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痛消炎膏合四黄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206例

张正国;林华东

关键词:急性软组织挫伤, 止痛消炎膏, 四黄散
摘要:急性软组织挫伤是骨伤科常见疾病、多发病,是指外来暴力致人体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组织所发生的挫伤,致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如果早期处理不当,会加重病情,导致慢性疼痛,延长治愈时间,甚至留下后遗症。笔者用止痛消炎膏合四黄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患者20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比较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首位致盲眼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豫[1]。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2]。本文就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术中操作、术后效果等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短节段微创置钉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中青年胸腰椎爆裂骨折

    脊柱胸腰段因处于脊柱生理弧度相互交界处,活动范围大,故骨折好发。我院自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微创置钉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中青年胸腰椎爆裂骨折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科军;李松强;刘飞俊;陈剑;吴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是老年人致残和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脑梗死是多种危险因素单纯或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献报道,同型半胱氨酸(homecysteine, Hcy)和脂蛋白(葬)[Lipoprotein(a),LP(a)]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1-2]。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重要的血管炎性因子,大量实验表明其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3]。为此,本研究联合检测了117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Hcy、LP(a)和hs-CRP水平,分析三者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ACI的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徐伟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顽固性血尿验案二则

    顽固性血尿是指小便中夹杂有血丝或血块或者镜下血尿,病程在半年以上,或伴有腰痛、小便涩痛等。血尿常见于泌尿系本身疾病如结石、感染、肿瘤、损伤以及肾下垂游走肾、先天性多囊肾及先天尿道畸形等[1]。也可见于全身系疾病如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及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等;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女性盆腔炎、直肠癌、结肠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等。治疗较为棘手,中医临证从常规思维可能收效甚微,有时运用逆向思维,反而会收到效如桴鼓的效果。

    作者:陈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甘油三酯相关性研究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25豫的患者可因出现局部和系统并发症而发展成重症AP (ser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引起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甚至死亡。一些血液学参数可能是反应AP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D-二聚体(D-Dimer,D-D)是反应纤维蛋白溶酶产生的标志,常被用来诊断急性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研究显示,D-二聚体可能与SAP有关。也有报道大多数SAP患者甘油三酯(TG)存在异常[2]。为观察该两项指标在AP患者中的相关性,笔者检测A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G的浓度,评估D-二聚体与TG是否具相关性。

    作者:卢丽宁;王健;吕孝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二草二皮汤外用加手法按摩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疗效观察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是肘部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多见于肘关节损伤之初,治疗时偏重于骨折或脱位的整复固定及手术治疗,而忽视了软组织损伤的医治,致使离经之血瘀结于肌筋;加之损伤后固定时间较久及手术时创伤致筋脉受制,气滞血瘀,筋失濡养。笔者采用中药二草二皮汤薰、洗、敷配合手法治疗各类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德新;朱博;郑琦;应小樟;汪翼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神经鞘瘤19例临床分析

    浅表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见于浅表诸神经干的分布部位,易误诊,笔者对本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浅表神经鞘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特点,评价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水明;刘小娟;李宏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温灸关元穴治疗PPH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微创痔疮手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尿潴留是PPH术后较常见并发症。笔者采用温灸关元穴治疗PPH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因化学结构中具有甲酯键,所以极容易被组织及血液中的假性胆碱酯酶水解而代谢分解,且该药相对分布容积较小,作用较迅速,故被认为是真正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此类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但近年研究[1]表明,该药呈现剂量依赖的阿片耐药及痛觉过敏现象。对瑞芬太尼使用后产生的痛觉过敏不良反应,国内外医学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2],如氯胺酮、曲马多、布托啡诺、右美托咪定等解决。笔者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方面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琴;章玲宾;樊理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3例脐尿管癌MSCT表现及临床分析

    脐尿管癌起源于残留的脐尿管组织,因为临床较罕见而容易误诊[1]。目前国内关于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T,MSCT)诊断脐尿管癌的文献较少,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脐尿管癌的MS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沈佳志;陈忠达;于骞;朱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利尿降浊颗粒保护早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作用观察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指残余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单位利用RRF,可产生一定量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3等活性物质,排出一定量的代谢废物,特别是通过一般透析难以清除的中大分子物质。然而,RRF的丢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却十分普遍。此前的研究已发现,RRF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在透析后保护残存肾功能已成为肾脏病领域中一热点课题。笔者观察应用利尿降浊颗粒保护早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益;林永强;王超超;施肖力;赵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陈勇毅应用当归四逆汤验案举隅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第351条,主治血虚寒厥证,症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该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七味药物组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镇痛抗炎等多种作用[1],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骨伤等诸多疾患属血虚阳弱、寒邪侵淫经脉致病者,疗效确切。笔者有幸侍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勇毅教授,受益匪浅,现就导师临床应用当归四逆汤验案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莉;陈勇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对OSAHS伴夜尿增多患者血胱抑素-C的影响及意义

    夜尿增多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ive sleep apnea-hypo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常见症状,国外学者调查发现50岁以下夜尿增多患者中OSAHS占41.1%[1],目前认为OSAHS可以使机体发生损伤,由此产生的肾功能改变可能是OSAHS所致夜尿增多的原因[2],但尚存在争议。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OSAHS的主要手段,研究显示其可以明显改善夜尿症状[3-5]。血浆胱抑素-C(Cys-C)水平是预测肾功能早期受损的敏感指标[6-8]。本研究拟对OSAHS伴夜尿增多患者n-CPAP治疗前后血浆Cys-C水平比较、分析,探讨n-CPAP对OSAH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对夜尿症状改善的机制。

    作者:郑艳文;钦光跃;张颖;陆晓玲;黄勍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从“肾虚肝郁”理论浅谈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6%~10%,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不仅涉及生殖系统,而且常并发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西医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仅认为其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遗传因素以及高泌乳素有关。

    作者:孙忻;丁彩飞;卜亚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指一类原因不明的,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浅表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西医治疗以局部消炎止痛、调节免疫及补充维生素等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治愈率低。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晓风;倪京丽;刘笑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HSYA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Allens’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7、14天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术后14天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caspase-3 p20、Bcl-2和Bax表达。结果HSYA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大鼠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HSYA治疗组恢复更明显(P<0.05);与损伤对照组比较,HSYA治疗组caspsase-3p20阳性细胞数表达明显减少(P<0.05),Bcl-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Bax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脊髓损伤部位继发性损伤,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侯兆阳;陈哲;魏家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伏立康唑治疗肺曲菌球3例并文献复习

    肺曲菌感染分为侵袭性曲霉病、半侵袭性曲霉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曲菌球4型[1]。肺曲菌球是寄生型的肺曲霉菌感染,其发病逐年上升,近年来有较多病例报道[2]。曲霉生长于洞壁,好侵犯血管,引起咯血甚至是致命性大咯血,威胁患者生命。肺曲菌球一旦在肺内空腔形成,局部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往往无效,手术切除病灶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有效手段。2012年-2013年我科为3例拒绝行手术治疗的肺曲菌球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伏立康唑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现将3例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李柏颖;蔡闯;鲍志坚;方毕飞;徐俭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2813例流行特征分析

    目前已证明[1],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 (influenza virus A, IVA)、流感病毒B(influenza virus B,IVB)、及副流感病毒1、2、3(parainfluenza virus,PIV-1、2、3)、人冠状病毒、鼻病毒等。为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提供本地区病原学资料及病原流行情况,笔者对本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r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慧芬;刘显鹏;苏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周建扬运用气血三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周建扬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主张病分三期、气血同治法治疗甲亢颇有特色,今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增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48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在免疫力低下或接受有创性医疗操作的严重疾病患者中可引起肺炎、败血症、尿道和腹腔感染[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不断更新以及化疗等多种因素,促使该菌引起的医院院内感染和耐药率上升[2-3],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就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348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洪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