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天;窦丽萍;杨青
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发性胃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胃癌,有着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目前,文献报道多以个案报道为主,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笔者就2007年-2009年间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对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一复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沈红波;王浩;陈春燕;张同义;李甫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翔;明自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恶性疟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目前国内少见且为散发病例[1].其为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常以畏寒、发热、头痛为首发症状,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2].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子破坏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食,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3].
作者:余婷婷;娄域峰;徐卫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外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连续开展各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107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朱江;潘海龙;陈洪;代学利;高威;陶科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11年5月-2011年12月笔者分别应用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随机分为椎旁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3岁;病程1~3个月,平均2.3个月;受累神经及支配区:右胸背部(T2-9)18例,左胸背部(T2-9)14例;病变侵犯3支脊神经者20例,4支脊神经者9例,5支脊神经者3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值(8.65±1.42)分.
作者:涂祈国;伍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风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由于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1],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从而延缓AD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应用补肾益智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王峻;赵东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业已证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能延长生存,减少复发[1].但化疗常可导致免疫抑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我院自2009年3月起,采用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用于进展期胃癌选择性D2清扫术后的辅助化疗,观察其与单纯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忠;王天飞;韩东海;赵坚培;陈云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LR1、FasL 和TRAF2在大鼠哮喘炎症机制中的作用,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组,每组9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淋巴细胞TLR1和FasL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RAF2表达.结果:哮喘组血淋巴细胞TLR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甲基强的松龙组(P<0.05),正常对照组血淋巴细胞TLR1表达水平分别与哮喘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组血淋巴细胞FasL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哮喘组血淋巴细胞FasL表达水平与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TRAF2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组(P均<0.01),甲基强的松龙组TRAF2光密度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模型大鼠FasL和TRAF2表达增加,而TLR1无变化;甲基强的松龙能下调TRAF2和提升TLR1水平,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作者:江德富;童夏生;罗冬娇;亢晓冬;叶辉;范广民;陈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浅表淋巴结结核占肺外结核的首位,而以颈部淋巴结核多见[1].本文就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核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艳慧;倪卫东;杨高怡;王大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的常见病,眼科常规检眼镜及裂隙灯检查[1],只能发现玻璃体呈红色或窥不见眼底,无法观察到积血的部位、形态及积血量等细节.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超声在诊断玻璃体积血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现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6月检出的124例玻璃体积血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报道如下.
作者:樊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胃癌就诊时95%以上为进展期胃癌,就诊时手术切除率仅为76.1%,其中根治性切除仅占46.5%[1].因此,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需要综合的治疗方案,但目前无明确的综合治疗模式.笔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辅以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观察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毒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陈杰波;徐焕龙;胡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大鼠血清TNF-α、ECP及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28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模型组、加味麻杏石甘汤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7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另三组经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吸入感染7天,建立病毒感染模型.第8天起,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g/kg灌胃,加味麻杏石甘汤组按30g/kg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水溶液灌胃,地塞米松组按0.1mg/kg给予12mg/L地塞米松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ECP含量,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ECP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麻杏石甘汤组、地塞米松组TNF-α、ECP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加味麻杏石甘汤组与地塞米松组TNF-α、E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泡壁中重度增厚,肺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加味麻杏石甘汤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明显改善.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水溶液可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大鼠血清TNF-α、ECP.
作者:王伟群;邵征洋;许先科;王孙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因无外出血,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容易延误诊治,治疗较棘手,常需血管移植.2000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收治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患者20例,疗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利俊;余大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常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本文就我院应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的32例AECOPD并发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2011年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AECOPD并发ARF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治疗前Scr、24h尿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作者:陈梅英;方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山萘酚(Kaempferol)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茶叶中.山奈酚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生长及保护肝细胞[1-4]、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5]等.现就山萘酚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煜舟;汪云开;祝晨;蒋旭宏;张微;黄小民;吴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危害大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其危害性大,致死、致残率高,给家庭及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试图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作者:蔡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气管、支气管成型术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是一种选择性术式,它为一些中央型肺癌,特别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本文通过对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18例行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评估该术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胡文涛;李晨蔚;励新健;周增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干眼症(dryeye)又称结膜角膜干燥症,是由于泪腺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多或泪液质量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1].干眼症主要表现有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该病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5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venous shunt,IPSVS)是指肝内的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之间的直接交通,临床相对少见.2000年前有关成人IPSVS的文献报道不足50例[1-2],但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IPSVS被诊断的数量略有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IPSVS患者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诊断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李明奎;王海明;夏宏生;刘桂蓉;何丽君;何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progressive pseudorheumatoid dysplasia,PPD)又称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SEDTPA)或儿童进行性假类风湿性关节病(arthropathy progressive pseudorheumatoid of childhood,APPRC),是一种进展性的、可能致残的遗传关节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病变为持续性软骨丢失和骨破坏.
作者:王颖芳;杜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6期