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丁伟琪;曾俊;陈建飞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骨科并发症。文献[1]报道,西方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高达45~70%。既往认为亚洲人髋关节置换术下肢DVT的发生率不如西方人高,但近年报道部分亚洲地区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43.2%[2]。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下肢胀痛,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症状严重者会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我院对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DVT,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英;周方伦;徐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用5、10、20、40、80μM的欧前胡素处理24h或48h,以相同培养条件不加欧前胡素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MTT法检测欧前胡素治疗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HepG2细胞用10、20、40μM的欧前胡素处理24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欧前胡素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转染pcDNA-3.1-Mcl-1真核表达载体后再用欧前胡素治疗,检测欧前胡素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效应。结果10、20、40、80μM欧前胡素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h:(7.2±1.7)%、(14.5±2.6)%、(37.4±3.7)%、(56.3±4.3)%;48h:(14.5±2.1)%、(23.6±3.0)%、(52.3±4.8)%、(78.3±5.9)%,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M欧前胡素组凋亡诱导率分别为(3.9±0.8)%、(12.4±1.8)%、(26.9±2.5)%,与对照组(0.5±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欧前胡素治疗后,HepG2细胞的Mcl-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用pcDNA-3.1-Mcl-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欧前胡素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率较空pcDNA3.1载体转染组显著下降[(6.8±1.2)%比(25.7±2.3)%,P<0.05]。结论欧前胡素具有体外抗肝肿瘤的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蛋白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俞方红;黄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小儿伤食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我院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采用高氏揉捏法配合覆脐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伤食泻53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伤食泻患儿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3个月~1岁36例,1耀3岁15例,3耀7岁2例;对照组53例,男36例,女17例,3个月~1岁38例,1耀3岁13例,3耀7岁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复娟;谢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在维持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rTMS真刺激,对照组给予rTMS伪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结束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P)分、PANSS阴性症状(N)分、一般精神病理(G)分以及Anderson阳性症状量表评分(SANS)总分减分值,评价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SANS总分、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P)分、PANSS阴性症状(N)分及一般精神病理(G)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3.62~6.57,P<0.05或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SANS总分、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分别为(21.35±3.30)分、(60.53±6.25)分、(21.20±3.26)分,均相应低于对照组的(24.30±3.17)分、(68.42±7.65)分、(24.25±3.26)分(t=3.53~4.3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46%、19.05%(字2=3.79,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TMS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岳锋;吕斌军;滕军波;夏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因颈椎退行性变导致脊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因子的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以颈肩上肢疼痛、麻木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于中老年人[1]。笔者临床上采用针刺与推拿辨证结合的方法,分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海娜;陈鹏;刘承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多国学者联合研究显示,与1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相比,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约40%,且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高1倍。论文2月5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研究者系统性检索了Pubmed数据库,选择出报告了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性别特异性标准化死亡率(SMR)等情况的研究,以估计性别差异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病因特异性转归是否存在影响。结果为,共纳入26项研究。1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卒中、致死性肾脏疾病和致死性心血管疾病SMR的汇合女性-男性比分别为1.37、1.37、1.44和1.86。冠心病的性别差异更显著,其SMR的汇合女性-男性比为2.54。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疾病,是指非疾病因素如喂养不当、饮食失节等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致使长时间食欲不振甚至消瘦,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消化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受到影响而产生[1]。主要表现有厌食、拒食、腹胀、腹痛、乏力和形体消瘦等特点,各年龄阶段儿童均可发病,临床以1~6岁儿童常见。严重者易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失,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多,城市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2]。本文分析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中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周其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一天中不同时间进行肠道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褪黑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5例择期开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手术开始时间分为三组,CT1(8:00~14:00)和CT2组(14:00~20:00)患者各30例,CT3组(20:00~2:00)患者15例,三组患者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在围术期不同时点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褪黑素、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T3组患者麻醉前即刻褪黑素水平比手术即日晨8点明显升高[(23.46±4.13)pg/mL比(16.73±3.77)pg/mL,P<0.05],且明显高于CT1组[(16.30±3.73)pg/mL]及CT2组[(15.75±3.54)pg/mL]麻醉前即刻(P<0.05);CT3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73.2±6.3)h]、排便时间[(95.6±8.3)h]、胃液引流量[(452.3±93.7)mL]均明显高于CT1组[(66.7±5.6)h、(8.75±7.4)h、(310.4±78.9)mL]及CT2组[(65.3±6.2)h、(86.7±6.8)h、(307.5±80.1)mL](P<0.05),CT3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CT1组及CT2组(53.3%比16.7%、20.0%,P<0.05);CT3组患者术后1、3天的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CT1组及CT2组[术后1天CRP:(95.6±16.9)mg/L比(78.8±16.4) mg/L、(80.3±15.7)mg/L;IL-6:(124.7±26.9)pg/L比(104.5±24.3)pg/L、(107.5±22.8)pg/L;TNF-α:(379.8±94.6)pg/L比(317.5±83.1)pg/L、(313.2±86.4)pg/L。术后3天CRP:(78.8±15.4)mg/L比(66.3±12.9)mg/L、(67.6±13.5)mg/L;IL-6:(106.3±22.5)pg/L比(92.7±20.4)pg/L、(93.2±21.0)pg/L;TNF-α:(294.3±78.7)pg/L比(244.9±72.0)pg/L、(245.7±71.6)pg/L,P<0.05]。结论同一天中不同时间进行肠癌手术会影响手术预后,晚上进行的肠道手术术后炎症反应较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褪黑素对时钟节律的调节有关。
作者:倪剑武;谷志飞;胡一迪;蔡文品;蒋柳明;张学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多国学者联合研究显示,对于无并发症的高血压1级患者,降压治疗或可预防卒中和死亡。论文发表于《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 2015,162(3):184]杂志。该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所纳入研究包括降压治疗协作试验(BPLTTC)和先前经系统回顾和电子数据检索确认的试验,这些试验的设计为:无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1级(140~159mmHg/90~99mmHg)患者被随机分为接受积极(抗高血压药物或更强化的治疗策略)或对照(安慰剂或非强化治疗方案)降压治疗。以了解药物降压是否可预防高血压1级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结果为,平均血压降低约为3.6/2.4mmHg。在5年间,两组间总心血管事件、卒中、冠脉事件、心衰、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的比值比(OR)分别为0.86、0.72、0.91、0.80、0.75和0.78.由于不良反应事件而退出治疗者在积极治疗组更常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是指机体受到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等打击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以致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病死率、治疗高耗资和治疗成本持续增加的特点,是当前重症患者疾病发展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血流动力学表现为高动力型循环“高排低阻型”,即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阻力下降同时伴有心输出量正常或增加,肺循环阻力通常略有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增高,右心室张力增高;同时炎症介质的释放可导致左右心室的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心室通过增加舒张末容积以增加心搏量。血浆B型利钠肽(BNP)是心功能不全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十分敏感的客观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ODS患者血浆BNP水平的监测分析,探讨血浆BNP水平对MODS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钰;丁伟琪;曾俊;陈建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患病率10%~96%不等[1]。在美国,病程15~20年的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约30%~50%[1]。研究[2]表明,氧化应激损伤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发病原因,琢原硫辛酸可抑制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是治疗DPN的有效药物。笔者观察琢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高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精神分裂症治疗目标已从单纯强调疗效发展到重视安全性和恢复社会功能,并使患者回归社会,患者的社会功能也作为评估预后和预测复发的重要指征[1-2]。口服利培酮作为较早在我国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重视,如体质量增加、高泌乳素血症等[3-5],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使药物使用受限。注射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是一个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制剂,上市以来以其依从性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6-7],受到欢迎。但其安全性研究多限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血液生化代谢等方面,对血浆泌乳素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就此做初步探讨。
作者:靳西龙;许秋霞;关铁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马艳东主任医师是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呼吸病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三十余载,在咳喘等肺病的辨证治疗上用药精巧,临床疗效卓著。我们收集十个月马老师治疗咳喘病的全部处方(包括复诊处方)310张,通过分类统计得到其用药的初步规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龙辉;刘爱军;马艳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藏红花有效成分含量及影响因素,为藏红花高产优质栽培与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2010年版药典与现有文献基础上,优化藏红花有效成分含量HPLC测定方法,并测量比较11个产地藏红花中有效成分含量,用DPS软件分析经纬度、海拔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西红花苷-玉和西红花苷-域分别在6.236耀62.356μg/mL以及3.158耀31.584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97与0.9996,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1.69%,n=9)与99.4%(RSD=0.86%,n=9);11个产地藏红花中西红花苷-玉、西红花苷-域、西红花总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经度与西红花有效成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海拔、纬度与西红花有效成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本方法测定藏红花有效成分含量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我国引种的藏红花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低纬度、高经度地区并视种质选择海拔高度区别种植藏红花有利于有效成分积累。
作者:朱芳萍;吕伟旗;张青莲;吴春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1]。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可使患者肺功能急剧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呼吸道感染是AECOPD的主要诱因,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均可诱发COPD急性发作,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差异[1]。因此,早期判断AECOPD的严重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致残率尤为重要。近年研究[2]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PCT)可以作为评价细菌感染、感染性休克的特异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可以作为评价炎症反应程度的特异性指标[3]。本研究旨在探讨AECOPD患者PCT及hs-CRP的变化情况及其对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小琴;董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张萍青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裘笑梅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专业30余年,擅长中西医并举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如产后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对产后病有独特地理解和认识,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随诊左右,颇感受益,现将张老师对产后汗出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作者:陈虹;胡小英;胡红春;张萍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4%耀5%[1],尽管大多数(85%)的肱骨近端骨折移位很少或骨折稳定,保守治疗,早期轻柔活动即可治愈[2]。但对于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和不稳定骨折还是建议采用各种形式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3-4]。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林全艺;丁振贝;杨维章;陈庆运;陈定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文献[1]报道,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吞咽障碍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康复中心针对早期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垣;陈炳;宋丰军;杨堃;余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25500例新发病例,其中有140200例为死亡病例,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前列[1],而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近几十年来,尽管医疗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但卵巢癌死亡率仍居于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其5年生存率也一直徘徊在30%耀40%[2]。上皮性卵巢癌目前的治疗方法为早期(FIGO分期为玉~域期)分期手术、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辅以术后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尽大努力切除卵巢癌之原发灶和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直径<1cm。准确预测癌症的转归和预后为选择手术时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化疗药物以及确定随访周期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对血清生物标志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对此,本文就近年来血清生物标志物中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判断的相关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牛诤;卢莎;仝进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毒死蜱是一种低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随着近年来我国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5种高毒类有机磷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毒死蜱作为替代品[1],其中毒患者逐渐增多,大多症状较轻,但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者亦有发生。笔者收集2009年7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毒死蜱中毒患者41例,其中12例并发呼吸衰竭予机械通气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国豪;陈灵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