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是决定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重要的临床因素之一.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使患者躯体及肢体控制力下降,站立及行走不稳,易发生跌倒,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本研究采用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观察其对患者下肢功能活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敏;楚佳梅;包烨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导致黄疸临床较为常见,处理也较为困难,部分患者肝功能恢复不理想,因此需要额外的保肝药物来改善肝功能.本研究对胰胆管造影术后出现的黄疸患者给予大柴胡汤煎服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华;沈振华;季晓亮;金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我国结核患者在2011年统计已达500万例,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1].临床多见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及过敏反应,对眼部的副反应关注较少[2].笔者临床中发现部分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早期可出现视物模糊、异物感、干涩及视物不持久等类似干眼的主诉,眼科常规检查未发现明显视神经病变,更多为眼表的改变.笔者观察抗结核药物对眼表的毒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盛文燕;徐俊丽;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出血性疾病之一,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1].其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存在有识别自身血小板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增加与血小板数量减少[2].多数ITP为特发,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未定型结缔组织病.未定型结缔组织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个体差异甚大[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未定型结缔组织病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振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病情凶险,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可高达30%[1].SAP时由于微循环障碍、低血容量、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移位,肠源性炎症介质及内毒素吸收,引起败血症、胰腺坏死感染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2].因此,早期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可以阻止SAP发展,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柴芍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SAP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珠莹;陈军贤;谢齐贵;夏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小关节炎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全球患病率为0.5%~1%,主要发病于35~50岁,若未及时诊治,病情将逐渐加重发展,导致多个关节疼痛、肿胀、损坏甚至终致残致死.因此,早期诊断、适当治疗对于降低患者致残率并提高其生命质量尤为重要.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体格检查、免疫学指标及常规X线摄影.
作者:骆丹越;刘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吴滇主任中医师系杭州市名中医,从事脾胃病治疗40余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将吴老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蔡燕;吴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我国学者首先使用的白血病化疗药物及实体瘤辅助化疗药物[1].在肯定ATRA对恶性肿瘤的疗效时,ATRA在使用后存在诱导肿瘤多药耐药的现象也同样受到广泛的关注[2-3].本课题组在建立HL-60/ATRA耐药株的基础上成功筛选并发现一未知的耐药新基因,并命名为HA117(Genebank Number:CB214920).
作者:陈建飞;金先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急诊技术的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生存率明显提高[1-2].但在手术治疗中,可能造成高灌流综合征及局部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大量释放,从而发生神经元损害[3-4].谷氨酰胺的乙酰化产物乙酰谷酰胺,能穿越血脑屏障,提高神经元的可塑性,影响神经系统发育[5-6].笔者应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昏迷,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庆晓东;唐莉;郑俊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替加环素作为甘氨酰环素类的静脉用抗菌药物,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了解该药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对本院ICU分离的各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作者:王莉;钱香;齐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十二指肠或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后,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进而出现溃疡、糜烂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随着人群生活方式及饮食变化,RE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患者表现出胸痛、反酸、烧心以及嗳气等一些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目前关于RE的治疗,西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促胃动力、抑酸及保护胃黏膜等,但其综合疗效仍为达到预期,且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
作者:程华军;朱恒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为了解我院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情况,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1162株多重耐药菌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红美;陆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矿物质代谢标志物异常与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具有相关性,血清钙和磷高浓度尤为如此.论文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 Am Soc Nephrol 2015,26(7):1671].研究共纳入129076例透析患者,其中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患者分别为10066和119010例.评估未校正血钙浓度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单核-巨噬系统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多由EB病毒感染后引起.患儿多见扁桃体白色伪膜形成,白细胞可升高,抗病毒治疗后仍高热不退,不能除外合并细菌感染,故寻找合并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作者:李晶;芦惠;江近平;林小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的表达与结直肠癌(CR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02例CRC组织标本,取53例癌旁组织正常结直肠黏膜做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FHIT蛋白在CRC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TEN和FHIT的表达与CRC的相关性.结果 ①PTEN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2%(41/102)和84.9%(45/5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HIT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4.1%(45/102)和92.5%(4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TEN和FHIT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PTEN的表达与肿瘤部位无关,FHIT的表达与肿瘤部位相关(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PTEN和FHIT在CRC组织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6, P<0.01).结论 PTEN和FHIT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评估CRC的生物学特性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艳;葛伟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葛琳仪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50年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对于病情复杂的头痛及老年病,独具匠心,用药精练得当,常收奇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葛老师体会心得一隅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王东;魏佳平;姜宁;袁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3个月内采用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流产后关爱是引导女性在流产后如何正确避孕而开展的一项女性关爱的工程[1].我们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因意外妊娠而致流产者90例,在其流产后分别以常规指导和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PAC)指导,观察两组避孕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淑丹;李晓一;吴皓;王银雪;韩东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增强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及机制.方法 设0.5、1、2μmol/L浓度的雷公藤红素为雷公藤红素1、2、3组,设0.1、1g/mL浓度的多柔比星为多柔比星1、2组;MTT法检测多柔比星单独治疗及联合雷公藤红素治疗对肝癌细胞系Huh7的杀伤活性.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正常胎肝细胞系L-O2及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PLC的PKM2表达水平.MTT法检测PKM2表达载体转染对雷公藤红素联合多柔比星杀伤Huh7细胞疗效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Huh7细胞活力零抑制率比较,雷公藤红素1、2、3组分别为(2.6±0.9)%、(4.7±1.3)%(P均<0.05)、(8.8±1.9)%(P<0.05);多柔比星1、2组分别为(7.5±1.9)%、(61.4±4.2)%(P均<0.05);1μmol/L雷公藤红素联合0.1、1g/mL多柔比星较多柔比星1、2组,Huh7细胞活力抑制率明显上升[(58.7±3.8)%比(7.5±1.9)%,P<0.05;(89.7±6.7)%比(61.4±4.2)%,P<0.05].PKM2相对表达水平,相对人正常肝细胞系L-O2细胞系的(1.0±0.05),Huh7细胞系为(15.2±0.6)(P<0.05),HepG2细胞系为(11.8±0.5)(P<0.05),PLC细胞系为(13.4±0.7)(P<0.05);雷公藤红素1、2、3组分别下调为(0.70± 0.05)(P<0.05)、(0.42±0.04)(P<0.05)、(0.31±0.03)(P<0.05);多柔比星组无下调作用;1μmol/L雷公藤红素联合0.1、1g/mL多柔比星后PKM2相对表达水平较多柔比星1、2组明显下降 [(0.44±0.04)比(0.98±0.07),P<0.05;(0.41±0.03)比(1.01±0.07),P<0.05].转染PKM2表达载体后,1μmol/L雷公藤红素联合0.1、1g/mL多柔比星对Huh7细胞活力抑制率较未转染组下降 [(60.5±4.3)%比(19.3± 2.0)%,P<0.05;(91.6±6.9)%比(69.6±4.5)%,P<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通过下调PKM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糖代谢,增强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系Huh7的杀伤活性.
作者:丁成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的慢性上腹部疼痛,伴泛酸、嗳气、烧心等症状.笔者应用溃疡七味汤辅助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盛丽先教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以治疗小儿咳嗽、哮喘、肾病著名.盛老师运用经方半夏厚朴汤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辨证属痰气互滞,肝脾失和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云;盛丽先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