对颅内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张含芝;毛敏杰;杨高怡;张松;邱小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