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萍
1994年,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识别了小鼠ob基因,而ob基因是编码瘦素(leptin)的基因。另一项重大突破是发现了中枢黑皮素系统和机体葡萄糖平衡的关键调节系统,在葡萄糖稳态平衡中,黑皮素4受体(MC4R)是能量平衡的关键调节因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口部出现皮疹、疱疹等为主要特征。易见于儿童和婴儿,成人亦可见。我科门诊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成人手足口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首位致盲眼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豫[1]。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2]。本文就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术中操作、术后效果等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permeablehemodialysis, HPD)具有比常规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能更有效地清除大、中分子毒素的优势,但有关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对血糖的影响报道较少。笔者分别对维持性透析的40例尿毒症患者和37例尿毒症伴糖尿病或明确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HPD、CHD,比较其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房凤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指残余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单位利用RRF,可产生一定量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3等活性物质,排出一定量的代谢废物,特别是通过一般透析难以清除的中大分子物质。然而,RRF的丢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却十分普遍。此前的研究已发现,RRF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在透析后保护残存肾功能已成为肾脏病领域中一热点课题。笔者观察应用利尿降浊颗粒保护早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益;林永强;王超超;施肖力;赵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指一类原因不明的,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浅表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西医治疗以局部消炎止痛、调节免疫及补充维生素等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治愈率低。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晓风;倪京丽;刘笑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浅表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见于浅表诸神经干的分布部位,易误诊,笔者对本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浅表神经鞘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特点,评价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水明;刘小娟;李宏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已证明[1],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 (influenza virus A, IVA)、流感病毒B(influenza virus B,IVB)、及副流感病毒1、2、3(parainfluenza virus,PIV-1、2、3)、人冠状病毒、鼻病毒等。为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提供本地区病原学资料及病原流行情况,笔者对本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r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慧芬;刘显鹏;苏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6%~10%,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不仅涉及生殖系统,而且常并发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西医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仅认为其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遗传因素以及高泌乳素有关。
作者:孙忻;丁彩飞;卜亚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宋康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证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应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案例,略述如下。
作者:陈素珍;李柏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脐尿管癌起源于残留的脐尿管组织,因为临床较罕见而容易误诊[1]。目前国内关于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T,MSCT)诊断脐尿管癌的文献较少,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脐尿管癌的MS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沈佳志;陈忠达;于骞;朱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和1周将大鼠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凋亡于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IGF-1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IGF-1表达上调,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严永兴;梁丽贞;袁艳蓉;沈咏慧;陈涛;吴春丽;刘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茶多酚(TP)、黄芩苷(baicalin)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急性百草枯中毒组(P组)、茶多酚干预组(T组)、黄芩苷干预组(S组)及茶多酚加黄芩苷干预组(L组),每组18只,各组再按随机原则分为1、7和14天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P、T、S、L各组大鼠均予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大鼠染毒6h后T组给予茶多酚250mg/(kg·d)、S组予黄芩苷80mg/(kg·d)L组给予茶多酚加黄芩苷混悬液灌胃干预,N组和P组均给予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第1、7和14天随机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HIF-1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量。结果经百草枯染毒后,P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各时点TGF-β1、HIF-1α含量均高于N组(P均<0.05)。经药物干预后,T、S、L组大鼠血清TGF-β1、HIF-1α水平在第7天和第14天时较P组显著降低(P均<0.05);S组在第14天时,T组与L组第7天和第14天时大鼠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均较P组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干预组各时点TGF-β1、HIF-1α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黄芩苷对急性PQ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表达有下调作用。
作者:徐丽倩;李江;李璐璐;李剑平;刘晓璐;何勇;邓丹凤;裘云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成年早期,较高的红肉摄入或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用豆类、禽类、坚果和鱼类的联合饮食替代红肉或可降低乳腺癌风险。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脊柱胸腰段因处于脊柱生理弧度相互交界处,活动范围大,故骨折好发。我院自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微创置钉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中青年胸腰椎爆裂骨折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科军;李松强;刘飞俊;陈剑;吴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Kitag为萝藦科植物,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植本植物,它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均可入药。早出自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经书云:“味辛,温,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一名鬼督邮。”《名医别录》曰:“无毒”,归肝、胃经。徐长卿作为一个廉价而有效的中草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各科疾病。现将徐长卿的作用进行古今对比,概述如下。
作者:严海君;王新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25豫的患者可因出现局部和系统并发症而发展成重症AP (ser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引起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甚至死亡。一些血液学参数可能是反应AP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D-二聚体(D-Dimer,D-D)是反应纤维蛋白溶酶产生的标志,常被用来诊断急性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研究显示,D-二聚体可能与SAP有关。也有报道大多数SAP患者甘油三酯(TG)存在异常[2]。为观察该两项指标在AP患者中的相关性,笔者检测AP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TG的浓度,评估D-二聚体与TG是否具相关性。
作者:卢丽宁;王健;吕孝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血必净注射液是王今达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量急危重症基础上,以中医古方为基础,反复筛选精炼出的静脉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活血化瘀药。药理研究证明,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对抗内毒素及多种炎性介质作用,使受抑制的免疫反应恢复。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急危重症方面有显著疗效。现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童文琴;郑溢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软组织挫伤是骨伤科常见疾病、多发病,是指外来暴力致人体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组织所发生的挫伤,致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如果早期处理不当,会加重病情,导致慢性疼痛,延长治愈时间,甚至留下后遗症。笔者用止痛消炎膏合四黄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患者20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国;林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系统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外文数据库、SCIENCE等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专著以及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时间为该数据库建立至2013年4月30日,全面收集有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Jadad量表评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差(MD)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按照检索策略共查到相关文献1013篇,均来自电子数据库,包含手工检索出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经逐一筛选、评价,终纳入文献7篇,均为中文文献。文献质量依据Jadad量表评分,其中4个研究评分为2分,其余3个研究评分为1分,为低质量研究。共30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提高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共纳入6个RCT,266个患者(治疗组134例,对照组132例),MD=12.05,95%CI(1.31,22.79),P=0.03];与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与单纯血液透析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作用相当[共纳入7个RCT,306例患者(治疗组154例,对照组152例),MD=394.82,95%CI(-267.92,1057.56),P=0.24]。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方面优于单纯血液透析,而在清除甲状旁腺激素方面与单纯血压透析疗效相当。由于纳入研究在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方面不尽详细,故未予进行评价,故无法判断其远期疗效,还需要大型、随机、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曹汉华;马金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