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宁;王健;吕孝珍
肺结核患者肺组织常有渗出浸润、增殖纤维化或钙化、干酪样坏死等病变,导致通气血流比值失调、CO2弥散障碍,因而这类患者在单肺通气下行肺部手术时需密切监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上常采用无创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进行监测。既往文献报道PaCO2与PetCO2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近年研究表明,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体位、二氧化碳气腹、单肺通气、创伤及肺组织病变等。本文通过观察PetCO2和PaCO2的变化,以期了解肺结核患者手术行单肺通气时PetCO2和PaCO2的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提供通气维持依据。
作者:汪国香;黄丽霞;万海方;陶凡;王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和1周将大鼠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凋亡于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IGF-1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IGF-1表达上调,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严永兴;梁丽贞;袁艳蓉;沈咏慧;陈涛;吴春丽;刘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成年早期,较高的红肉摄入或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用豆类、禽类、坚果和鱼类的联合饮食替代红肉或可降低乳腺癌风险。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指残余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单位利用RRF,可产生一定量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3等活性物质,排出一定量的代谢废物,特别是通过一般透析难以清除的中大分子物质。然而,RRF的丢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却十分普遍。此前的研究已发现,RRF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在透析后保护残存肾功能已成为肾脏病领域中一热点课题。笔者观察应用利尿降浊颗粒保护早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益;林永强;王超超;施肖力;赵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防喘膏防治哮喘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1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麻黄、大黄、白芥子、地龙、细辛、甘遂六味药按比例研成末,以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敷贴于哮喘大鼠背部穴位;再以卵清白蛋白(OVA)激发哮喘,观察引发大鼠哮喘的潜伏期;末次雾化吸入卵清白蛋白后,采用ELISH法测定大鼠血清IL-12、IL-13水平。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防喘膏敷贴能延长哮喘大鼠的哮喘潜伏期(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IL-12水平降低(P<0.01),IL-13水平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防喘膏敷贴组及辅舒酮气雾剂组IL-12水平均升高(P<0.01),IL-13水平均降低(P<0.01);防喘膏敷贴组及辅舒酮气雾剂组IL-12、IL-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喘膏穴位敷贴能延长哮喘大鼠的哮喘潜伏期,降低哮喘大鼠血清IL-13水平,提高IL-12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孙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血必净注射液是王今达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量急危重症基础上,以中医古方为基础,反复筛选精炼出的静脉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活血化瘀药。药理研究证明,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对抗内毒素及多种炎性介质作用,使受抑制的免疫反应恢复。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急危重症方面有显著疗效。现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童文琴;郑溢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第351条,主治血虚寒厥证,症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该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七味药物组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镇痛抗炎等多种作用[1],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骨伤等诸多疾患属血虚阳弱、寒邪侵淫经脉致病者,疗效确切。笔者有幸侍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勇毅教授,受益匪浅,现就导师临床应用当归四逆汤验案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莉;陈勇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茶多酚(TP)、黄芩苷(baicalin)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急性百草枯中毒组(P组)、茶多酚干预组(T组)、黄芩苷干预组(S组)及茶多酚加黄芩苷干预组(L组),每组18只,各组再按随机原则分为1、7和14天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P、T、S、L各组大鼠均予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大鼠染毒6h后T组给予茶多酚250mg/(kg·d)、S组予黄芩苷80mg/(kg·d)L组给予茶多酚加黄芩苷混悬液灌胃干预,N组和P组均给予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第1、7和14天随机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HIF-1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量。结果经百草枯染毒后,P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各时点TGF-β1、HIF-1α含量均高于N组(P均<0.05)。经药物干预后,T、S、L组大鼠血清TGF-β1、HIF-1α水平在第7天和第14天时较P组显著降低(P均<0.05);S组在第14天时,T组与L组第7天和第14天时大鼠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均较P组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干预组各时点TGF-β1、HIF-1α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黄芩苷对急性PQ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有下调作用。
作者:徐丽倩;李江;李璐璐;李剑平;刘晓璐;何勇;邓丹凤;裘云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994年,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识别了小鼠ob基因,而ob基因是编码瘦素(leptin)的基因。另一项重大突破是发现了中枢黑皮素系统和机体葡萄糖平衡的关键调节系统,在葡萄糖稳态平衡中,黑皮素4受体(MC4R)是能量平衡的关键调节因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首位致盲眼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豫[1]。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2]。本文就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术中操作、术后效果等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晚期早产儿是指妊娠时间为340/7~366/7孕周(即孕239~259天)出生的婴儿[1],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疾病发病率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晚期早产儿再次入院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周建;陈红芳;方锦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是域型辅助T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人类白细胞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属于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与IL-4特异性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现已发现有可溶性IL-4R(Solu-bleinterleukin-4 receptor,sIL-4R)及膜型IL-4R (murine interleukin-4 receptor,mIL-4R),两者与IL-4的结合时的亲和力相同。其中sIL-4R可作为IL-4的保护性载体,并且具有调节IL-4生物学活性的功目前,临床上将IL-4及其受体作为免疫调节剂,在检测和防治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肿瘤等相关疾病的效果已经日渐显著。笔者以IL-4及IL-4R对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和归纳。现将介绍IL-4及其受体研究现状如下。
作者:杨光勇;郭海涛;何光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是肘部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多见于肘关节损伤之初,治疗时偏重于骨折或脱位的整复固定及手术治疗,而忽视了软组织损伤的医治,致使离经之血瘀结于肌筋;加之损伤后固定时间较久及手术时创伤致筋脉受制,气滞血瘀,筋失濡养。笔者采用中药二草二皮汤薰、洗、敷配合手法治疗各类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德新;朱博;郑琦;应小樟;汪翼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脐尿管癌起源于残留的脐尿管组织,因为临床较罕见而容易误诊[1]。目前国内关于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T,MSCT)诊断脐尿管癌的文献较少,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脐尿管癌的MS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沈佳志;陈忠达;于骞;朱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微创痔疮手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尿潴留是PPH术后较常见并发症。笔者采用温灸关元穴治疗PPH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25豫的患者可因出现局部和系统并发症而发展成重症AP (ser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引起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甚至死亡。一些血液学参数可能是反应AP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D-二聚体(D-Dimer,D-D)是反应纤维蛋白溶酶产生的标志,常被用来诊断急性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研究显示,D-二聚体可能与SAP有关。也有报道大多数SAP患者甘油三酯(TG)存在异常[2]。为观察该两项指标在AP患者中的相关性,笔者检测A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G的浓度,评估D-二聚体与TG是否具相关性。
作者:卢丽宁;王健;吕孝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宋康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证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应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案例,略述如下。
作者:陈素珍;李柏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减少红细胞(RBC)输注量以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APACHEⅡ评分≥15分并且≤25分的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20例。三组均予常规止血早期液体复苏等治疗,对照1组设定血红蛋白(Hb)<60g/L为输血指征;对照2组Hb<80g/L为输血指征;治疗组应用参附注射液,同时设定以Hb<60g/L为输血指征。观察各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ICU治疗天数、RBC输注量,6、24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24、72h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ICU治疗时间、RBC输注量,6、24h乳酸清除率及24、72h PT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或P<0.01);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6h乳酸清除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治疗天数、RBC输注量、24h乳酸清除率、24、72h PT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2组(P<0.05或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加组织氧供,有效改善细胞氧代谢,从而减少失血性休克患者RBC输注量,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石莹;江荣林;徐华;蔡丹莉;金水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肺炎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在免疫力低下或接受有创性医疗操作的严重疾病患者中可引起肺炎、败血症、尿道和腹腔感染[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不断更新以及化疗等多种因素,促使该菌引起的医院院内感染和耐药率上升[2-3],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就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348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洪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调查发现门诊失眠症患者中焦虑症状发生率为51%~54.7%[1]。中医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对焦虑性失眠有一定优势。笔者根据导师张永华主任医师临床经验,运用酸枣仁汤联合栀子豉汤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病例6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娟;胡霖霖;张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